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糖尿病最容易出现的三大并发症,也是最要命的三个并发症,一定要提前预防

健康管理师 2023-07-16 15:16:29

患血糖高10年后最容易出现的三大并发症,请不要忽视,应积极预防,定期检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冠心病

糖尿病最容易导致的一个并发症就是冠心病,它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在高血糖状态下,血管的内皮细胞会被直接损害,释放炎性因子,而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还有油脂就会聚集在损伤部位。最后血小板也在此处聚集,就形成动脉里的“斑块”,造成了管腔的狭窄。

周围神经病变

这种疾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就是手脚麻木、发冷,甚至走路的感觉好像踩着棉花一样,尤其爱发生在糖尿病患病时间比较长的病人身上。

末梢神经距离中枢神经位置较远,传到的距离较长,血供相对较差。而血糖高本身就会导致人体吸收的糖分不能正常进入各种组织细胞,导致细胞呈饥饿状态。这样一来,造成了末梢神经细胞营养不良,时间长了还会萎缩,所以更容易受到损伤。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轻则需要清创缝合,重则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培希元主食面条,糖尿病专用主食,控糖好,营养均衡,血糖能正常。

这种疾病治疗起来很困难,所以重点在预防。对待身体出现的小问题不要得过且过,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还要定期门诊复查,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好,才能延缓糖尿病进展,避免或者延迟并发症的出现。

最适合糖尿病吃的主食,连吃15天血糖恢复正常,保证身体所需营养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得了糖尿病3年、5年和10年,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做到早发现?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但是首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血糖的水平。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两三年之内就可能发生慢性并发症,如果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可能终身都不发生并发症。在我印象当中,宋美龄好像就有糖尿病,由于血糖一直得到良好的控制,宋美龄活过了100岁!

所以题主提出的三年五年十年会出现什么并发症,这个还真的就不好说,完全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水平如何。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

急性并发症发病急,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危及生命。最常见的就是低血糖,虽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偏高,但是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当中却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时有心慌,出汗,手抖,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昏迷。所以糖尿病人要常备小甜点,以备不时之需。还有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危象等,有多饮、乏力、恶心、休克等。

重点讲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血糖主要损害血管神经,引起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影响大血管时,主要表现为血管堵塞性病变,象冠心病、脑梗等,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头晕晕厥偏瘫等症状。影响到下肢血管时,出现脚的感觉异常,末梢皮肤溃疡,直至整个脚感染坏死。影响到小血管时,主要损害眼睛和肾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只有视物模糊,严重时失明。糖尿病肾病早期无症状,只有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晚期则是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末梢神经感觉异常。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器官功能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重在预防以及早期发现。预防其实就是要注意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检测和糖尿病教育五项措施,只要执行到位,大多数糖尿病人的血糖都难有效降低控制,也就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同时注意定期体检,可以发现隐匿期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干预,能挽救器官功能。

糖尿病足坏死后需要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胞移植。艾灸提前预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糖尿病足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3%。开始大家对糖尿病都不太重视,继而出现并发症,后果相当严重。其实糖尿病最令人讨厌的就是它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比如足病、肾病、眼病、脑病、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都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在这些并发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它们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

在患糖尿病后的20年之内,糖尿病患者中有80%的人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会有肢体疼痛、肿胀、麻木的现象,就说明肢体神经敏感度在逐渐下降,血液循环不畅,继而造成肢体发凉、脱皮然后逐渐起水疱,当水泡破裂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会引发糖尿病足。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

而“足”离心脏最远,很容易出现微血管闭塞现象,从而引发下肢尤其是足部的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多数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腐烂坏死后只能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我们当然不想这种最坏的结果发生,所以我就告诫我的朋友,如果患了糖尿病就赶紧进行艾灸治疗吧。

艾灸治疗糖尿病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舒经通络的作用,用艾灸治疗可以恢复神经功能,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

我告诉大家需要艾灸背部和腹部的中脘、神阙、关元、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这些穴位中背部的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与腹部的中脘、神阙、关元等穴

用四罐艾灸罐或四眼艾灸盒艾灸40~60分钟,肾俞穴使用三罐艾灸罐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穴使用单罐艾灸罐或单眼艾灸盒,艾灸15~30分钟。


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艾灸。因为糖尿病人的神经末梢已经不敏感了,常常体会不到热度,所以艾灸时要逐步进行,让患者慢慢适应。 记得一定要用温和灸,一定要避免艾灸时烫伤皮肤,出现灸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灸疮是非常不容易愈合的。有一位朋友的妈妈通过艾灸的治疗就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她高兴地讲述了她妈妈的治疗经历:她母亲患有很严重的糖尿病,血糖、血压、血脂等样样都高,而且人又比较胖,糖尿病足的症状也特别严重,不能多走路,走路多了就会感觉像踩了钉子一样的痛,连睡觉的时候都要穿着袜子。

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她特别难过,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她以前是不太相信艾灸的,现在这种情况,用她的话来说“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于是就劝说自己的母亲尝试用艾灸治疗糖尿病,给母亲做了一个四罐艾灸罐,主要灸背和腹部,还有两个单罐艾灸罐,主要灸足三里。大概艾灸了一个星期,母亲的双脚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疼了,测自己的空腹血糖发现数值竟是6.1,当时母亲就有些怀疑是不是血糖仪不准了。


灸到第二周的时候,空腹血糖测出来竟然只有四点多,当时母亲开心得不得了。她从得病到现在,血糖从来没有这么低,连连说艾灸真是一种好东西。现在母亲每天主动要求背着灸罐,而且降糖

药也减量了。

现在她在饮食方面也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能吃,艾灸已经给她的妈妈带来了巨大的益处,让他们全家都体会到了艾灸的神奇和方便。

这位朋友的妈妈获得了艾灸带来的巨大益处,我很为她们感到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我还是要建议这类患者,坚持治疗。

艾灸是个好方法,但对于糖尿病这类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不要单纯用艾灸治疗,还要结合药物和锻炼。在服用降糖药物时,尽量慢慢减少药物的用量,不能一次减量太多,这样很容易使血糖不平衡。

而且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停止吸烟、运动少、饮食不合理、精神紧张等不良状态。 改变现代人“出门就打的,进门找电梯”的生活方式


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限制饮食,积极治疗。尽管糖尿病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但只要及时干预,完全可以起到预防并延迟并发症的效果。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只有靠我们自己。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比较具体的疗法,可以根据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进行分症艾灸, 出现多饮症状,选择肺俞、关元、气海、胰俞(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出现多食消瘦症状,选择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

出现多尿的症状,选择命门、肾俞、中极等穴

使用温和灸的艾灸方法,每穴艾灸20~3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试用一下艾灸,希望更多选择艾灸的糖尿病患者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恢复 健康 的身体!

糖尿病足提前防

针对疾病:糖尿病足。

艾灸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


艾灸工具:艾灸盒或艾灸罐。

治疗方法:

(1)用温和灸艾灸以上穴位,用四罐艾灸罐或四眼艾灸盒艾灸40~60分钟;肾俞使用三罐艾灸罐,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使用单罐艾灸罐或单眼艾灸盒,艾灸15~30分钟。

(2)分症艾灸:出现多饮症状,选择肺俞、关元、气海、胰俞(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出现多食消瘦症状,选择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出现多尿症状,选择命门、肾俞、中极等穴。使用温和灸的艾灸方法,每穴艾灸20~3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事实上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临床数据证实,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和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如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另外,糖尿病足是严重的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共同体现,其截肢率高,预后较差。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