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一种野菜拌它吃,等于“两片二甲双胍”,边吃边降,连吃半月血糖、血脂全正常

柳华 2023-07-17 05:24:34

这道凉拌菜可以作为夏季糖尿病人常用的配菜,做法简单,口感清爽,可以起到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增强糖尿病人身体免疫力,尤其接连吃几天,血糖会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说是一边吃一边降低血糖。

马齿笕:是一种野菜,称为长寿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的防护非常好,中医认为马齿苋有很强的降糖、消炎作用。

洋葱:称为:蔬菜皇后,不光可以降低血糖,尤其在保护心脑、降低血脂、胆固醇方面也非常好,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保护蔬菜。

准备材料:马齿苋、紫洋葱、杏鲍菇、大蒜、盐巴、醋、香油

1、马齿苋洗净,择掉老根茎,焯热水,捞出后过凉水

2、紫洋葱切条,想除掉辣味可以稍微焯水

3、杏鲍菇切片焯水,捞出过凉水,大蒜捣碎备用

4、马齿苋沥水、挤干水份

5、马齿苋、紫洋葱、杏鲍菇拌一起,加入适量食盐、醋、大蒜碎、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这道菜糖尿病人可以在中午或晚上食用,最近 天气炎热,这道菜可以在防止血糖波动、头晕、心慌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每日几颗二甲双胍,可发挥更好的降糖效果?医生告诉您答案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这样一种药物,它既不伤肝,也不伤肾;它既是首选药,也是全程药;它既可降低血糖,又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它,就是二甲双胍。但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那么,每日吃几颗二甲双胍,可达最佳降糖效果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揭晓。

二甲双胍具有多种降糖机制,它可减少血糖来源,也可增加血糖去路。在控制血糖来源方面,二甲双胍作用于肠道可减少葡萄糖吸收,作用于肝脏可减少肝糖原输出;在增加血糖去路方面,二甲双胍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同时可改善肌肉、脂肪与肝脏的能量代谢从而降低血糖。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使血糖显著获益,且以二甲双胍作为首选降糖药的患者,加用第二种降糖药治疗的时间最晚,与其它部分降糖药联用不仅可减少相关药物的用量,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二甲双胍除开降低血糖,还可通过降低体重、改善血脂等控制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从而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会使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虽然可使糖尿病患者多方面受益,但需要达到合理的用量,才能获得更大的益处,近期可获得更好的降糖效果,远期可维持更长的达标时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会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以二甲双胍单药控制血糖时,每日服用500mg二甲双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6%;每日服用1000mg二甲双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7%;每日服用1700mg二甲双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0%;每日服用2000mg二甲双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2.0%。若与其它降糖药联用,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幅度可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二甲双胍的用量并非越大越好,其最大用量为每日2550mg,最佳降糖剂量为每日2000mg。

降糖疗效是对近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从远期获益来看,每日2000mg二甲双胍可使血糖维持更长的达标时间。普通糖尿病患者需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相当于将全天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8.6mmol/L以下,这样的降糖目标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二甲双胍单药控制血糖时,每日服用2000mg,可在4年的时间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当然,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并非一开始就服用2000mg,而是逐渐加重。二甲双胍虽然可获得较好的降糖疗效,但也会增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部分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二甲双胍耐受性较差,但小剂量给药,以每日500mg作为起始剂量,在1-2周的时间内增加至每日2000mg,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胃肠反应的耐受性。

不同的二甲双胍规格可能不一样,因此每日服用的数量也不一样。以规格为500mg的二甲双胍为例,每日需服用4颗,才能达到最佳降糖效果。当然,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年龄的增加,胰岛B细胞的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可能会逐渐减少,因此降糖难度会逐渐增大。初诊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二甲双胍虽然能控制血糖达标,但后期血糖可能也会逐渐高于目标范围,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用定期监测血糖,单用二甲双胍无法控制血糖达标以后,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第二种降糖药,且二甲双胍与其它药物联用,依然具有一定优势,如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不易发生低血糖,胰岛素会引起体重增加,但二甲双胍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因此与胰岛素联用可降低体重增加的发生风险。这也是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全程服用二甲双胍。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口服药,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有限,虽然是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但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启始治疗时并不能使用二甲双胍,主要见于血糖严重升高的人群,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达到9.0%以及空腹血糖达到11.0mmol/L,这两类患者血糖升高幅度较大,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尽快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且这类患者由于高糖毒性抑制了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达标后,减轻了高糖毒性损害,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有所恢复,血糖控制达标后部分患者可应用胰岛素,从新制定降糖方案,此时依然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在内的口服药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诊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应由专科医师制定,不建议擅自用药。

综上,二甲双胍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与全程药物,但需要每日服用2000mg才能达到最佳降糖效果,才有助于维持更长的达标时间。不同的二甲双胍规格不同,以规格500mg二甲双胍为例,每日需要服用4颗,才能发挥最佳降糖疗效,但初始治疗的患者,建议从每日500mg起始,在1-2周的时间内逐渐加量至每日2000mg,可增加对消化道不良反应的耐受性。由于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因此即使早期使用二甲双胍能控制血糖达标,也应定期监测血糖,单药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应多药联合降糖;血糖显著升高的患者,如糖化血红蛋白达到9.0%或空腹血糖达到11.0mmol/L则应启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达标后再制定下一步降糖方案。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二甲双胍用这“四把刀”,砍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二甲双胍在口服降糖药中的地位,好比是甄嬛走进了后宫,一日更比一日强悍。从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卒,到被国内外医学指南认定为糖尿病的基础用药,过程颇具传奇色彩,并且还在继续。

除了降糖,新近的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对付非酒精性脂肪肝、降低体重、延长寿命等作用。客观上是一遍又一遍地给二甲双胍镀着金,虽然这些作用并没有写进说明书,有的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的验证。

众多研究文章说起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天花乱坠口吐莲花。此时,不要忘记了二甲双胍最初的作用:降血糖。有意思的是,二甲双胍只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并没有影响。

二甲双胍为什么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这是因为二甲双胍配有四把刀,向高血糖砍去。


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即便是空腹的时候,也应当保持在3.9毫摩尔/升的底限以上,这是因为血液中游离的葡萄糖,就像是 汽车 发动机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没有汽油,发动机很快就会熄火。

汽车 有油箱,人体也有,称为糖原。糖原主要储存在两个地方:肝脏和肌肉组织,其中又以肝糖原作为主要储存方式。

血液中的葡萄糖,尤其是在空腹状态下,正是来自于糖原的分解。

那糖原又是从哪儿里来?是肝脏利用体内的乳酸、甘油、氨基酸等,加工转化出来的。

这样的转化过程,称为糖异生。

是的,别看吃下去的是肉,经过糖异生的过程,脂肪和氨基酸,还是会转化成糖原或葡萄糖,给人体提供能量。

有些民族爱吃肉,米面等主食吃得少,也可以维持生命。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糖异生,他们的血糖水平维持不了多久。

有了糖异生,再遇见胰岛素分泌不足,则糖异生产生的葡萄糖不能及时被人体利用,情况就比较尴尬了:葡萄糖浓度上升,并渐渐呈现出糖尿病的症状。

此时,抑制住糖异生的进程,糖原和葡萄糖生成的量减少了,血糖就不那么高了。

二甲双胍先是抑制肝脏内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1,继而影响到糖异生关键酶FBPase,以及线粒体甘油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止了糖异生的进程。

抑制肝脏持续进行糖异生 ,葡萄糖的生成减少,血糖也就降了下来。

这一刀狠,砍在了血糖的来源上。


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时候,体内的葡萄糖似落叶立马被秋风扫了去,虽说是个性情刚烈的内分泌激素,却有一怕:怕工作环境不友好。

这话怎么讲?

胰岛素发挥作用,不是打游击战,而是需要在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找到一块阵地落下脚来,再参与到与葡萄糖的消耗战中。

这块阵地,叫胰岛素受体。

如果这块阵地数量太少,或是不愿意接收胰岛素的进驻,那即便是有数量足够的胰岛素进入人体,可惜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平台,血糖会居高不下。

这种情况,被称为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的到来,可以逆转这种情况。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告诉沉睡的胰岛素受体: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吧,漫山遍野都是肤白貌美的胰岛素,还不快快约上它,结合在一起过日子去吧!

这种作用,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也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

这一刀秒,砍在了血糖的利用上。

糖尿病患者会被医生叮嘱,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要适当降低体重等。

葡萄糖、蔗糖、淀粉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现在的糖耐量实验,采取的是服用葡萄糖水的方法进行,十数年前,有的医院会让患者吃上两个馒头代替糖水。馒头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效果都杠杠的。

如果吃了糖,却不会被吸收,那是极好的。

二甲双胍也有这方面的作用。抑制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产生相应的降血糖作用。

二甲双胍在肠道内还有其他作用途径,包括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等。不管手段怎样,目标指向只有一个:降低血糖。

这一刀准,砍在了糖的吸收上。

胰岛素除了可以降低血糖,还有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理论上说,使用胰岛素,会让人发胖。

而肥胖,又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像是第二把刀说的那样,出现胰岛素抵抗,会很烦人。

二甲双胍除了依靠前述的“主线”技能降血糖,还有一项“支线”技能可以间接地影响患者的血糖,那就是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的合成。

有报道称,服用二甲双胍治疗3至6个月,体重减轻可达1%至3%。以150斤体重计算,平均一个人减重2%,就是可以减下去3斤的体重。

别看三斤体重不多,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吃了降糖药,不用担心会发胖了。

坏消息是,有些减肥人士,会偷偷吃二甲双胍减肥。

这里郑重提醒:二甲双胍是药品,适应症里不包括减肥,非治疗场景下服用二甲双胍弊大于利,已有相关伤害的案例报道,爱瘦人士切勿尝试。

这一刀巧,砍去了高血糖的好基友。

抑制住肝脏的糖异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脂肪合成。这四把佩刀,协助二甲双胍在口服降糖药领域站稳了脚跟,此外,更多的关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低死亡率、抗衰老等作用的研究,仍在扶持着二甲双胍继续走向“神坛”。

二甲双胍的故事,现在或许只是刚刚开始。更多传奇,仍值得期待。

#青云计划## 健康 科普排位赛##糖尿病#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