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一般都是在家测血糖,一段时间后会去医院测一次血糖,但是医院测出的血糖总是比在家测得血糖值要高,到底以那个为准?
首先需要说明血糖是随时变化的,随着时间环境其他因素的变化血糖也是在不断变化,比如从家里到医院的过程走路、出汗、糖分消耗、身体应激反应,都会造成血糖或多或少的波动。
更不能拿昨天在家测得血糖和今天在医院测得血糖对比,经过了一天的时间,血糖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是很正常的。
其次静脉血和手指血是有区别的
在家测血糖用的手指的血也就是手指毛细血管的血,和静脉血所含的血糖水平稍有差别,偏高一些或者偏低一些也属正常范围。不要太过纠结。
那到底以哪个检测值为准呢?
除了空腹和餐后血糖在达标范围内,最重要的是全天血糖的平稳值,以一个常用血糖仪在家测得血糖值为准就可以了,最主要的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3个月血糖平均值。
如果餐后血糖空腹血糖达标,糖化也达标,这三项的数值都正常那就可以了,不用再纠结到底是医院测得准还是家里测得准。
不管是在医院测血糖还是在家测血糖都是一个相对参考。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56岁的刘奶奶是一位退休教师,最近察觉自己无缘无故的食量增加了许多,但是体重却逐渐下降,3个月体重减少了4kg左右,并且还总觉得口渴,总想喝水,尿量也明显增多。这让刘奶奶感觉到不对劲,为了明确原因,进行诊断来到我院就诊。
听了刘奶奶的描述,我第一反应就是糖尿病,因为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是糖尿病的典型三多一少的特征。果然,经过检查,结果显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出院之前,嘱咐刘奶奶除了要注意饮食,还要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刘奶奶就问我:“医生,我该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才是最准确的呢?餐前、餐后的哪个血糖更有价值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之中也有很多对此感到疑惑的,现在就让我来告诉您。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血糖究竟是什么?
对我们的 健康 有什么意义?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含有的糖分,一般指的是葡萄糖。葡萄糖能够为机体内的细胞活动、代谢提供绝大部分的能量。当我们摄入 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后 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转换成葡萄糖,再为我们提供动力,也就是说,我们的任何一举一动都需要葡萄糖。
我们通过饮食来摄取糖分,在通过血液循环将糖分送往全身器官和组织。如果摄入的糖分一时间消耗不完,则会转变成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里面。不过两者的储存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还有剩余的糖分就会变成脂肪,这也是一部分人肥胖的原因。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3.9 6.1mmol/L之间,2020年版的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 3.9mmol/L即可称为低血糖, 7.0mmol/L称为高血糖。 低血糖时,我们会感觉到心悸、头晕、恶心、发抖、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时还会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如果有冠心病史的患者还容易诱发脑梗。 长期高血糖,即糖尿病的患者危害就更大了,它会伴随很多危险的慢性症状和急性并发症 。比如,糖尿病足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而酮症酸中毒则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还要知道, 血糖的浓度其实是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作用、相会拮抗来调节的 。
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腺会分泌出胰高血糖素,将肝脏中的糖原转化成葡萄糖并运输回血液中,使血糖浓度升高。反之,血糖浓度过高的时候,胰腺会分泌出胰岛素,来促使血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到肝脏和肌肉。
那么什么时候测量血糖最准确呢?
其实,对于监测血糖没有最准确的时间一说。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糖浓度是存在一定规律性轻微波动的,特定的时间点都有自己的正常范围。血糖监测的时间点主要可以分为空腹、餐前,餐后两小时、睡前和随机血糖。
各个时间点的血糖都有什么意义呢?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晚上休息8个小时以上,并且早上未进食、未运动、未用药、无过激的情绪变化时测定的血糖。它能够反映我们机体的基础糖代谢情况和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水平,并且帮助我们了解夜晚血糖的控制状况,进而调整治疗用药方案。
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指的是 早、中、晚三餐 用餐之前测定的血糖。它浓度的高低会受到上次进餐量、运动量和降糖药药效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前一餐的治疗情况,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等等。
餐后2小时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指的是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到两小时后测定的血糖。 它能够反映出机体用餐后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帮助我们调节饮食餐量,调整药物剂量。
睡前血糖 :就寝睡觉之前测量血糖主要是为了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保证夜间休息的安全性。因为,一旦半夜发生低血糖很难被人察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指的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点测定的血糖浓度。它能够反映当下此时此刻的血糖水平,帮助我们找出或者排除感觉异常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随机血糖不应该超过11.1mmol/L。
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呢?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只能说是因人而异,分情况而定。 又或者说,两者同等重要。
分情况而定是因为,上面我们也提到了每个时间点测定的血糖都有各自的意义。那么,对于不同情况的人群来说,需要测量的时间点也不相同。
情况一:空腹血糖高
比如说,空腹血糖水平一直较高的,或者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就需要测定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
情况二:空腹血糖低
而空腹血糖控制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患或者需要了解运动、饮食对自己血糖水平影响的患者则需要 测定餐后2小时的血糖。
情况三:晚餐前注射过胰岛素
而对于那些在晚餐前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为了了解睡前血糖高低,决定是否加餐或者使用降糖药就需要测定睡前血糖了; 如果感觉到明显的不舒服则需要及时测定随机血糖 ,检测血糖浓度,排除是否是血糖变化的原因。
那为什么说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样重要呢?
首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为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另外,两者升高都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而当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则会诱发慢性并发症,如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或白内障等等。糖化血红蛋白的 正常值是4%~6%,一旦超过9%就很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等直接威胁到生命 。
总之,我建议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并听从医生的指导准确把握好自我监测的时间,不要“偏爱”哪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并且,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调整自己注射胰岛素或使用降糖药的方案。
这个还要看你空腹了多久,早上什么时候测的,这个值对于正常人来说,不算正常。但是诊断是要去医院抽静脉血检测为准,家用的会有些偏差的。监测使用就可以。我之前见医院用的台湾的欧克密血糖仪。
空腹血糖能反映人体胰岛β细胞的基础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也是治疗、监测的最基本点。
空腹血糖 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 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检测得到的血糖值。
但日常我们测的空腹血糖真的准吗?要知道,陷入这些误区,空腹血糖不仅白测,还不准确。
误区1:没吃饭 空腹血糖
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
饿着肚子 超过12小时的状态不能称为空腹血糖,其结果会因空腹时间太长、体内各种激素变化而不能代表空腹状态。
因此,如果已经是上午10点、11点,即便这时没吃任何食物,测量的血糖也不算空腹血糖。
误区2:喝水了就不算空腹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
喝适量白开水并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
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 不摄入热量 ,比如不吃主食、鸡蛋、奶等食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但是 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误区3:早上先吃药再测血糖
有的糖友习惯早起后服用降糖药,这种早起按时吃药的习惯对糖友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前提是要测完空腹血糖,再吃药。
如果将两者的顺序颠倒,变成先吃药再测空腹血糖,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值并不准,可能会影响医生调节治疗方案。
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
误区4:测血糖前,擅自增减药量
测空腹血糖前一天,用药或打胰岛素的糖友在晚餐前和睡前该用的降糖药(胰岛素)都要照常用,这是判断用药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数据。
尤其是第二天要前往医院检测空腹血糖的糖友,千万不能为了"漂亮的"数值,擅自增加药量。
如果晚间胰岛素剂量过大,导致夜间出现低血糖,也会使得清晨空腹血糖异常升高。
误区5:体检身体前一天,刻意控制饮食
不要在测血糖的前一天过分节食,虽然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但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这样的血糖结果并不能反映正常的血糖水平。
事实上,想要空腹血糖值测量准确,检查的头一天晚上 应像平常一样进餐,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
对照一下,你测的空腹血糖准确吗?
不同的病情要求检测血糖的时间点不一样,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多糖友都没有真正做对,这也是"血糖不稳"的原因之一。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