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说难熬有些夸张,但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中医理论中,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中医专家认为,冬季一定要注意“养藏”。而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节的主要特点就是:阴虚燥热,从而导致阴阳两虚。
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专家提醒,在冬季,糖尿病患者在起居上要注意早卧晚起,不要过于频繁地洗澡;同时,要注意“冬保三暖”,即头暖、背暖、脚暖;在饮食上,则需要注意增苦少咸、温食忌硬、多食黑色食品。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也应多晒太阳,进行适当的运动。
糖友冬季保“三暖”
首先是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其次是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第三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糖尿病患者要重点保脚。因为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的损伤在冬天易引发冻疮。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穿上用于脚部保暖。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多晒太阳,进行适当的运动。比较适合打太极拳,或做慢跑、散步、做操、球类、手转健身球等运动项目。
1少食多餐,增加餐次
这样可降低餐后的血糖高峰值,对高血糖控制极为有利。有时用单纯药物调整效果不佳者,通过分餐即可控制病情。食疗是治疗各型糖尿病的基础,无论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药者,都要严格执行食疗原则。
2饮食控制
赴宴时应告知他人自己的病情,千万不要隐瞒,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帮助下控制好饮食。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食盐量,口味宜清淡,尽量不吃腌制品,如咸鱼、咸肉、咸菜等。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则要少吃肉蛋类食物。
3尽量不饮酒
因为饮酒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在使用降糖药的患者饮酒可能发生低血糖,也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如果饮酒,饮酒量每天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350毫升,不要喝白酒。饮酒时要进食,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4寒与热
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别。营养专家建议,寒者以热补、热者以寒补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必然伤身,维持这种平衡才能延年益寿。比如:夏天炎热,喝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冬天寒冷,就喝红小豆汤;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吃完还要喝杯红糖姜汤;冬天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凉性的白菜、豆腐、粉丝等。
5饥与饱
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伤肠,过饱则伤胃。科学饮食,对保护脏器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长期饥饱不均,不仅影响胃肠功能,日久还会得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此,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饮食治疗的意义:
1、减轻胰岛负担。糖尿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低下。摄入热量过高时,胰岛工作负荷加重。
2、减肥。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体重超重,安排减肥量饮食,可减少过剩的脂肪。
3、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疾病,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趋于正常水平,可获得最佳的血糖水平,补充蛋白的缺乏,使体瘦的病人提高体重。
4、降低餐后高血糖,可减轻对胰岛细胞的刺激。
5、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急性并发症,改整体健康水平。
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原则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人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切记:不能喝稀饭(任何粮食熬的粥、稀饭),不能吃油炸、红烧、熏、烤的食物,每顿饭都要进食主食,量要严格控制(每日半斤左右加减),水果类中黄瓜、西红柿不限制(饥饿但未出现低血糖时可进食),水饺、包子等带馅食物要少吃。
忌食: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冰激凌等。
少食:土豆、山药、芋头、藕、洋葱、胡萝卜、猪油、羊油、奶油、黄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黄、肝肾、脑。宜食:粗杂粮如荞麦、燕麦、玉米面、大豆及豆制品、蔬菜。
一、关于食物称重
糖尿病饮食除盐不称重外,对其他一切食物,包括主食、副食、蔬菜和烹调油,均应在烹调前将皮、根、骨等不能食用部分去除后称重,然后烹调。
1、由于每个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有差异,一些数据只是框架,在实际应用中要固定主食,用副食调节体重,超重时减少副食量,体重轻时增加副食量,当到达理想体重时,吃副食的量以体重不增不减为合适。
2、粮食要严格按照规定量吃,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还要均匀地吃(即每顿饭都要有粮食、蔬菜、蛋白质)。
3、蔬菜中的土豆、白薯、山药、藕、荸荠、芋头、蚕豆主要成分是淀粉,应算作主食,不应算作蔬菜。如需食用,应减部分主食代替。蒜苗、胡萝卜中淀粉含量较多,应少食用。
4、少食多餐:合理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应按自身需要控制总热量,做到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12%―20%,脂肪20%―30%。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每天分作5―6餐进食,有利于糖尿病情的控制。
用胰岛素治疗者如血糖波动大,每天要吃6次饭,即3次主餐,3次加餐,如每天4、5两主食,分配为:早餐1两,加餐0、5两,午餐1两,加餐0、5两,晚餐1两,加餐0、5两。
5、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者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建议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不能熬粥),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二、关于糖类食物
饮食禁忌禁用甜食,如各种糖类、糖果、甜饼干、糕点、蜂蜜等含糖物质。
1、市场上所谓“无糖食品”实际上是“无蔗糖食品”。其中的甜味是甜味剂的味,不是糖,但制作食品所用的粮食、馅中的豆沙及奶中原有的乳糖仍可转变成葡萄糖。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食量的控制,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也会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组成,淀粉在体内也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吸收,所以也应有控制。
2、甜味剂是非糖食品,一般不会升高血糖,但吃后也需测血糖来证实。甜味剂不能作为低血糖时的急救食品。
三、关于食物加量
糖尿病患者按规定数量摄入食品,不得任意添加其他食物。如饥饿难忍,并且病情许可时,可添加体积大、热量低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黄瓜、冬瓜、番茄。
四、关于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动物油。少吃油炸食物。
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五、关于水果
干果:水果、干果一般不宜食用,如病情稳定,可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10%以下的水果,如柠檬、橙子、梨等,食用量大时要减少主食量。
1、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吃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2、坚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的主要成分是油(约占50%),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素抵抗。
六、关于蛋白质摄入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注意:牛奶和豆浆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好饮料,富含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喝时不能加糖。购买时最好选“纯牛奶”或“原味豆浆”。若有血脂高、肾功能不良(如尿蛋白超量)的糖尿病患者最好喝脱脂奶,不宜喝植物蛋白较多的豆浆。
而整体的蛋白质摄入量,则以每公斤体重每天1克为宜,喝了牛奶豆浆,其他食物就要酌减。
七、关于食用油
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八、关于烟、酒
烟有刺激升糖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可使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酒含热量高,易增加体重,啤酒每100亳升含糖11克,易吸收,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会伤肝,引起酒精性肝硬化,使血糖难予控制。所以一定要戒烟,少喝或不喝酒。酒精对肝脏、心血管等系统影响较大,长期饮洒可增加或提前出现并发症。
九、关于喝水
千万不要限制喝水,否则引起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水盐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排泄障碍等多种不良后果,要做到“渴了就喝”。
对糖尿病人来说,有些常识提一下:
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他们到底能吃什么?要对哪些食物忌口?推荐糖尿病人“三宜三不宜”健康食谱。
糖尿病人健康食谱“三宜”是指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糖尿病人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
糖尿病人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人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人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糖尿病患者应禁吃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糖尿病患者对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也应禁食。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下面重点说一下水果:
严格地说,糖尿病人什么水果都能吃,只是要在病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的总量中扣除水果含有的这一部分。由于计算很麻烦,不易控制,一般来说建议吃些含糖分少的,还可以用黄瓜、萝卜等替代水果。这样说应该了解如何灵活地掌控了吧。实在想吃就吃一点吧。但要注意:
1、要吃含糖量低、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像梨、草莓、枇杷、菠萝、石榴、桃子等。柑桔、海棠、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较多,宜少吃或不吃。
2、控制水果摄入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还应减少主食量。
3、注意吃水果时间。糖尿病人不宜饭后吃水果,以免血糖骤升。应在两餐饭之间吃,即上午10点钟,下午3点钟及晚上10点钟。在这段时间吃水果,既可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又不至于血糖水平骤升。
糖尿病病人饮食的原则主要是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超标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含糖量低的食物,如绿叶菜、粗粮等,具体食谱可以自行制定,注意事项主要是定时定量进餐,增加餐后活动。糖尿病饮食的禁忌是不宜饮酒,酒精中热量比较高,且需要经肝脏代谢,饮酒会加重肝脏负荷,导致脂肪肝,升高血糖,而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而言,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对热量高、含糖量高的食物像坚果类,淀粉量含量高的土豆、芋头、红薯也尽量少吃。含糖的食物蜂蜜、巧克力、水果糖、汽水、冰淇淋也要少吃。此外容易升高血脂的食物像猪油、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高,也要少吃。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64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