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这是人的基本需求。不过,平时大多数人都只重视“入口”却忽视“出口”。即使如此,我们的身体仍然十分“诚实”地表达着排泄的重要,毕竟,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饥挨饿,但是却很难长时间憋住二便。而且,就在前天,粪便又“刷新”了一下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在感染者大便和肛拭子中已发现病毒核酸,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简单点说,就是病毒很可能存在除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之外的第三种传播渠道:粪口传播。但是,病毒离开人体后,在粪便中能存活多久?里面的病毒量经过传播足够高到导致人生病吗?这些问题还不清楚。而且,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发布会上强调“粪口传播还没得到证实”,所以我们不必太过于恐慌。只是,把预防做在前,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什么是粪口传播?
听着“粪口”二字,很多人胃里一阵泛酸。毕竟,粪便怎么能轻易接触到我们的口鼻呢?其实,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绝大多数人对它的另一个名字“经消化道传播”更为熟悉。通过粪口传播的常见疾病有很多,比如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包括蛲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疾病。因为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安全实验室教授张其威,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带有病原体的大便排出来后,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传播给人——第一,粪便沾到了裤子的某个部位,然后手碰到了裤子的这个部位,再碰到鼻子或者嘴巴,人就会被传染病毒。第二,感染患者上完厕所冲马桶时,冲马桶的水一般有较大的冲击力,粪便中的病毒就有可能漂浮空中。如果厕所是封闭的,通风效果不好,有人正好在马桶旁边,就有可能通过呼吸被感染。除此之外,如果农民用了被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人若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会被感染。而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采取如下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行预防: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常规洗手,加工食物前把手洗干净。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3、所有的食品尤其是海产品、水产品等应深度加工后食用。4、提倡喝开水,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5、感染者或者可疑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不能加工食物。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切断粪口传播,一种方法足够
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洗手时应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并用流动水冲洗,时长不少于20秒。如果仍然担心,家里的厕所每天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1:100比例兑水消毒,也能有效切断该传播途径。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医学新世界等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72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