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盘点鸡蛋果的营养价值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5-18 03:44:22

盘点鸡蛋果的营养价值

每一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都不同,不知道大家都吃过鸡蛋果吗,保准你吃过以后一定忘不了他的味道,它也叫百香果,有着上百种口感的综合口感,而且营养物质多,多汁,酸酸甜甜的。鸡蛋果的营养价值你知道吗,下面就来看看它有哪些营养素和好处。

1.据科学预测,百香果含有非常丰富的天然维他命C,每100克果汁中就含有维他命C为34.6毫克,还富含维命A、B1、B2等,而且含有的钙质以及铁质是比较多的,还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都可以通过鸡蛋果来补充。

2.百香果富含有机酸、尼克酸、氨基酸、亚油酸、矿物质、β—胡萝卜素、蕃茄红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生物碱、黄酮类等160多种人体必需的有益成分,鸡蛋果是一种具有保健和药用作用的一种天然的食物,属于热带水果的一种。

3.百香果含果酸、可食纤维,作用于消化系统,对食欲不振、胃胀、便秘的效果都很好。而且含有的番茄红素以及维生素E是很多的,可以对于尿频有改善的作用,适合老年食用,还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4.百香果果汁中有165种化合物,构成了特殊香味。常食用百香果具有提神醒脑、养颜美容、生津止渴、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缓解便秘、活血强身,可以敲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达到滋补肝肾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消除疲劳的效果,具有降压降脂的功效,同时也可以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鸡蛋果的一些营养价值以及好处,大家都知道了,鸡蛋果也叫百香果,西番莲,是一种营养物质比较多的食物类型,口感好,而且营养物质比较多,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和功效,大家可以经常吃,是不错的养生天然水果。

鸡蛋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鸡蛋果又叫西番莲、洋石榴等,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藤本果树,主要有紫果和黄果两大类,有补肾的作用,糖分很重,肠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会容易拉稀.
蛋黄果为山榄科蛋黄果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果树,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鸡蛋黄而得名。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热带地区都有种植。蛋黄果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未熟果为绿色,成熟时为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极薄,不易与果肉分离。中果皮肉质、肥厚、柔软、蛋黄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鸡蛋黄。种子通常1至2粒,近圆形或椭圆形。果实12月成熟,采收后需要后熟4至7天方可食用。果实主要鲜食,也可制作果汁、果酒、果酱

鸡蛋果的营养价值

5 美容养颜鸡蛋果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较好的净化皮肤中的沉积物,还可以起到润肤的作用,帮助改善肌肤状况,达到美容养颜润肤的作用。

6 减肥瘦身鸡蛋果本身含有的热量是比较低的,而且食用之后会产生比较强的饱腹感,在减肥期间吃鸡蛋果对于减肥是有帮助的。

7 降低胆固醇鸡蛋果中的维生素C能参与胆固醇的代谢,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净化血液的作用。

8 鸡蛋果的营养价值鸡蛋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15-16%,总酸量3.8-4%,甜酸适中。鸡蛋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锌、铁、磷、钙、硒、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常食用鸡蛋果及其加工品,对人体有助消化、能化痰、治肾亏、提神醒脑、活血强身、镇静止痛、减压降脂等功效。

鸡蛋果 营养价值

鸡蛋果的营养成分
鸡蛋果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1.8克、纤维素1毫克、钙22毫克、磷41毫克、维生素A130毫克、维生素C49毫克、维生素B3 34毫克及大量的氨基酸、胡萝卜素。属于一种多汁型的水果。
核心功效
  生津利咽、排毒养颜、润肠通便
  功效作用
  1、生津利咽,鸡蛋果中富含的有益氨基酸有益于受损组织细胞的恢复,而且因百香果具有清热解毒,味道酸甜,可生津止渴,食之可以治疗咽喉干和声嘶等症状。
  2、排毒养颜 ,鸡蛋果中富含维生素C,可有效净化机体,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沉积,从而达到改善肌肤、排毒养颜的功效。而且百香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SOD有效酶成分,可以用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有抵抗衰老的作用。
  3、润肠通便,鸡蛋果的超纤维能够促进排泄,缓解便秘症状,清除黏附滞留在肠道的刺激物质,避免刺激肠道和被人体再吸收。

适宜人群
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
禁忌人群
湿热体质、淤血体质的人
不宜同食
鸡蛋果不能和海鲜一起食用,原因:因为鸡蛋果的维生素C会与海鲜里的砷产生反应,食用过多的话会导致“砒霜”中毒。

食用方法:
1、鸡蛋果果汁
剥取鸡蛋果的瓤,然后用榨汁机榨取果汁。榨取的果汁可以直接喝,也可以适当兑凉开水冰镇后再喝。
  2、鸡蛋果果酱
  柠檬洗净榨出果汁备用,鸡蛋果切开取出果肉备用。将鸡蛋果果肉放进耐酸的锅子中,加入柠檬汁用中火煮滚。转成小火并加入麦芽糖继续熬煮,熬煮时必须用木杓不停地搅拌。待麦芽糖完全溶化后便可加入细砂糖,继续拌煮至酱汁呈浓稠状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336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