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献方:八味中药巧治糖尿病,每日1剂!

过山龙 2023-07-16 14:09:23

消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溲频为下消。

辨消渴当辨气血虚实为要

消渴者,消为肌肤消瘦,渴为津液不足。上消者,心也。烦渴多饮,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多便闭。下消者,肾也。

上消初起渴而善饮,口干舌黏,大便如常,小便频数,为肺热伤津,宜滋阴润燥,方宜六味地黄合门冬饮子。

中消,消谷善饥,饮食倍,大便干结,是谓中焦燥实,宜用玉女煎。

下消,溲频而多或如膏浊,是肾阴销蚀,肾阳亦惫,方用六味地黄汤合金匮肾气丸。

消渴八味丸

生地30克,山药24克,山萸肉9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地骨皮9克,党参12克,麦冬9克,玉米须30克。

随症加减

(1)高血压:加夏枯草12克,茺蔚子30克,决明子30克。

(2)多食善饥:加黄连3克,黄芩9克。

(3)多饮: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

(4)皮肤瘙痒:加地肤子9克,白鲜皮9克。

(5)阴部瘙痒:加贯众15克,土茯苓30克。

(6)周围神经损害:加金银花12克,连翘9克,绿豆30克,瓜蒌12克。

(7)视力模糊:加青葙子12克,决明子12克,女贞子12克,石决明30克。

(8)浮肿心悸:加冬瓜皮12克,西瓜皮12克,生酸枣仁12克,合欢皮12克,泽泻12克。

(9)尿多如脂如膏:加益智仁9克,桑螵蛸9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

(10)酮症酸中毒:加忍冬藤24克,冬瓜子12克,橘红9克,竹茹9克。

(11)阳气虚弱,神倦乏力:加党参30克(或人参9克),黄芪15克,鹿角霜12克,益智仁9克。

(12)阴精不足,消瘦躁热:加沙参12克,黄精9克,玉竹9克,首乌12克,女贞子9克。

每日1剂,20天后血糖降至6.9mmol/L。后以此方随症加减续服,空腹血糖一直维持于正常范围。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消渴症(糖尿病)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
张锡纯:玉液汤,治消渴。
生山药30克 生黄花15克 知母18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葛根4.5克 五味子9克 天花粉9克
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律门,得消渴证。求津门医者调治三阅月,更医十余人不效。归家就医于愚。诊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即小便,须臾数次。投以此汤,加野台参12克,数剂渴见止,而小便仍数。又加英肉15克,连服l0剂而愈。
--《哀中参西》上册
关幼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基本方。
生黄芪30克 仙灵脾15克 杭白芍30克 生甘草10克 乌梅l0克 葛根10克
肺热甚阴伤重者,可选加生石膏、川连、石斜、花粉、玉竹、麦冬、沙参;夜尿频数者,选加川断、破故纸、五味子、菟丝子、芡实、鹿角霜。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赵学敏:治消渴饮水。
大瓜萎根去皮寸切,水浸5日,逐日易水,取出研滤过澄粉晒干。每日l克,水化下,日3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
--《串雅外编》卷三
[辨证方]
1、寒 证
张仲景:肾气丸,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干地黄24克 山药 山茱萸各12克 泽泻 丹皮 茯苓各9克 桂枝 附子(炮)各3克
上8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15丸,加至20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卷中
李梃:鹿菟丸。鹿茸30克,菟丝子、山药各60克,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30丸,米饮或人参煎汤,盐酒化下。治饮酒积热,熏蒸五脏,津血枯燥,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
--《医学入门》卷七
2、热 证
张仲景: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18克 石膏30克(碎,绵裹) 甘草(炙)6克 粳米30克 人参9克
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200毫升,日3服。
--《伤寒论》
陈士锋:消渴一症,小便甚多,饮一斗溲一斗,口吐清痰,投之水中,立时散开,化为清水,面热唇红,口舌不峭,人以为下消之病也,谁知是肾水泛上作消乎。方用引龙汤。
玄参90克 肉桂9克 山茱萸12克 北五味3克 麦冬30克
水煎服。l剂渴减半,3剂痊愈。
--《辨证奇闻》卷七
陈士铎:消渴之病,大渴您饮,一饮数十碗,始觉胃中少快,否则胸中嘈杂,如虫上钻,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渴尤甚,人以为中消之病也,谁知是胃消之病乎。方用闭关止渴汤。 石膏15克 玄参60克 麦冬60克 熟地60克 青蒿15克
水煎服。2剂而渴减,4剂而食减,10剂消渴尽除,20剂痊愈。
--《辨证奇闻》卷七
高志君:降糖饮观察治疗80例糖尿病人,多在服药后5-10天明显见效,一个月左右血糖基本恢复正常。
五味子12克 知母12克 麦冬12克 山药30克 生地30克 元参15克 黄芪15克 苍术6克 石膏6克 人参9克 (或党参30克) 杞子9克 何首乌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至尿糖转阴后,上药可作九剂,每日3次,每次服9克
--《千家妙方》上册
3、虚 证
靳文清:治消滋坎饮加减,适合用于糖尿病初起者,病程不长,但三消症状存在明显,一般获效良佳,多数病人经治疗后症状改善,达到临床治愈或病理治愈。
大生地50克 山萸肉15克 淮山药15克 肥玉竹15克 女贞子15克 甘枸杞15克 寸麦冬15克 天花粉15克 制首乌15克 地骨皮30克 乌梅肉10克 缩砂仁5克(研末分冲)生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血糖、尿糖下降缓慢者,可酌加元参、黄精、石斛;如病情迁延失治,已步入阴损及阳,三消症已不甚明显,有气虚、畏寒、神衰者,可加熟附片15克(先煎)、肉桂8克。
--《千家妙方》上册
[食疗方]
陈直:猪肚方,治老人消渴热中,饮水不止,小便无度,烦热。
猪肚l具(肥者,净洗之) 葱白1握 豉5克(绵裹)
上煮烂熟,下五味调和,空心切渐食之,渴即饮汁。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陈直:鹿头方,治老人消渴,诸药不瘥,黄瘦力弱。(寒证)
鹿头l枚(炮,去毛,净洗之)
上煮令烂熟,空心日以五味食之,并服汁,极效。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王怀隐:羊肺羹方,治三消,小便数。
羊肺1具(治如食法) 精羊肉150克(切) 梗米30克 葱白5根(切) 生姜少许
上相和,用盐醋等依常法作羹,饱食之。
--《圣惠方》卷九十六
忽思慧:瓠子汤,治消渴,利水道。(寒证)
羊肉1脚子(卸成4件) 草果5个
同熬成汤,滤净,同瓠子6个,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姜汁6克,白面60克,作面丝同炒,葱、盐、醋调和。
--《饮膳正要》卷一
陈复正:煮猪血清汤,不入油盐,多饮极效。此物善能滋阴降火,专走血分。脾气虚者,间日饮之,恐防作泄故也。
--《幼幼集成》卷三
杨志一:苦瓜治疗糖尿病。将苦瓜晒干碾粉,压片,每片含干粉0.5克。每次口服15-25片,每日3次,饭前l小时服,以两个月为一疗程。有人用此法共治疗29例,有效率达79.31%。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我想寻求治疗糖尿病最好的中医药方?

分类:医疗健康 >> 中医
问题描述:

我从发现糖尿病到现在已有九年的时间了,西药有副作用,注射胰岛素太麻烦又疼痛,中药方剂是否可以长期用?

解析:

名医祝谌予采用降糖方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降糖方

组成: 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 葛根15克,丹参30克。

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方解: 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我国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最多。在10余年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可分为5个类型:1、气阴两虚型;2、阴虚火旺型;3、阴阳两虚型;4、气虚血瘀型;5、燥热入血型。其中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

降糖方为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方剂。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舌淡暗、脉沉细等症状。降糖方的六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紧腠理与生地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 *** 微的漏泄。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有降血糖作用;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辛燥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之润,可制其短而后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元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上述两个对药,黄芪益气,生地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元参滋阴养肾,从先后二天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自古以来,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有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血瘀征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参两味药通活血脉。实践表明,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增强了。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3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