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中元节,要吃一肉,做二事,忌三样,敬祖又尽孝,老传统别丢

夏枯草 2023-07-17 02:47:51

据说有的地方会在七月十四过“中元节”,其实据我查资料了解,七月十四应该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祭祖节”,为何这么说呢?古人认为数字“七”是一个复生之数,意思说天地之间的阳气都灭绝后,经过七天就可以复生,“七”可以说就是一个轮回,故民间就把“二七”的七月十四这天拿来祭拜祖先,并把自己的收成,稻谷等作为贡品,奉献给祖先。

那么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又从何而来呢?

中国道教中有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和水官大帝的“三官大帝”的说法,他们各自的诞辰之日就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3天的大日子被统称为称为“三元”,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这其中地官大帝的生日“中元”这天有赦免亡魂的罪,让他们安息的说法,人们在这天也会有祭祀的行为。所以中元节来自道教,祭拜祖先的行为则来自民间世俗,我想随着几千年的发展,这一些地方就把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这两天融合到了一起只过“中元节”。

搞清楚了中元节从何而来,再来聊一聊关于中元节的习俗,但凡农历的重大节日和节气都会有一些饮食和行为风俗,了解一下也很有意思,毕竟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中元节吃1肉

中元节也有很多吃的习俗,而且都有很好的寓意,比如广东东莞地区有吃“濑粉”,也是当地寿宴中必备美食,形似面条有长长久久的寓意,华北地区有吃“蒸面羊”的习俗,寓意“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还有晋北地区的“蒸花馍”,江苏的“吃扁食”等等,每个地区都不一样,都和当地的饮食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一种“肉”全国大部分地方在中元节这天都会吃,这就是“鸭肉”。

濑粉

有说法鸭子其实是中元节祭祀用的贡品,民间传说奈何桥上太过拥挤,用鸭子可以将贡品背着过河送给自己的祖先,待当天祭祀完毕后就要“散福”,也就是将剩下的贡品拿回家吃掉,所以这中元节吃鸭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以上一种人们想象出来一种美好的愿景罢了,其实我觉得更靠谱的说法是人们在四五月份养鸭子,到了八月份正是鸭肉最肥美的时刻,此时恰逢中元节,人们便杀鸭子作为贡品来祭奠祖先。

而且此时吃鸭肉也更适合季节,古人认为鸭子是水生动物,按照古代思想,只要是水生动物而且跑得慢的都属于寒性,故吃鸭肉可以消火去秋燥,可以滋润身心,平平安安过秋天。烹饪时可以搭配薏米或者冬瓜等食材效果更好,而且鸭肉比较腥,焯水后要和姜片、食用油煸炒一下,然后再下入开水锅中炖煮,这样鸭肉不腥更鲜美。

中元节要做2事

第一件事:祭祖

上文说过,现代的中元节是由“民间世俗的祭祖”和道教的“中元节”相互融合而来,体现更深的是“敬祖尽孝”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这一天告慰祖先的祭祖活动也是少不了的。祭祖活动切莫穿的大红大绿地,大呼小叫的,要心怀感恩虔诚敬畏的心态。

第二件事:放河灯

河灯也叫作荷花灯,放河灯活动起源于道教和佛教在七月十五这天的宗教活动,而后流传于民间,随水漂流的河灯寄托着人们对逝去先人的思念,也寓意着一切的不顺心和霉运都随水流去,并祈盼福运连连。

中元节要忌3样

一忌:吃鸡肉

有说法中元节祭祖的时候不能用鸡,民间认为鸡爪喜欢先后刨土,献给祖先的贡品会被刨出来,是对祖先的不敬,自然也就不会在这天吃鸡肉了,而鸭子就可以更好的替代鸡,这也是中元节吃鸭肉的一个民俗原因。

二忌:饭桌之上不讲究尊卑

中元节不单单是鬼节,更讲究的是“敬祖尽孝”,所以在当天更要尊敬长辈,尤其是在饭桌之上要讲究长幼有序,比如一定要等到长辈先入座,然后晚辈再上桌入座,吃饭的时候也要等长辈先动第一筷,夹菜时切莫翻来翻去,更不能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其实这些平时都有讲究,但是中元节这天更要遵守,也是一种“孝”的体现。

三忌:熬夜

中元节不要“熬夜”的说法,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是关于“鬼节”的,当然这样讲肯定是不科学的,但是让你不要熬夜又很科学,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努力工作,这样先人看见了才会大呼“孺子可教,后继有人”,你说对不对!

——有话说——

明天就是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咱们可以不讲究那些迷信的东西,但是那种““敬祖尽孝”的传统必须遵守并流传下去,这是我们的文化一部分。以上讲的一些传统习俗不知你们当地可有讲究,有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中元节的禁忌30条

中元节的禁忌30条:床头挂风铃、夜游、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偷吃祭品、吹口哨等等。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2022中元节忌讳什么-今日热点2022中元节最大禁忌是什么


2022中元节最大禁忌是什么
1、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2、忌披头散发睡觉
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3、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4、忌半夜庆生
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5、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6、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7、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8、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2022中元节忌讳什么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4、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
5、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踩。
中元节的时候几点不能出门
中元节的时候几点都可以出门的,说中元节不能出门只是一种迷了信的说法;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祭祀祖先。

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各个地方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习俗不能回娘家,中元节是鬼节,百鬼皆出,所以不能回家,依照风俗七月十五女儿回娘家是为了祭祀父母,倘若父母双全,就不要回家,七月十四也不要,七月十六再回,若果妈妈爸爸打电话了,叫你回家祭祖,你可以,但是不要带吃的。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 )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历史渊源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

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七月是个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数的周期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以上内容参考 ?中元节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