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大脑”,脚部的穴位很多,还有成千上万条末梢神经,特定穴位与体内脏器之间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因此,脚部对身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通过脚部看健康呢?
01、看颜色
1、看脚底颜色
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
中医学认为,正常脚底颜色略红,也就是说脚部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红润”。
如果出现以下颜色情况,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
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
颜色发青,可能有寒。
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
发白,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
发紫或发黑,可能血液循环差。
2、看脚趾甲颜色
脚远离心脏,脚趾甲是最远的,就像珠穆朗玛峰的锋尖。
如果脚趾甲红润有光泽说明人体血液循环好。一般健康长寿人的脚趾甲就会呈现健康的粉红色。
同时,脚指甲上也有月牙哦,约占趾甲的1/5。
如果按一下变白,松手后很慢才能恢复原态,说明循环不好,这个叫压红实验,能够反应脚部血液循环状况。
循环不好营养就不好,脚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你可能就会得病。有人容易得灰指甲,脚趾头疾病,也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抵抗力不行,容易被病毒侵害。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脚趾甲变成了苍白色,没有一点血色的话,那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营养不良或贫血。这时你可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保证每天摄取充足的热量。
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
这时应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强健身体。
3、看脚趾腹颜色
健康的脚趾腹应该是红润且饱满的。
颜色过白过红都不好,太红说明淤血多,静脉不好,淤紫说明静脉回流不好。
如果趾腹有皱纹不饱满也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好。
02、摸温度
老人脚易凉,多为肾阳不足或保暖不当,这类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姜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
若脚心热,则可能是阴虚内热,应多吃一些绿豆、冬瓜、瘦肉等甘凉滋润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之品。
如果脚部温度不高不低,能够自行进行体温调节,外面冷的时候,脚是热乎的,外面热的时候,脚也还是那个温度,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非常好。
相反,天一冷脚就冰凉,天一热脚老出汗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是很好。
所以,长寿之人的脚底温度应该和双手是一样的,温热适中,不凉不火。
03、表格自测表格健康
2项以下(含)提示轻度气血不足;
3-5项异常提示中度气血不足;
6项以上(含)异常提示重度气血不足。
04、养生先养脚
1、锻炼脚趾
建议大家可以通过用脚趾抓地等举措来锻炼脚趾,强身健体,达到长寿的目的。
做法:
取站立或坐姿,双脚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以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交替刺激经络。
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然后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按摩脚趾,可刺激脚部穴位,强身健体。
2、经常泡脚
平时多泡泡脚也可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中医认为,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每天泡脚15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
另外,在温热的水里加点中草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同时,可以使药效被皮肤吸收作用于人体,达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3、互打双脚
中医认为,脚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光在足底就有136个穴位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
经常双脚互打,等于在调理全身五脏六腑。
尤其在冬天,双脚互打更是不可缺少,因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有很多老人通过双脚互打后,发现比热水泡脚还要实惠有效。
4、按摩脚筋
人的筋之根就在脚部,治病要治根,养生也要调根,因此只拉身体的筋,而不把脚部的筋拉开,是治标不治本!
把脚部的筋拉软,不仅能够变得强壮,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够改善人不好的脾气。
当然,拉脚部的筋有很多的方法,和舞蹈家一样的那种拉法并不适合中老年朋友。
所以最好操作,同时又比较方便的就是搓揉脚板底的脚筋。
脚面有个凹陷,一般的情况根本刺激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泡脚效果好(因为热水可以刺激凹陷的地方)。
在这个脚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精妙学位,比如长寿的涌泉,足跟有三焦经通过,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头揉捏,可以触到一根比较粗、紧的经。
按揉以发热、经络舒服为准。按揉时应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刮。
所以,脚,这个平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部位,却是养生长寿的不二法门哦。
做好了脚部的养护,健康长寿很容易呢!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6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