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橘核荔枝茴香粥的功效与作用,橘核荔枝茴香粥怎么做

饮食健康倡导 2023-06-25 12:21:52

本文关键词:不孕症,女,女性不孕

橘核荔枝茴香粥

橘核荔枝茴香粥用到的食材

荔枝核 : 15g

橘核 : 15g

小茴香 : 10g

粳米 : 50g

橘核荔枝茴香粥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通经。适用于气血郁滞、冲任不通的不孕症。

橘核荔枝茴香粥做法

先将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滤取药液备用;用药液共粳米煮粥。男子随时可服;女子于月经结束一天开始早晚各服1次,连服1周,又于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服3月。

荔枝的食疗配方

荔枝的食疗配方

荔枝的`食疗配方。不少人在炎热的夏季喜欢吃上一口荔枝,但是荔枝可不止能满足口腹之欲,荔枝还能做食疗配方的材料。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荔枝的食疗配方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荔枝的食疗配方1 荔枝的食疗配方

1、治妇女贫血。荔枝干、大枣各7枚,用水煎服,每日l剂。

2、治妇女血气刺痛。荔枝核15克煅烧存性,与炒香附子30克研为末,每次服6克,用盐汤或米汤送服。

3、治妇女崩漏。荔枝干(连壳)30克,捶破,用水煎服,每日1剂。

4、治哮喘。荔枝干肉12克,炖服,每日2次。或荔枝树枝90克,用水煎后代茶饮,尤对老年哮喘效果好。

5、荔枝可治脾虚泄泻。荔枝干肉15克,大枣3.5枚,用水煎,常服。

6、治胃寒腹胀。鲜荔枝树根30~60克,用水煎后加红糖调服。

7、治腹泻。荔枝干5枚,粳米30克,共煮粥食用,连服3次。

8、治痢疾腹痛。荔枝核l~2克烧成灰,用白酒送下。或荔枝壳、石榴皮、甘草、橡实壳各10克,捣碎后,用水煎服。

9、治‘肾虚。荔枝干10~15枚,去壳除核,加适量粳米炖粥服食,每日1次,连食35日。如加适量山药、莲子同炖,功效更佳。

10、治淋巴结核、疔毒。荔枝干7一10枚。海带15克,海藻15克,以适量黄酒和水煎服,每日l剂。

11、治呃逆。荔枝干7枚,连壳烧灰研末,用开水调服。

12、治疝气肿痛。荔枝核50粒,陈皮19克,硫磺9克,共研为钏末,用盐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小,每日2次,每次服J0粒。或将荔枝核炒黑、炒大茴香等份,共研为末,每次服3克,用温酒送服。

13、治风火牙痛。荔枝连壳烧焦,研成细末,擦于患齿上。

14、治yi精日久、四肢无力。荔枝树根160克,猪小肚1个,加适量水,共炖,去渣后,食猪小肚并饮汤。

荔枝的食疗配方2 1、治感冒

【配方】鲜荔枝肉3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荔枝肉、黄酒放入锅温煮。

【服法】趁热服,每日2~3次。

2、治支气管哮喘

【配方】红茶1克,荔枝干肉25克(鲜品50克)。

【制法】将上两味加开水300毫升,泡5分钟即可。

【服法】分3次服。

3、治胃痛

【配方】荔枝5个,白酒50毫升。

【制法】将荔枝去皮后,浸入白酒中,加水至1碗,煮沸10分钟,即成。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4、治胃脘胀痛

【配方】荔枝根、枇杷根各30克。

【制法】将上两味洗净,切碎入锅,加适量水煎汤。

【服法】每日随意饮用。

5、治胃脘胀痛

【配方】荔枝核100克,陈皮10克。

【制法】将上两味晒干,共研为细末,即可。

【服法】每次10克,每日早、中、晚饭前,用温开水送服。

6、治胃溃疡

【配方】荔枝核100克,广木香50克。

【制法】将上两味焙干,研细末调匀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6克,用温开水送服。

7、治呃逆

【配方】荔枝7个。

【制法】将荔枝连壳焙干研为细末,即成。

【服法】每日1次,用温开水送服。

8、治慢性腹泻

【配方】荔枝干、扁豆各30克。

【制法】将上两味加适量水煮熟即成。

【服法】每日随意饮用。

9、治脾虚腹泻

【配方】荔枝(干品)7个,大枣5个。

【制法】将上两味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熟即可。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注:凡是内有实热或内火太甚者,不宜食用。

10、治寒性腹痛

【配方】荔枝5个,酒50毫升。

【制法】荔枝去皮,将酒置入,加水至1碗,煮沸10分钟即可。

【服法】饮汁,吃荔枝,每日2—3次。

11、治肾虚五更泻

【配方】干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大米适量。

【制法】将前3味捣碎,加适量水,煎煮软烂时,再加淘洗大米煮成粥。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食1次。

12、治泄泻

【配方】荔枝壳、乌梅、石榴各10克。

【制法】将上3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

【服法】饮汤。

13、治菌痢

【配方】红枣4个,荔枝4个,龙芽草(干品)15克。

【制法】将上3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即成。

【服法】每日分数次服。

14、治贫血

【配方】干荔枝、大米各适量。

【制法】将上两味入锅,加适量水煮粥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

15、失血性贫血

【配方】干荔枝、大枣各7个。

【制法】将上两味加适量水煎汤即成。

【服法】每日1剂,分两次服饮。

16、治头痛

【配方】荔枝干15克,钩藤12克,冰糖9克。

【制法】将上3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

【服法】饮汤1日2次,饭后服。

17、治心悸

【配方】荔枝肉50克,莲子30克。

【制法】将上两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即成。

【服法】每日2~3次分服。

18、治气血俱虚型颈淋巴结结核

【配方】干荔枝果5~7个,海藻、海带各15克。

【制法】将上3味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

【服法】每日1剂,趁热服食。

19、治慢性结肠炎

【配方】荔枝干30克,炒扁豆20g。

【制法】将上两味放入锅中,加300毫升水,先用武火煎至沸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煎至100毫升即可。

【服法】饮汤,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20、治甲状腺机能亢进

【配方】茶叶、干荔枝各5克,杏仁10克,冰糖通量。

【制法】将上4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即成。

【服法】每日1剂,代茶常饮,连续10-15天。

21、治功血

【配方】荔枝30克。

【制法】将荔枝洗净,捣破,入锅,加适量水,煮5分钟即成。

【服法】每日随意饮用。

22、治神经性隔肌痉挛

【配方】荔枝数个。

【制法】将荔枝连皮核烧存性,研成细末,即成。

【服法】用白开水送服。

23、治急性腰扭伤

【配方】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黄酒少许。

【制法】将前两味共研成细末。

【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9克,温黄酒送下。

24、治刀伤出血

【配方】荔枝核、桂圆核各等份。

【制法】将上两味共研末,即成。

【用法】用细末敷出血处。

25、治疝气

【配方】荔枝枝、橘核、小茴香、延胡索各9克。

【制法】将上4味入锅,加适量水煎汤,即成。

【服法】饮汤,连服数日。

26、治睾丸鞘膜积液

【配方】带核荔枝、小茴香各15克。

【制法】将干荔枝焙燥,与小茴香略炒共研细末。

【服法】临睡前用热黄酒调服,每次9克。

茴香是家庭厨房中的常备调味品,茴香的功效作用都有哪些?

? ? ? 说到茴香我们都不陌生,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茴香的嫩叶部分,茴香苗。茴香苗可以当成蔬菜食用,可以炒食,也可以做馅。茴香作为一种调味品,对我们身体的有很多好处,那么茴香苗又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 ? ? 1.调理月经

? ? ? 小茴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等营养元素,同时又因其含有独特的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能够起到疏通淤血、顺气暖胃、温肾散寒、疏肝理气、驱寒止痛的作用。所以在月经期的女孩们,如果感觉到气血不畅、腹寒痛经、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吃点小茴香,用来调理月经,减少因肝经寒凝导致出现的坠胀疼痛、女性痛经、下腹坠胀疼痛等月经期痛苦。在临床上也常搭配延胡索、荔枝核、橘核、香附等药材,提高其疗效。

? ? ? 2.可用作香料

? ? ? 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 ? ? 3.小茴香调理胃病

? ? ? 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是胃部受寒,而且脾肾的火不足,那么你的肠胃就冷了,大鱼大肉吃下去以后,很难消化,那么加点小茴香可以给脾和肾添点柴,使火烧得更旺一点,这就是大补肾阳的小茴香却能够暖胃、调理胃病的根本原因。一般中医在开养胃方时,小茴香的比较常用,这是因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油能刺激肠胃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如果你肚子有些痛,可在做菜时加点小茴香,或把小茴香加到米粥中。

?茴香橘核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茴香橘核丸--《中国药典》
【处方】小茴香(盐炒)40g,八角茴香40g ,橘核(盐炒)40g, 荔枝核80g ,补骨脂(盐炒)20g ,肉桂16g ,川楝子80g ,延胡索(醋制)40g ,莪术(醋制)20g ,木香20g ,香附(醋制)40g, 青皮(醋炒)40g, 昆布40g, 槟榔40g ,乳香(制)20g ,桃仁16g ,穿山甲(制)20g。
【性状】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酸、辛、苦。
【炮制】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疝,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规格】每100丸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茴香橘核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处方】橘核(盐炒)2两,厚朴(姜炙)5钱,桃仁2两,昆布2两,木通5钱,肉桂5钱,川楝子(炒)2两,玄胡索(醋炙)5钱,海藻2两,木香5钱,枳实(麸炒)5钱,小茴香(酒炒)8钱,海带2两。
【制法】桃仁单放,余药共为细末,另取精白面1两,黄酒2两,加适量清水,打成稀糊,取上药粉,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软坚。主治因寒湿下注引起小肠疝气,睾丸肿大,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腹时温酒或淡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茴香橘核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小茴香(炒)40两,香附(炙)40两,昆布40两,荔枝核80两,穿山甲(炒)20两,肉桂(去粗皮)16两,橘核(炒)40两,青皮(炒)40两,大茴香40两,补骨脂(炒)20两,木香20两,桃仁(去皮)16两,槟榔40两,玄胡索(炙)40两,川楝子80两,莪术(炙)20两,乳香(炙)20两。
【制法】上为细粉,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散寒软坚,行气止痛。主治各种疝气,睾丸偏坠,坚硬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治疗疝气有哪些民间药方

疝气是一种比较常遇到的疾病。治疗疝气有哪些民间药方?接下来我和你一起了解治疗疝气的相关药方吧。
治疗疝气的民间药方
1、槟榔佛手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2、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病例验证】治疗小儿疝气病32例,服药4~40剂,痊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6.1%。

3、当归茯苓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服5剂,小腹仍有胀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剂痊愈。
疝气的食疗方
1、茴香粥

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

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

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小儿疝气的病因
1、小男孩的睾丸在出生之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到阴囊的,随之下降的腹膜便会形成鞘状突。

2、小儿疝气也会因为先天发育不足而发生,其中一些儿童的腹壁膜发育不完善,过薄,容易造成器官冲破薄膜而向外突出形成疝气。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16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