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结石病患者的人数是越来越多,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结石病,除了要积极的治疗外,也是要注意饮食的。那么,胆结石患者最禁忌的食物有哪些呢?
1、忌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2、忌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高脂肪的饮食会刺激胆囊缩囊素的生成,增加了其收缩的次数,升高胆囊里面的压力,引起胆囊扩张,从而加剧了疼痛感。患者不能吃动物内脏肥肉以及蛋黄等,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另外也不能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蛋黄猪脑及鱼子等,因为当胆汁里面的胆固醇过高时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3、忌过冷过烫以及高糖食物
吃过冷过烫的食物会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引起胆囊区域有明显的疼痛感,尽量选择温热的食物,有利于胆道壁和胆道口肌肉松弛,帮助胆汁正常排出。另外也不能吃高糖的食物,比如奶油糖果及巧克力,因为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大量的分泌增加了胆固醇,当胆汁里面的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时就会加重胆结石。
4、忌大吃大喝
胆结石的病人不要大量的食用食物,以免出现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5、忌过酸食物以及牛奶
胆结石患者也不能吃过酸的食物,比如山楂话梅以及醋等会对胃肠道带来刺激,增强了胆囊收缩力,从而诱发胆绞痛。另外要少喝牛奶,因为牛奶里面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消化时必须有胆汁参与,这样会加重胆囊负担。
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水质的恶化进一步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升,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而容易治愈的疾病,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从饮食方面预防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胆结石病人应该避免的饮食重点吧!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
1.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
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2.忌吃含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3.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
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4.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
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5.忌烟、酒、咖啡等
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胆结石吃什么好
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2.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3.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4.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5.要多吃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肌、有汁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查、乌梅、玉米须 (泡茶慢慢喝)。
饮食注意很关键,专家指出很多患者喜欢暴饮暴食,吃的多而又不运动,这样就会加重胆囊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一旦胆固醇浓度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所以提醒大家注意,不管怎样,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做赌注。
第2页?/(共3页)
疾病症状
1、 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4、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
5、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部分患者可以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严重。
胆结石症状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超声检查,通常容易确诊。但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往往难以与其他上腹部疾病鉴别。
诊断鉴别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当前赖以确诊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首选超声检查。
对于有功能的胆囊,超声诊断可以准确的发现胆囊内的结石情况、胆囊壁是否有增厚以及是否均匀、胆囊功能是否异常,其结果常常是准确可靠的。但对于充满型胆囊结石,由于缺乏液态胆汁的对比,超声的诊断可靠性有一定不足,必要时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来参与,例如CT检查。
鉴别诊断
胆囊结石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急性或慢性胃炎可以表现为由轻到重的各种不典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很多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
消化性溃疡如果有消化性溃疡的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餐后疼痛或腹胀,尤其在油腻饮食后出现。
慢性肝炎当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可以有右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可以通常超声诊断和肝功化验来区分。
脂肪肝目前有相当比例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适的症状难以区分来自有结石的胆囊还是有肝损害的脂肪肝,需要专科医生帮助鉴别。
第3页?/(共3页)
胆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中医处方
胆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中医称“胆涨、结胸、肋疼”。民间常用药物治疗,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排石效果较好。
1:药物排石 处方:茵陈、青皮各50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槟榔20克,大黄、香附、延胡、砂仁、鸡内金各15克,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6天间歇1天。20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86.8%
2:处方: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用法: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可以随诊和观察,但对于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门诊就诊
1、 充满型胆囊结石2、瓷性胆囊3、 合并糖尿病4、胆囊结石大于2.5cm5、萎缩胆囊6、有胆道疾病家族史7、合并胆囊息肉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建议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疾病预后
胆囊结石是容易治疗的疾病,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7疾病并发症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胆管炎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 综合征、胆囊胃肠道瘘。
疾病预防
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在预防疾病的成因。所以对于有胆结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注意:1、按时合理早餐;2、规律三餐;3、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4、避免不合理的快速减肥;5、适当增加运动
总结:看完我们上面的介绍您是不是对胆结石预防以及治疗有了跟多的认识了呢?胆结石病人饮食上一定要避免重口味,饮食清淡无论从哪方面来时都是多身体有好处的。胆结石并不可怕,只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疾病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患者胆结石久拖不治,饮食不当诱发急性胆囊炎,由于炎症不断侵袭导致多脏器化脓感染。专家建议胆结石患者忌口,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积极进行治疗。如果胆结石比较小,可以喝得甫篽石蓪茶控制结石的增长,使结石慢慢溶石变小。此方为中草药食同源配方,溶石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不干净不卫生的食品导致结石病患者的人数是越来越多,现在胆结石已经变成一种常见的结石病,除了要积极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日常的预防,饮食与结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为大家说说胆结石患者的饮食禁忌。
1、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
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2、忌吃含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3、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
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4、少吃糖
糖分过多的食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能使胆固醇增加而导致结石,因为糖份被人体吸收后很容易转化为脂肪而产生高脂血症。
5、应禁酒和含酒精类饮料
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饮料、酒精等促使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忌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忌烟、酒、油菜和咖啡。
胆囊结石含胆固醇比例较高,因此从预防角度上应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300~30克。蛋白质应适量,过多可刺激胆汁分泌,过少不利于组织修复。其次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 还要补充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大量进饮料有利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另外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必须注意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
对于胆结石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手术,在还没有达到手术的条件下,建议喝愈石蓪茶慢慢硝石。平时注意个人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胆囊结石原因有:
1.发病年龄: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性别差异:近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
3.肥胖: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4.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精制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5.遗传因素: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亦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56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吃什么可以消除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