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有钱没钱,不懂喝这碗汤真亏了,汤鲜味美,胜过排骨汤。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的工夫明天就迎来了大暑,如果说小暑就是意味着夏天来了,那么大暑相对于小暑会更加的炎热。因为大暑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节气,气温会经常出现40度的高温天气,此时家人们更应该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所以明日大暑,有钱没钱,不懂喝这碗汤真亏了,汤鲜味美,胜过排骨汤,明日进入大暑可别忘了喝哦!
俗话说得好:“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在这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饮食搭配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以清淡健脾为主,还要多喝汤,可以更好的给身体补充水分,增加营养。今天小编就推荐一道裙带豆腐汤,首先裙带菜的口感比海带口感嫩,其次就是裙带菜含钙量是牛奶10倍,尤其适合夏天减肥餐,只需10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不仅健康营养还好吃不长胖。具体做法如下:
01裙带豆腐汤
所有食材:裙带菜、老豆腐、鸡蛋2个、枸杞少许、食用油适量、食用盐适量
第一步:先起砂锅,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待油温热时,打入2个鸡蛋,待鸡蛋定型后,就可以翻动鸡蛋进行煎至,煎至鸡蛋两面微焦,备用。
第二步:取一空盆,盆中加入适量清水,接着将买来的裙带菜放入盆中,将裙带菜泡发泡软,捞出改刀切小段,然后清洗干净,豆腐改刀切小块,备用。
第三步:待鸡蛋煎好后,在砂锅中加入适量100度的开水,待水沸腾后,接着将泡发的裙带菜和切好的豆腐块放入砂锅中,煮至大约3分钟左右,即可。
第四步:煮好后,在加入适量食用盐和少许枸杞,搅拌均匀,即可关火出锅。这道裙带豆腐汤就做好了,汤鲜味美,营养丰富,胜过排骨汤,家里老少都爱喝哟!
光盘贴士:建议裙带菜不要泡太多,很少一点就可以泡发10倍左右。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煎好的鸡蛋一定要加100度的开水,因为这才是让汤汁变得浓郁,变得奶白色的汤汁哦!
大暑喝羊汤有什么说法
在山东枣庄地区,大暑节气一直有“喝暑羊”的习俗。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三伏天,我国很多地区都一直就有吃羊肉喝羊汤,比如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人们称之为“伏羊”。暑天吃羊肉,可以以热制热、促进发汗、排出毒素。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大暑吃羊肉汤,冬天不用穿绒衫”等。
鲁南人爱喝羊肉汤是出了名的。但奇怪的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并不像草原那样生长着数不清的羊群,只是散养在各个角落,由一些小商贩上门去取收购。据当地一个权威统计显示:“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的羊肉汤馆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多达20000人。”
鲁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喝羊肉汤呢?也许是一种久远传统的沿袭,不论你走到那里,听到的最多是:“走,喝羊肉汤去!”几近口头禅的话语,可见一斑呀。
鲁南的羊肉汤种类繁多,因配料、煮制方法等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总得特点是不膻不腥,香味醇浓,色白如牛奶,且肉质鲜嫩,吃后令人回味无穷。羊肉属温性,汤具有养胃健脾,清汤进补的功效;羊脑能健脑明目,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口条可壮身补血,最宜病愈大补者食用;羊肚、羊眼等都是极美味的补品;断奶的孩子喂食羊肉汤,可以起到清奶肠增食欲的效果,真可谓营养丰富。
光这些还不够,鲁南人喝羊肉汤那喝的是文化,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宰相范蠡曾来羊庄隐居,见羊庄羊肥草美,便在此地养羊,以恩泽百姓,羊庄也因此成为鲁南地区山羊的发源地之一。《汉书杨蟪传》中有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这说明早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季节食羊进补已经相当盛行了。当地的一个民谣“六月六送羊汤,六月六叫姑娘,新麦煎饼羊肉汤”,可以印证这个习俗由来已久,而大暑天喝伏羊更成为传统食俗。
每年大暑天,城里人会来到羊肉汤馆喝汤,喝酒,吃肉;而乡下人,亲戚邻里凑个份子,支起锅罩,点燃柴火炖起肉汤来。
而本地的一位作家更将这个习俗发挥大了极至。还得感谢他,是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鲁南的羊肉汤,是他为家乡作了免费的宣传。他就是张继,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男妇女主任》、《村主任李四平》中的杀羊、和羊肉汤的场景,再现了这个习俗,这也成就了他“飞天”最佳编剧的梦想。
在众多的羊肉汤品种里面,数道北,西集,鲁寨等最富盛名。一张四方的矮桌子,几把方凳椅,永远那么朴实,憨厚,没有贵气,骄气,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均可同乐,这里没有贵贱之分,一幅贫民模样,甚为百姓喜爱。远来的客人,走亲访友,前来投资的外商,同处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
为什么要在大暑节气喝羊汤?
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大暑正值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而在暑天之前的羊肉汤因为山上的青草刚刚抽绿,羊吃完抽绿的青草时,体内残存了不少毒素。
炎炎酷暑,喝点羊肉汤能开胃护胃,增进食欲,特别是妇女产后食之,更能起到补体作用。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B2和钙、磷、铁等。其性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而羊肉汤又不像鸡汤那样大热,羊肉汤温补,体虚的人喝羊肉汤对身体很有益处。
大暑喝羊汤的注意事项:
羊肉好吃,羊汤好喝,但暑天食用并非多多益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吃羊肉也得分体质,有的人体质偏寒,夏天可吃点羊肉,也不会有不适反应。对于大部分人,特别是一直呆在空调房里,又爱吃冷饮的人来说,吃点羊肉在三伏天也是一种选择。
但对于体质偏热的人来说,就不要多吃喝羊肉羊汤了,而且羊肉含蛋白丰富,有的人吃多了也会过敏。“伏天吃羊”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高血压、糖尿病等上火症状的人,在伏天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羊肉。感冒咳嗽、皮肤病发作及咯血的人,也不宜食用。
另外,“吃伏羊”、“喝羊汤”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以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的人为例,建议在“三伏天”的每一伏期间,吃一斤至一斤半羊肉,一般伏前三天到入伏这一天,这三天是比较好的进补时机。如果吃羊肉后出现了腹胀的症状,可适量饮用桑叶茶解之。
三伏天的中伏过后是大暑节气,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直到立秋前后的这段时间气温达到一年当中的峰值,如何解暑降温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有的人说夏季三伏天靠吃西瓜度日,有的人说每天待在空调房里很凉快,有的人说冰箱里的雪糕、饮料足够让他们凉快。不过这些食物对于“苦夏”三伏天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
“苦夏”,其实并不是单一至炎热的夏天,而是指夏季三伏天阶段气温特别高,大家容易食欲不振并且常感疲倦等一系列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三伏天高温带来的“暑气”。除了日常防暑降温,正确的饮食才是我们解暑降温的好办法。明日大暑,“苦夏6宝”记得吃,别忘老传统,寓意平安度过三伏天!
自古有“良药苦口”的说法,而在食材当中,苦味的蔬菜也是颇受老百姓们的称赞。例如苦瓜和苦菜等自带苦味的蔬菜,有着清热解暑的作用。对于“苦夏”来说,也太友好了吧!
苦菜是一种野菜,过去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有限,苦菜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奶奶去田间路边采野菜,用滚烫的沸水烫一烫,泡在清水里去除苦味,吃的时候捞出挤干水分切碎炒一炒就可以吃了。苦菜还可以晒干,炖肉吃着特别香。
大暑节气,有“炎热之极”的说法,人们处于“湿热交蒸”的环境下更容易导致中暑的情形发生。大暑与三伏天的“中伏”重合,所以“暑气”特别旺盛!要论三伏天解暑降温的时候,就不得不提仙草了。南方的广东和福建大暑节气有吃“仙草”的习俗。
可能只说仙草两个字很多人不知所云,要是告诉你,我们平常吃的烧仙草、仙草冻这些食物都是仙草做成的,你就懂了。仙草消暑解烦,三伏天期间,可以经常买点仙草冻或者烧仙草吃。尤其是经常被太阳晒的人,吃仙草可以去暑气。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似乎自带苦味的食物不太受大家的待见,至少很大一部分的感觉是这样。比如苦瓜、苦菜等食物,就有很多人拒而远之。其实比起西瓜的,苦瓜更是值得三伏天食用的解暑清热食物。
在一定程度上,大家愿意吃苦瓜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确实很喜欢苦瓜的苦味。但是大多数人吃苦瓜都是因为苦瓜吃了对身体有益。苦瓜炒蛋、苦瓜羹、凉拌苦瓜、苦瓜酿肉,你更喜欢那种吃法?
三伏天气温酷热难耐,不少地区都有“喝伏茶”的传统习俗。中伏和大暑就处于前后两天,所以在如此炎热的气候环境下,人很容易出现“上火”或者中暑的情况,喝“伏茶”正好能够通过大量排汗帮助我们去除“暑气”。
“伏茶”不是某种品类的茶,而是三伏天喝的茶。所以“伏茶”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菊花茶就是夏季不容错过的茶饮。炎热的夏季,煮上一壶菊花茶,喝着比冷饮强多了。当然了,“伏茶”还可以是茯苓皮、金银花、甘草等煮制而成的茶水。
炎热的三伏天,丝瓜也是人们值得信赖的传统解暑食物。丝瓜含水量充足,维生素含量丰富,正好适合夏季人体因为炎热流汗多,体内缺水的情况下食用,既可以补水,又可以达到清热解暑的目的。
丝瓜是夏季特别受欢迎的时令蔬菜之一,吃法也丰富多样。丝瓜可以煮汤,也可以炒着吃,亦可以蒸着吃。入口爽滑脆嫩,味道鲜美。想要度过“苦夏”,我们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冰箱里的食物,而是多吃些老辈人传承下来的消暑食物。
大暑节气喝绿豆汤,已经是家家户户心照不宣的习俗了。绿豆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尤为适合炎热三伏天食用。大暑之日,喝上一碗文火熬煮的绿豆汤,一股清凉之意油然而生。
可以这么多,在三伏天阶段,绿豆甚至比仙草更受欢迎!大暑节气没有不吃绿豆的道理!绿豆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加入百合、莲子等同为“寒性”食材熬煮食用,或者绿豆制成清爽解腻的糕点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明日大暑,“苦夏6宝”记得吃,别忘老传统,寓意平安度过三伏天!中伏、大暑、末伏排着队等我们,所以要遵循老辈人的传统食俗,“苦夏6宝”为家人准备好,平平安安度过三伏天才是要紧事!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7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