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食补兼药用的梨子,润五脏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10 20:29:51

食补兼药用的梨子,润五脏

一般梨子药用,做成药膳润肺,实际梨也可以做菜,比如做成果酱一样的梨酱,特别是在梨多的时候,担心放坏了又舍不得扔,那在这个时候建议千万别生吃了,就把梨做成酱,然后作为一种调料吃就挺好。

梨还可以榨汁,榨完汁以后放糖。如果放上一些胖大海、冬瓜做饮料,在干燥的季节,或者体质比较热、比较旺,感觉到上火,咽喉比较干,声音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稍微勾上一点煮好的琼脂做成果冻,也是小孩夏天非常好的甜品。

所以梨无论食补还是药用,都是常用的。比如冰糖蒸梨,这是非常传统的食补小方。

有时候没有病,但是呼吸道不是很爽,就可以这样吃。一般北方来暖气的时候,老人经常会给孩子吃一点冰糖蒸梨。

其实不光是有病了可以吃,没病吃也一样可以滋补。梨主要有润的作用,它也可以美容。其美容功效只是用在那些油质皮肤,当内热比较厉害、大便干燥的时候,就可以吃它。

中医过去讲“生梨利五脏”,那么熟梨就是润五脏的。如果想美容,大便比较干,吃生梨就好。梨有利尿的作用,对于夜尿比较多的人,睡前可千万别吃梨。

梨的吃法比较多,可是这么多品种应该如何选择呢?

真正的药用价值比较好的,特别是在北方,大家公认的或者是习惯用的一般是鸭梨、雪花梨、香梨;像砀山梨、菜阳梨等还是当做水果品尝比较多;而像酸梨润喉的作用比较好,对于嗓子疼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单独用得比较多;像鸭梨、雪花梨、香梨,要配合一点百合、川贝。这就是我们梨的吃法。

上面介绍了梨的营养成分,也介绍了梨的药用价值以及梨的做法,还有生吃梨的作用和熟吃梨的作用。从而可以看出梨是非常好的一个水果,也是百姓常用的水果,它既经济又好放,所以家里应该常备,特别是说话比较多,或者是小孩容易感冒的,还有得了气管炎的人,就更应该常吃梨。

润肺的水果有哪些 九种水果可滋润

1、苹果
  苹果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养胃、润肠止泻等功效,还可预防和消除疲劳。多吃苹果可以有效改善呼吸系统和肺部的功能,缓解因干燥天气造成的不适。
  2、柑桔
  柑桔有生津止咳、润肺止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3、橙子
  橙子富含维生素B1,该维生素对保持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另外,适量吃橙子还可有效增加唾液分泌,促进消化,缓解咳嗽,保护肺脏健康。专家建议每天最好吃1—2个橙子。
  4、柠檬
  柠檬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柠檬酸及高度碱性。柠檬的高度碱性能止咳化痰、生津健脾,有效地帮助肺部排毒。
  5、杨桃
  杨桃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分,如糖份、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各种纤维质、酸素。杨桃的药用价值也很大,它对口疮、慢性头痛、跌打伤肿痛的治疗有很好的功效。它里面含有的纤维质及酸素能解内脏积热,清燥润肠通大便,是肺、胃有热者最适宜食用的清热水果。
  6、荸荠
  荸荠煮熟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7、无花果
  无花果性味甘平,入脾、大肠二经,具有健脾止泻、清肠除热、理气消食、止咳祛痰、益肺通乳、消肿解毒的作用,主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黄疸、咽喉痛肿、痔疮肿痛等症。肺热、声音嘶哑时,服用冰糖水煎无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哑的作用。
  8、梨子
  梨子因鲜嫩多汁而被称作“天然矿泉水”,具有生津润燥、清心降火、清热解毒等功效。对肺部、支气管以及上呼吸道有很好的滋润作用,还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在秋天多吃梨,可以有效缓解因秋燥引起的皮肤搔痒、口鼻干燥等症状。
  9、枇杷
  中医认为,枇杷性凉,有润肺、清肺之功,治疗小儿夏日肺热咳嗽、咳痰,或中青年肺结核咳嗽、咯血,可每日生食枇杷数枚,或用枇杷15枚煎汤,早晚分服。枇杷不仅利肺气,还能“润五脏”。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发在冬天的疾病,枇杷则是有效的食疗品,患者每天坚持食用,能够滋肺补肾,提高肺系统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酥梨的功效,是什么

酥梨的功效及营养价值: 富含纤维素,具有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可防治便秘、痔疮等疾病。 富含维生素B2,具有使皮肤、指甲、毛发正常生长,消除口腔炎症,增进视力,减轻疲劳。 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中草药:梨的功效与作用


(《别录》)
【异名】快果(陶弘景),果宗、 *** 、蜜父(《纲目》)。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植物形态】①白梨
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米;苞片2,针状;萼片基部狭窄,有腺状锯齿。内面有黄色细毛;花瓣5,白色,卵形;雄蕊20;花柱5或4,与雄蕊约等长,光滑。梨果球状卵形,直径2.5~3厘米;先端留有残萼;果梗长3~4厘米;果皮黄白色,稍有斑点。花期4月。果期9月。
分布华北、西北和辽宁等地。
②沙梨
乔木。小枝光滑或幼时有毛。叶略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3厘米,宽4~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乎心脏形,或广楔形,边缘密生刺尖状锯齿,两面无毛,或嫩枝叶有绒毛;叶柄长3~4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9朵;萼片5,自基部分裂,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尖,长0.6~1厘米,较花托长2倍,缘有腺质锯齿,内面基部有黄毛;花瓣5,卵形,长1.5~4.5厘米,白色,先端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或4,无毛,与雄蕊同长。梨果近球形,皮赤褐色,或青白色:果肉稍硬,顶部无残萼。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黑褐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淮河流域。
③秋子梨
乔木。嫩枝有绵毛,旋即脱落。叶近圆形或广卵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尾尖,边缘有刺毛状尖锯齿,基部通常圆形,有时心形,两面无毛,光泽;叶柄长2~6厘米,幼时有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有绒毛;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梨果近球形,径长1.5~6.5厘米,暗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常有红色斑点;花萼宿存;果柄直生,不下垂,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
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以上三种植物的根(梨树根)、树皮(梨木皮)、枝(梨枝)、叶(梨叶)、果皮(梨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
【性味】甘微酸,凉。
①《日用本草》:"甘,酸,平。"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本草经巯》:"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经。"
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兼入肝、胃二经。"
【功用主治】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
①《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
②《唐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又主热嗽,止渴。"
③《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卒闇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日再服。"
④《日华子本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又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
⑤《开宝本草》:"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⑥《滇南本草》:"治胃中痞块食积,霍乱吐泻,小儿偏坠疼痛。"
⑦《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⑧《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⑨《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去皮、核)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宜忌】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
《本草经疏》:"肺寒咳嗽、脾家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法咸忌之。"
【选方】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
②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③治小儿心藏风热,昏怕躁闷,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圣惠方》)
④治消渴: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止嚼梨亦妙。(《普济方》)
⑤治卒咳嗽:一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内置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二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三梨,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孟诜方》)
⑥治痰喘气急: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摘元方》)
⑦清痰止嗽: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
⑧治中风痰热:梨汁同霞天膏、竹沥、童便服。
⑨治急惊风热痰壅:梨汁和牛黄服之。
⑩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⑦方以下出《本草求原》)
⑾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圣济总录》)
⑿治卒患赤目胬肉,坐卧痛者:好梨一颗(捣,绞取汁),黄连三枝(碎之)。以绵裹渍令色变,仰卧注目中。(《本草图经》)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
②《纲目》:"《别录》著梨,止言其害,不著其功,陶隐居言梨不入药,盖古人论病多主风寒,用药皆用桂、附,故不知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
③《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大明主贼风心烦,气喘热狂;孟诜主胸中痞塞热结等,诚不可阙者也。《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妇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凡人有痛处,脉数无力,或发渴,此痈疽将成之候,惟昼夜食梨,可转重为轻。膏粱之家,厚味酽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可变危为安,功难尽述。"
④《重庆堂随笔》:"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毒,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提醒您:梨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6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