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如何辨别冬笋和春笋(冬笋和春笋有什么区别吗?)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08 17:15:05

如何辨别冬笋和春笋

笋,人都称为竹笋,其实它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一般有冬笋和春笋,从字面上面就不难理解了,冬笋一般在冬季食用,春笋开春的时候可以就吃到美味的春笋了。各种不同的笋吃法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如何挑选吗,下面我们来交给大家。

那么到底如何分辨春笋、冬笋呢?

一是看:冬笋是底座所以短粗,春笋细长,春笋毛多,而且外面包着的皮有黑色条纹,整体颜色发黑,而冬笋外面的笋皮是金黄色的,没有黑色条纹。一般市场上卖的都是故意的把上面的毛清理了,所以用肉眼很容易看出有没有黑色的条纹了,如果有的话最好不要买了。

二是摸:冬笋的外皮都是紧紧包在一起的,摸上去很实在,而春笋外皮有点松动。而且冬笋的个头要偏小一点的,大部分在两三两左右,春笋的个头大,而且体胖,一个大概在半斤以上了。

冬笋和春笋的区别还在于价格,冬笋因为各方面略优一些,所以比春笋的价格要贵,购买时一定要注意,以防将春笋当做冬笋购买,上不法商贩的当。不过有一种春笋叫做早春笋,在民间有着“顶土花笋”的美称,早期的春笋和冬笋的营养价值和冬笋差不多,而且口感也十分的相似,价格上面也是差不多的 。

笋,请脆可口,味道上乘,而味道最好的笋要数冬笋和春笋,它们都还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等,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都有一定的功效,而且它们的区别也再晕冬笋的味道更要一些,而且更加的有营养一些,所以冬笋被人们称为笋中的皇后。

关于冬笋和春笋的一些区别,上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可以看出冬笋和春笋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在营养价值上面来说的话还是冬笋更胜一筹的哦,所以平时的时候应该多吃笋类的食物,对于身体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冬笋和春笋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在种类上,冬笋,春笋,毛笋都是竹笋。春笋和冬笋都是毛笋。

其次按照外形,冬笋是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茎,是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它的特点是两头尖;毛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竹笋的笋箨乳淡黄色或者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点。

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笋体弯曲,笋箨紧裹笋肉,肉色乳白,以红烧、清炖、制汤,也可单独制成菜肴,是食用鲜笋时间较长的一种,也可制成罐头。

春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又被称为“山八珍”。因其种类较多,如毛竹、早竹、石竹、淡竹、刺竹、绿竹、刚竹、麻竹等,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各异。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佳肴,祖国各地均有很多有名的笋菜:“春笋烧鲥鱼”、“春笋白拌鸡”,“南肉春笋”和“糟烩春笋”,“问政山笋”,沪菜中的“枸杞春笋”,陕菜中的“春笋焖肉”等。


扩展资料:

笋的介绍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

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

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故在我国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竹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5~7为宜。

竹笋是竹的幼芽。顾名思义,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便是“冬笋”。光是我们可以吃的竹笋就有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少说也有80多种。竹笋再一加工,又摇身化作笋干、笋衣、笋丝、腌笋、酸笋、笋脯……真是“笋”丁兴旺。

参考资料:

-冬笋

-竹笋

-春笋

-毛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36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