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大多数人来说,跑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能迈开腿,随时都能开始跑步。对绝大多数喜欢跑步运动的人来说,5公里是一个基础的距离。看上去不远,但能够成功跑完5公里也不简单。对有些人来说,跑完5公里相当于要了他的半条命。
对一些没有跑步习惯的人来说,咬牙坚持能够跑完5公里的距离;而对一个专业的跑者来说,5公里只是一个基本的距离。这两者跑完5公里所耗费的时间肯定也是不同的。就在前段时间,有人问我,跑5公里花了35分钟,算慢吗?
我想了想,其实对不同的人群来说,跑完5公里耗费的时间也应该是不同的。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网络上常见的划分标准。
01用跑完5公里的时间来划分,能够将跑者划分为6个级别。
40分钟至1小时,属于散步级别的跑步速度;
跑进40分钟,在35分钟左右完成一次5公里,属于入门级别的跑者;
跑进35分钟,属于跑者级别,这一阶段已经是很多人那一企及的高度了。
能够跑进30分钟内,属于刻苦级别的跑者,往往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
而跑进25分钟内,属于精进级别,对人们的心肺功能以及身体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达到20分钟以内,就能属于大神级别的跑者了,生活中还是比较少的。
可以看到的是,能够跑完5公里的人很多,但能够取得较好的配速成绩的人,却不多。对平时经常运动的人来说,达到30分钟以内是比较容易的。但也需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02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跑步配速是否达标,不妨对照年龄配速表看看。
男性20岁以下,跑完5公里大约需要30分钟;
20-25岁之间,跑完5公里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35岁往后,跑完5公里的时间会有所延长,达到33分钟至35分钟左右。在50岁往后,能够跑进35分钟,都是非常优秀的成绩。
到了60岁往后,5公里的跑步距离可能对人体的要求就比较严格,能够在40分钟内跑完都说明身体比较好。
而对女性来说,由于肌肉等各方面的机能要稍微欠缺一点,以至于女性可能跑完5公里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女性24岁以下,能够将5公里跑进36分钟,属于及格水平。
而到了45岁左右,往往受到生理上衰老的影响,骨骼强度等也会逐渐减弱,跑完5公里的时间会延长至39分钟左右,能够达到40分钟以内。而超过55岁之后,女性跑完5公里,大约需要45分钟。
如果你能在相应的年龄段内,达到一定的跑步时长,说明你的健康状态还是基本达标的。假如没达标,也不用难过,完全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跑步效率,或许还能让配速更进一步。
跑步前的热身运动
不管是慢跑还是追求配速,都应该在跑步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让身体内的肌肉慢慢的活动起来,能够更快的进入运动状态。在肌肉活跃的情况下,能够较快的提速,避免跑步越跑越吃力。
而且充分的热身运动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肌肉,避免引发拉伤等问题。
锻炼肺活量
经常跑步的人都知道,肺活量能够影响跑步的速度,也能影响人们在跑步时的状态。如果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提高配速,不妨在每天跑5公里之余,抽出1公里的运动量,进行冲刺训练,在50米或者100米的距离内进行冲刺练习,也能锻炼肺活量。
提高心肺耐力
跑过800米或者1000米的人都知道,达到一定的距离,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问题,这说明心肺耐力不够。身体内的耗氧量超过了吸收的氧气量。这时人们需要提高心肺耐力,通过快跑和慢跑交替进行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
或者可以选择跳绳、游泳等锻炼方式,更换运动项目产生较好的锻炼效果。
对人们而言,能够坚持跑完5公里已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对普通人来说,没必要刻意的追求跑步的配速。只要能够达到各自年龄段的标准即可。尤其是刚开始跑步的人,对于跑完5公里的耗时,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强行要求配速,很可能对健康不利。
03如果你能坚持跑完5公里,一段时间后,身体也能从中受益
心脏功能和肺部呼吸功能都会得到增强
相比于长期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的人,能够坚持跑步5公里的人,能够在锻炼中锻炼心肺功能,也能因此收获更健康的身体。随着运动来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人体内的心脏、肺部的供血、供氧。
增强骨质,预防骨质疏松
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刺激骨骼生成骨质,对一些中老年的女性而言,适度的跑步也能锻炼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增强身体的代谢率,帮助减脂
跑步5公里确实能够通过提高人体的运动量来增强人体的代谢率,帮助改善肥胖,超重的问题,对减肥、减脂也有帮助。
但需要提醒的是,减肥人群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跑步,否则体重会给关节较大的负荷,减肥不当反而还可能引发关节疾病。
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能够坚持长期跑步5公里的人,由于人体内各项机能得到锻炼,免疫系统也会更加完善,更能保护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这无疑也是一个好处。
对喜欢跑步,坚持跑步的人来说,能够成功跑完5公里,本身就值得高兴。如果你还能符合年龄段的配速要求,说明身体比较健康。
结语:假如你现在还达不到跑完5公里的配速要求,可以通过3个层面进行锻炼,相信能有所帮助。不达标也没关系,身体也能从中受益。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