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荆芥粥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粥怎么做

饮食健康倡导 2023-06-23 15:58:54

本文关键词:夏

荆芥粥

荆芥粥用到的食材

荆芥穗 : 10克

薄荷 : 10克

粳米 : 50克

荆芥粥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表。荆芥穗、薄荷是治疗外感风寒的药物,具有发散、祛风、通血脉的作用,服后微汗出,对痄腮初期轻微发热恶寒、腮部红肿有治疗作用。

荆芥粥做法

先以水煮荆芥穗、薄荷,沸后改用小火3分钟,去滓取汁,用汁煮米做粥食之。每日1~2次。

荆芥怎么吃?荆芥食用方法

荆芥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荆芥怎么吃?荆芥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凉拌为多。今天小编就来教你花样食用荆芥,一起来看看吧!
一、荆芥怎么吃
1、荆芥紫苏茶
材料:荆芥10克,紫苏叶9克,姜9克,茶叶6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先把红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将荆芥、苏叶、生姜洗净;生姜切片与荆芥、苏叶、茶叶同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红糖水,即可取汁饮用。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帮助消化的作用。
2、荆芥粥
材料:粳米100克,荆芥穗100克,盐2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荆芥苗摘洗干净,细切。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将成时,加入荆芥苗、盐,待两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3、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
原料:荆芥嫩叶、青椒、洋葱、盐、醋、香油;
做法:荆芥洗净备用,洋葱、青椒切丝,放入盐、醋、香油,放入荆芥调拌。此菜为安徽颍州一代家常菜式,颍州一带人民家家种此蔬菜,夏天常食用;荆芥不可煮制太熟,腌制太久,否则发黑变软,引起腹泻。
荆芥怎么吃
4、荆芥拌黄瓜
原料:荆芥嫩叶一把,黄瓜两根切丝,调味料若干;
做法:荆芥嫩叶洗净和黄瓜丝一同放入盆中,加入少许盐、味精、鸡精、醋、生抽拌匀。装盘,再淋上芝麻酱和香油,一盘清凉利口的荆芥拌黄瓜就做好了!也可不加黄瓜直接凉拌荆芥叶,也是一道好吃的佳肴!
二、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是一种微温性的辛味的解表,在很多人看来,还不知道荆芥的功效与作用,甚至不知道荆芥长什么样子,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1、治病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荆芥9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后滤出渣,液装入保温瓶内,为1日量,多次饮之。外用醋浸纱布敷患处,每日换3~4次。治疗3日可愈。
足癣所致的脚丫湿烂:取新鲜的荆芥叶适量,洗净后捣烂,局部敷,每日2-3次,一般用3-7日见效。
2、天然养生
解表散风: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克。水煎。饭后1小时服。
3、理血止痛
凉拌荆芥:荆芥100克,姜丝、葱末、蒜末、香油、食醋、酱油、鸡精、盐各适量。将荆芥洗净切段。荆芥入盘,放入姜丝、蒜末、香油、醋、酱油、鸡精、盐,拌匀即成。发表、祛风。
荆芥馄饨:荆芥6克,面粉200克,瘦猪肉150克,葱花、姜末、盐、植物油、鸡精、鸡汤、胡椒粉各适量。将荆芥炒研为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猪肉剁为蓉,加入葱花、姜末、盐、鸡精、植物油调馅;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入鸡汤煮熟。另用碗放入胡椒粉、鸡精,冲入原汤,并放入馄饨。
4、辛温解表
荆芥生姜粥:干荆芥5克,淡豆豉6克,薄荷3克,粳米70克,姜片、白糖适量。将薄荷、豆豉、荆芥、姜片,大火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将粳米洗好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煮粥,待到八成熟时,改用小火,并汁倒入粥里,用小火再煮至粥熟。根据口味调入适量白糖。
荆芥功效与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荆芥怎么吃及荆芥功效与作用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荆芥的功效与作用,请继续关注。

新鲜的荆芥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怎么吃

1、止血
荆芥炭有明显的缩短出血、凝血时间而止血的作用,临床使用以散剂吞服为宜。
2、减少氧自由基
荆芥所含的橙皮苷成分,有抑制过氧化酶的作用,使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因而能抗衰老,防治心血管、肿瘤等老年常见病。
3、解痉
荆芥多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证。亦可起到祛风解痉的作用。
4、抗炎、镇痛
水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抑制炎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其消炎功效与荆芥所含的苯丙呋喃类有关,呋喃类衍生物对3一α羟类固醇脱氢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促使生成更多的皮质类固醇,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水煎剂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凉拌荆芥
荆芥的禁忌
1、反驴肉、无鳞鱼。
2、凡表虚有汗,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皆当忌服。
荆芥的吃法
1、荆芥桔梗粥
材料:荆芥9g,甘草6g,粳米60g,桔梗12g
做法:把荆芥,桔梗,甘草用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加粳米煮粥吃。
功效:清热宣肺、利咽止咳。
2、凉拌荆芥
材料:鲜荆芥100g,姜丝5g,蒜粒3g,葱末3g,香油、醋、酱油、鸡精各适量
做法:把荆芥切段;荆芥入盘,放进姜丝,蒜粒,香油,吃醋,酱油,鸡精,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理血、止痛。
3、荆芥生姜粥
材料:干荆芥5g,淡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白糖适量
材料:把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接下来将粳米洗好放进锅里,拌匀;待粥煮到八成熟以后,改用小火继续煮;将药汁倒进粥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依据口味调入适量的白糖。
功效:辛温解表。
4、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
材料:把荆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将猪肉剁为茸,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陷;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入鸡汤煮熟;另用碗放进胡椒粉,味精,冲入原汤、馄饨即可。
功效:发表、祛风。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荆芥的食用禁忌

荆芥的作用

一、用于治疗外感

风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风寒的,加一些防风和生姜。风热的,加一些薄荷和柴胡。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等风热症状。

风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

二、用于镇痰和祛痰

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

三、用于治疗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四、用于治疗产后血晕

荆芥可以用来治疗因为失血过多或者血液循环功能产生障碍而引起的晕厥。

五、用于透疹止痒

在患有荨麻疹、风疹、麻疹的时候用荆芥,可以起到加速病理过程以及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和薄荷、防风等配合在一起。

荆芥可以起到加速病理过程以及消退和止痒的作用

荆芥的.功效

一、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二、祛风解疼

荆芥通常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症状。

三、理血止血

《本草备要》日?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纲目》曰?荆芥,入足厥阴经,厥阳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汇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热,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故后世多用本品来治各种出血证。

荆芥的保健食疗法

一、荆芥生姜粥

材料:干荆芥5g,淡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适量的白糖。

做法:先把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再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接下来将粳米洗好放进锅里,拌匀。然后待粥煮到八成熟以后,改用小火继续煮最后将药汁倒进粥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并依据口味调入适量的白糖。

功效:用于辛温解表。

二、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

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

做法:先把荆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再将猪肉剁为茸,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陷。接着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然后入鸡汤煮熟。最后另用碗放进胡椒粉,味精,冲入原汤,馄饨。

功效:用于发表、祛风。

荆芥的食用方法

1、荆芥配防风,加强祛风解表作用。

2、荆芥配薄荷,一气一血,可加强解表发汗之效。

3、荆芥配僵蚕,祛风解表,治湿胜带下等症。

4、荆芥配白矾,祛风化痰之效增强,用治风痰壅盛,小儿惊风。

5、荆芥配石膏,治风热头痛。

荆芥配石膏可以治风热头痛

6、荆芥配槐花炭,祛风止血,用治肠风下血。

7、荆芥配升麻炭,升清阳,止出血。

8、荆芥配大黄,清热通便。

荆芥的食用禁忌

1、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2、《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3、《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4、《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5、《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8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