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美食大省,中国四大传统菜系——川、鲁、粤、淮扬之首。山东又是平原与丘陵山区地形丰富的地方,这就为美食的多样化提供了历史和现实双重因子。
秋天到了,有句老话叫“贴秋膘”。今天,山东张大妮和各位朋友们分享的,就是山东的5种羊汤。
山东的羊汤种类繁多,几乎都很具有代表性,都有固定的爱好群体,即忠实的粉丝。但山东张大妮为啥选这5种呢,觉得更具有代表性,为的是给您展现一个多层次的羊汤盛宴。
单县羊汤的汤,绝对是一绝,奶白色的汤,瞬间勾起味蕾,一看就很有营养。山东张大妮觉得,就品相来说,觉得能夺冠。
山东盐衙门从官台迁到侯镇后,这里商贾云集,南来北往客商众多,如何调制出南北通吃的羊汤,侯镇人就做到了。更为重要的是,侯镇羊汤配上炒羊杂,一顿饭下来全身热乎乎很舒服。
中国哪里的羊汤最好喝?
没有公认的最好喝的,只有自己觉得最好喝的。
我提名洛阳羊肉汤,之前在洛阳工作过大半年,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羊肉汤渡过的。洛阳的羊肉汤鲜、香、辣,冬天喝特别爽。而且便宜,2016年最便宜的才5块钱一碗,还送一份饼。
喝汤,已经成为洛阳人挥之不去的习惯。洛阳人偶尔出差一两个礼拜,心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早点赶回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了。 在涧西、西工,很多人大清早开车去瀍河的东花坛、孟津的铁谢,来回一个多小时,为的就是能喝上一碗正宗地道的牛肉汤、羊肉汤,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一般每天晚上小火慢炖,直到次日早上才卖,老板就将大量敲开的羊骨头置于近一人深、直径2米开外的大锅内,加入清水和自制香料,汤烧沸后,就通宵达旦地用文火熬煮。这样羊骨头里的骨髓、胶原体等就都熬到汤里了。汤里煮羊肉也极有讲究,大块羊肉而且羊肉都是现杀现煮,确保鲜度。在容量超过1000毫升的大碗里,抓上一两左右的大片羊肉,注入飞滚的沸汤,香气扑鼻。当地人喜用硬面“锅盔”泡入汤中,干硬的锅盔充分吸足了碗里的汤,咀嚼起来,当然越嚼越“美”(洛阳方言)。羊肉汤只有上午才卖,因为此时的羊肉汤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希望你去洛阳的时候可以品尝一下当地的羊/牛肉汤,真的是一绝!
还有强烈推荐单县羊肉汤,单县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大概是带着个人的色彩吧,感觉北风那个羊汤都做得比较好,但是吃过这么多次,只觉得单县的羊汤做出了我想要的那种味道,为此我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这个羊汤。单县羊肉汤呢,最早是在1807年由三个姓氏的人创立的,这三家好像是姓徐、窦和周这三家的人,所以最开始这家店取名是“三义春”羊肉馆。当时这个羊肉馆创立之后再山东引起了当时饮食界很大的反响,也为现在的单县羊肉汤的扬名天下做了铺垫,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从“三义春”到现在的单县羊肉汤,已经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历史了,它因为“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独特风格而计入了中华名食谱,而且在中国目前,经历了这么久,以汤进入中国名菜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这一个,别无其他,所以呢,单县羊肉汤也被国人称之为中华第一汤。
单县羊肉汤的成名离不开这里良好的环境,因为这里阳光很足,而且树木什么的也很多,所以对于这里的植物生长也是很好的,气候的话偏向于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湿润,因此在这里形成的就是一个很天然的牧场,在这里的羊,他们的肉质是十分好的,特别特别鲜嫩,在别的地方绝对出不出这样的味道。
重点是单县羊肉汤不是一种羊肉汤,而是根据这里的历代厨师不断地钻研和发展,现在的单县羊肉汤已经总共有72种之多,做法是十分讲究的,味道也各有各的特色,绝对是吃了不后悔,有一种恨不是本地人的感觉。在这里吃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小实验,羊肉汤做好了之后用勺子在锅里打个花再往下面舀一下,往桌面上滴一滴,如果凝结了,就代表是上等的羊肉汤。单县羊肉汤,喝了绝不后悔。
公元500年前一位普通放羊农户,后来旱灾频繁,无奈下他只有宰杀了自己的羊,放在水里煮熟后,把肉给了孩子们,自己喝着剩下的汤水,突然他发现原来煮后的汁水也可谓人间美味,于是就发扬了下去,这就是羊汤的由来。
现在的羊肉汤已今非昔比,其汤汁乳白,咸鲜味正,香味浓郁,肉质细嫩,无腥臊味及药料味,是冬令时节滋补的佳品。羊肉汤系列中最为出色的当为羊杂汤,其它如“蚂蚁上树”、“干码羊肉”、“粉蒸羊肉”等名菜味道也巴实得很。
羊肉是人们都很喜欢的一种美食,不管天南还是地北,每个城市都有做羊肉汤的馆子,汤虽然都是用羊肉做成的,但是因为地域之间的差别,每个地方的羊肉汤味道是不同的。
山东莱州朱桥镇的羊肉汤很有名,在山东省内排名前5,这里人喜欢到朱桥镇的大集上喝一碗羊肉汤,虽然就餐环境是真心差,但是味道却是出奇的好,20块钱一碗的羊肉汤里,有半碗羊肉。
走到朱桥镇的大集上,就看见一个个的大棚子一个紧挨着一个,这些都是羊肉汤摊位,每个摊位上都围满了人,每个摊子上都支了一口大锅,这锅里煮着羊肉。
客人点单之后,老板会从锅里将羊肉捞出来,切成薄片,然后放在碗里,再把锅里煮着的羊肉汤浇到碗里,一碗羊肉汤就做好了,餐桌都是矮桌子低板凳,桌子上准备了客人需要的调料,盐,胡椒粉,醋,辣椒油。
这些羊肉摊上的辣椒油都是用羊油熬制的,将羊身上的肥油,用热锅熬成热油之后,淋在辣椒面上就做成了辣椒油,有人喜欢羊肉汤里放香菜,辣椒油,这辣椒油一方,碗里立刻上面就飘起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看着就很诱人,当然也有会吃的,就喜欢喝原汁原味的羊汤。
在街头的这棚子底下喝羊肉汤,很接地气,也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品出这羊肉汤本来的味道,这些摊位都是去大清早买来新杀的羊,浸泡清洗放在锅里煮三个小时以上,有位摊主说他们家的羊肉汤没有太多的佐料,只要羊肉新鲜清洗的干净,煮出来的汤就不会很差,别看这里环境简陋,他们生意很好,一天能卖出几百碗。
这附近有一个很大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喜欢来赶集的时候,喝一碗羊肉汤,也有人是大清早来到就喝,喝刚刚煮好的,味道清淡,一碗羊肉汤下肚,这一天赶集心情舒畅还有力气,如果有机会去朱桥镇,一定要尝尝这山东省内排在前五的羊肉汤,味道绝对让你惊艳!
还有不得不提到去单县吃到的羊肉汤,山东省单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说起它的历史,可就非常悠久了,足足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说舜的老师单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单县一带,当时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烧烤演变为主要吃肉喝汤。后来,经过改进,羊肉汤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
到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在众多做汤者中,有人经过仔细研究,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制作精细,味道鲜美,一时间风靡全城。一传十十传百,单县羊肉汤甚至被冠上了“天下第一汤”的名头。
根据《单县风物》记载,单县羊肉汤的特点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不仅如此,单县羊肉汤还品种繁多,各具其妙。往往根据出汤时配料的不同分门别类,巧立出各种名目。
譬如配加有肥有瘦的羊肉叫“肥瘦汤”,配加羊脑叫“天花汤”,配加羊眼叫“眼窝汤”,诸如此类,大致可分为口条汤、肚丝汤、腰花汤、奶渣汤、肺叶汤、蜂窝汤等等,不一而足,林林总总多达72种。
喝时尽可凭着各自的喜好挑选,让人尽情尽意,大快朵颐。在汤馆里,只要听到有人轻松随意地招呼一声:“师傅,来碗天花”,不用问,准是惯喝单县羊肉汤的行家。
单县羊肉汤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主要源于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其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曰久熬。根据需要定量加水,燃火升温,响锅后陆续放入新鲜羊肉、羊杂和羊骨架,然后用急火猛攻,使之处于滚沸状态,一鼓作气至少烧煮4个小时。
熬出的骨髓油脂与水互相撞击,达到水乳交融,方能浓化成乳状。二曰巧火。火的大小根据熬的时间和程度控制,有时连烧什么柴添多少柴都十分讲究。
火小了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而油在上,水和油不能融为一体,火太急则熬不出全味,又丢失了营养成份。巧火要的是机动和灵活。三曰精调。
单县羊肉汤的味道与众不同,与佐料调制有很大关系。这项操作比较讲究,难就难在高温烹煮过程中,需要根据火候依次添加18种佐料,包括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丁香等,不同火候加不同的料。
时间、调料、火候三者密不可分,巧妙结合,相互作用,才成就了单县羊肉汤水乳交融、清香爽口的独家风味。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