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培养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点+避免3错误)

佚名 2023-07-05 02:57:29

“你总是没有耐心坐着听。”

“你总是只顾着解决问题。”

“你就是不明白你说那话的时候有多伤人。”

“你就是不了解。”

这类话语,以及其他在人际关系中无数次说出或想到的批判,往往指向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于对方缺乏同理心。这篇博文将阐明同理心的性质,同理心为何那么重要,以及提供九条实用的方针,以应对这个对成功的人际关系造成阻碍的问题。

同理心是正常运作的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不管是私人场合,如婚姻、爱情、友情、亲子关系,或者是专业场合,如经理与职员、专业人员与客户、师生、同行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对别人的处境产生同理心,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以致沟通公开、真诚,因而促进人际冲突的解决以及建设性的变化。的确,丹尼尔·戈尔曼最近进行的有关情商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人的情商,有时比智商来得更重要,而同理心又是情商的一个中心成分。卡尔·罗杰斯针对同理心在心理治疗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所作的初步研究,甚至已经为开发测量个人的同理商数的自我报告清单铺平了道路。

至于这些清单确切在测量什么,以及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以增加同理能力,目前还存有显著的争议。有些研究人员将同理心视为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的情绪反应,而认知叙说的依据,主要或完全是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心态。但是,这两个极端,都无法捕捉到同理心蕴含着情感上和认知上的成分的概念。在这篇博文中,我将会向你形容这样的一个综合的叙述,目的是要告诉你如何才能有同理心。那么,同理心是什么?

同理心的美德

首先,我们要分辨同理心为心态,以及同理心为性格。 两者有所关联,因为性格具同理心的人,往往会在论及别人的处境的时候,会产生同理心的心态。

同理心的心态,涉及了和另一个人的主观世界里所发生的事产生共鸣。你对一个人产生同理心的时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称那个人为你的同理心的“目标”),你不仅知道你的目标正经历什么样的事,你也感觉得到他的感受,同时又如同罗杰斯所说的“不失去‘如同’的特性”,意即:不失去你作为观察者的客观角度。比方说,你的朋友刚失去母亲;你虽然没失去父母,但是你还可以对他有同理心,因为你会知道失去父母亲的感觉。如果失去了一位在你的生命中扮演那么重要的角色的人,你可以想象你再也见不到他/她,和他/她倾诉心声,或者感受到他/她的爱和支持。所以,即使你没有失去你的父亲或母亲,也可以想象这个经历会如何。这就是“设身处地”的意思。这么做,也能让你感受到这样的损失,如同它发生在你身上一样,但又不失去‘如同’的特性。这里的情感反应,包括了一般上伴随着丧亲之痛的躯体感觉,如:肚子胀气、喉咙有压迫感、眼泪盈眶。你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和这种悲伤情绪有关的一些行为倾向,例如:试图做些什么以纠正情况,同时断然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能改变亲人之死的残酷事实。

尽管如此,有些人就是无法和别人的经历很好地产生共鸣。他们虽然能理解他人的处境,但是他们没有所需的情感反应。又有些人甚至可能也不理解对方的处境。的确,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说是比别人更富同理心,意即: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更频繁地产生同理心。

请注意,我说有些人更富同理心,意思不是说有些人所经历的同理心比别人更强烈。作为一个性格特征,同理心比较像是怀孕,而不像超重。人们不是怀孕得多或少,他们只能说是怀孕或者没怀孕。反之,人们可以超重得多或少。同理心不论及程度。你可以有同理心,或者是没有同理心。如果你缺乏同理心所需的认知、情感或行为上的成分,就是缺乏同理心。因此,一个人因为别人的坏消息而情感上感到难过的时候,若是他不明白或不了解这个坏消息是什么,就是没有同理心。相反的,明白并了解发生的事,但毫无感觉,也是缺乏同理心。因此,如何产生同理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更频繁地得到同理心所涉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协同作用。

请也注意,同理心不只是认知、情感或行为变量的清单;它是这些因素的平衡,以致一个人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方式倾向于相互支持。因此,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因此,你想起你的朋友感到痛苦,引发了你自己痛苦的感受,这些感受接着会影响并转变你的思想,尤其是你对于发生的事的评估(“怎么会这样?这样的好人不应该这样受折磨!”)。

况且,能正确地被称为具同理心的人,是倾向于产生同理心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偶尔产生同理心,不会让一个人成为有同理心的人,就如一个人若只是偶尔说实话,也不会让他成为诚实的人。这是因为,一个具同理心的人,和诚实的人一样,有了产生同理心的习惯。意思是:当别人受苦的时候,他们倾向于为对方的处境感受到同理心。这并不意味着具同理心的人遇上这类事的时候,必须感受到同理心,如同诚实的人每次都必须说实话一样。但是,如果缺乏同理心成了规则而非例外,很明显地,这个人不是倾向于产生同理心。

除此之外,同理心和诚实的比喻,也揭示出另一个事实。同理心和诚实性一样,可以视作一个道德上的美德。根据亚里士多德,美德涉及了认知、行为和情感因素的平衡。道德上有美德的人,是一个面对欲望和行为放纵的时候表现出合理约束的人。同样的,一个具同理心的人利用她对于他人的处境的认识,给自己对于这些处境的情感反应提供信息,并依据这些受到启发的情感来行事。举例说明,知道了某个人为什么无家可归(例如,失去工作,无法交房租而被赶出公寓,没有住址以致无法找另一份工作,等等),会对于一个人为了无家可归的人产生的悲痛提供信息,也会激励他帮助这个人处理他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也主张,一个人要通过实践才达得到美德。因此,人们要学会诚实、勇敢、公正,就要通过说实话、做出勇敢的事、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同样地,要有同理心,就必须实践。要成为具同理心的人(意即,培养同理心的美德),就要努力的对别人有同理心。

所以,问题是:一个人怎么得到同理心的美德?接下来,我会利用以下从我私人、学术及临床的经验收集而来的九条方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具有同理心:九条方针

1. 把焦点放在别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上

之前提过,对别人产生同理心,有一个认知上的成分。意思是,你必须有某些知识,才能和对方产生同理心。首先,一个人不是简单地对另一个人产生同理心;一个人必须为了某一件事而和对方产生同理心。这件事,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同理心的“主题”。同理心的主题,一定是和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相违的事件或处境。我所说的“福利”,指的是促进幸福(快乐、没有痛楚或苦难)。我所说的“利益”,指的是认真持有的欲望、目标、生命计划、权利。我所说的“需求”,指的是食物、衣装、安身之处。(非实体的需求,如爱、亲密、自由、友情、归属感,我将之列为“利益”。)任何一个影响他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物,也算为同理心的有关知识。

因此,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失去了亲人,这个事实就算是有关知识。但是,如果你也知道这位亲人是被人醉酒驾车撞死的,这个事实也是有关知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实解释了损失。的确,逝者被这样一个随机、无必要、又意外的行为所害,强调了这个事件对目标会有多么具创伤力。因此,同理心的主题必须是违反目标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事件或处境,这也包括了任何和这个逆境有关的事实(或事实宣称)。

2. 融入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这种融入他人的福利、利益与需求的能力,也需要有采用他人的价值观的能力。举例说明,我们大多数的人会理解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如果这个亲人是宠物(像金鱼)呢?在这里,就算你自己不会哀悼一条金鱼的死,你可能还是会知道失去你爱的人的感受,因此你的同理心也可能会延伸到目标的损失。这个例子的主题,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失去亲人,这是一种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的,一个人不需要是同性恋,也可以和一位伴侣不忠的同性恋者产生同理心。因此,同理心涉及的,是横跨多种人际关系和文化地融入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的能力。

同理心的这个价值维度,是同理心的情感成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单了解同理心的主题的有关事实,并不能体会目标的主观世界;你无法感受到他的经历。要有同理心,你就要为目标的处境感到“心疼”。在这里,你不只是处理事实,你也是在评估这些事实。你评估的是目标的经历有多糟:他的煎熬、他不被同行接受而感到的苦痛、亲人之死、意识到一生最爱的人对他不忠的痛楚、生计不保的恐惧、不断遇到坏运气的挫折感、等等。要达到这个地步,就必须先辨认出目标的不幸如何违反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你在这里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若面对相同的处境的时候,感受会如何。现象学角度上,你还是和那个人有异,但是在心理角度上,你和那个人同在,面对着一样的逆境。从这个角度上,你可以意识到目标的经历,因为你和他共同度过这个不幸。它的糟,从这个共同的人际现象学观点,现在对你明显的揭示出来。

3. 暂停你经过考虑的批判

光是说出宣言,或者关于“恢复过来,继续走下去”的陈词滥调,不会让你接近目标的主观世界。你不会感受到痛楚或苦难,或者肌肉的紧绷。如果要如此感受,就得先摒除你的分析与批判,你也不能专注于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同理心是反实际的。如果你面对目标的时候一心只想解决问题,你就不会和他共同感受到问题的真正或主观的感受。你会错过和他产生同理心的机会。况且,承受苦痛的人甚至不要听他们倾诉的人帮忙解决任何问题,至少暂时还不需要。他们可能只是要一个人知道他们的经历。解决问题,可以在同理心建立了密切关系和信任之后才进行。

这不代表你必须同意或接受你的目标的观点或价值评估。尽管如此,在产生同理心的过程中,你必须摒除你自己的评价、分析、评估,以便从主观角度看到目标的主观世界。当然,如果目标的主观世界变态或邪恶的话,这可能会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对非礼儿童或集体谋杀的人没有任何同理心。

培养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点+避免3错误

培养孩子同理心,遵守4要点+避免3错误(2020-11-18更新)「孩子喜欢嘲笑他人」、「想要东西就要立刻得到」诸如此类的状况,相信是许多家长的烦恼,究竟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家长该如何协助孩子培养同理心?王意中心治疗所所长王意中表示,「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立场设身处地的体会对方的感受。对于同理心的养成,首先必须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才能接收到对方的情绪,进一步理解其情绪或想法。

常见到家长在培养孩子同理心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一味告诫孩子要站在他人立场着想,然而,所谓「站在他人立场」一词,对于小小孩却是相当抽象的概念。如果父母能够协助孩子,学习观察他人的表情和动作,例如:东张西望、跺脚等行为可能是焦虑或紧张的表现,借由引导孩子标示各种情绪及感觉,自然而然,孩子也能学会同理他人的感受。

标示情绪,同理他人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现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哭泣时,给予安慰、拍拍对方,王意中心理师指出,对于年幼孩子来说,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因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起伏,而出现主动关心或安抚的行为,这就是同理心的展现。一般来说,大约2~3岁大的小朋友会开始慢慢出现同理心,在此阶段建议家长试着帮孩子标示感觉,像是当孩子因为找不到父母而哭泣,可以对孩子说:「你因为没看到妈妈觉得『害怕』,所以才哭哭,对吗?」协助孩子标示害怕的感觉,从生活经验中与孩子分享各种的感觉及情绪,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同理他人的感受。

其实每个孩子因天生气质的差异,所表现出同理心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家长应该尊重与了解孩子的气质差异,因应孩子个别需求,给予最适当的协助。基本上,先天气质可分为九大气质面向,以下说明与同理心具有的关联性:

延伸阅读:正确抱宝宝安全又防手受伤 避免「爸爸手」,这样抱孩子更正确!

?注意力: 专注力集中的孩子,比较能仔细观察他人的情绪行为。

?情绪本质: 正面情绪本质,意指孩子本身稳定,容易感受他人的情绪;反之则先天情绪本质较负面,难以去关注他人情绪。

?反应阈: 指孩子受外界 *** 时的反应表现,例如:自闭症的孩子反应阈高,必须有较大的 *** 才会产生反应,因此,往往无法察觉旁人的情绪或行为表现。

?规律性: 生活规律较高的孩子,有助于情绪稳定。

?反应强度: 有些孩子不擅长表达情感,反应强度低,情绪及需求较不易被察觉。

?趋避性: 指孩子对新的人、事、物或情境所采取的态度,如果孩子充满好奇心,喜欢与人相处互动,有助于孩子练习察言观色的能力,进而培养同理心;趋避性较差的孩子,人际关系疏离冷漠,相对而言,较难体会他人感受。

?适应性: 孩子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适应能力的好坏同样会影响孩子与人的互动关系。

先天气质确实影响孩子同理心的表现程度,如果孩子本身情绪稳定,拥有良好专注力、趋避性、适应能力等,也就能较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同理心发展也能较早成熟。

不过,虽说先天气质影响同理心的表现,但后天家庭教育亦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王意中心理师强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有被理解的经验,有助于日后同理心的发展。举例而言,当孩子因为吃不到冰淇淋而哭闹,最常见到父母的反应是「下次再买给你吃」或「吃冰对身体不好」等,以诉诸道理的方式安抚孩子,却忽略孩子当下的感受。倘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立场,像是「我知道你吃不到冰淇淋很难过,但我们明天再去买,好吗?」试着替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觉,无形中也是向孩子示范同理心的做法。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透过家长的示范与鼓励,最能促进孩子练习觉察及同理他人,但家长协助孩子叙述情绪时,总是误解孩子的感受,很可能引起孩子的不满,反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

培养同理心4 要点 一般而言,越有同理心的孩子,越懂得帮助他人。除此,同理心的养成亦能使孩子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1. 多与孩子讨论情绪与感觉

当孩子看到父母抱年幼弟弟或妹妹,出现忌妒的情绪和行为,此时若父母没有适当处理及安抚,总是解读为孩子在生气,可能会造成孩子无法区分忌妒与生气的差异,导致日后孩子在感受他人情绪时,出现错用的状况。

建议父母可从生活中多与孩子讨论、沟通,帮助孩子标示情绪与感觉,同理心的表现过程必须先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接着解读对方情绪,最后才能产生同理的行为表现,因此,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沟通、表达情绪,自然而然,孩子也会懂得辨识各种感觉,进而理解他人的情绪行为。

2. 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道理说得再多,都不如父母身示范来得有效。现今许多父母都成为「低头族」,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忽略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时间,当孩子需要父母关心却受到忽略,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情绪上的起伏与不安。当孩子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又怎么能将心比心的同理他人。

3. 从游戏中互动,学习同理他人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烈,建议家长不妨透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王意中心理师解释,角色扮演游戏确实有助于培养同理心,例如:孩子与玩偶进行角色扮演的想像游戏,借由不同角色之间的彼此对话,使孩子有机会转换不同角色,并练习以他人的立场表达感受。

除了想像游戏,父母也可以运用绘本帮助孩子标示感觉,建议可选择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内容,例如:描述离家的焦虑或与父母分离的感觉等,透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协助孩子标示各种感觉,亦能培养同理心。

4. 多让孩子接触人群

家长应多让孩子与人群接触互动,从生活中累积同理的经验,像是平时带孩子到公园玩乐,当孩子观察到其他小朋友因玩不到游乐设施而难过时,父母便可以帮孩子描述感觉,例如:「我想那位小朋友玩不到游乐设施一定觉得很难过」,借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孩子同理他人的情绪,如此一来,当孩子日后遇到类似状况,就能运用过往的经验,进而展现同理行为。然而,父母应该从小就协助孩子描述感觉,毕竟若没有及早建立彼此分享感觉的习惯,等到孩子越来越大,更难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训练同理心,3 种错误做法 同理心并非与生俱来,最初是经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借由不断的 *** 与学习而形成,故家庭教育深深影响孩子的品格发展。父母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犯下哪些错误?

1. 以奖赏做为诱因

王意中心理师强调,如果家长经常以物质奖赏做为诱因,例如:零食、玩具等,容易造成孩子短视近利,只愿意做能获得利益的事情,长久而言,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

其实奖赏并非都是物质满足,也可以给予肯定、赞美或鼓励的话语,对孩子而言,行为受到肯定,有助于强化该行为重复发生。家长给予奖励必须有阶段性,一开始可先给予物质奖赏,每次慢慢减少物质奖赏,并改以赞美、肯定的方式,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能获得参与感与内心满足,如此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同理他人。

如何培养同理心?

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把自己孩子一个破破烂烂的玩具扔掉了。

孩子知道后,一边大哭一边拉着父亲的手,想让他帮自己找回来。

结果这位父亲并没有动身,不仅如此,他还用非常不耐烦的语气和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就是个破玩具吗?给你再买个新的,你不要无理取闹。”

孩子听完之后,不再大哭,默默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父亲以为孩子因为新玩具止住了哭泣,而现实却是,孩子对父亲已经失望至极。

我们可能都当过这个故事中的孩子,曾经被别人不理解,我们也可能当过这个父亲,曾经置别人的感受于不顾。

如何才能消除“孩子”和“父亲”之间的隔阂呢?

答案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

指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它是一种实实在在为对方着想的思考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同理心呢?

一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

而对于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得到《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曾经提到过一个“为人指路”的训练方法,我觉得效果不错,你可以试一下。

怎么做呢?

比如有人向你问路。一个不具备同理心的人可能会这样说:你看到一个包子铺然后左转就到了。

为什么这样没有同理心呢?

因为对于问路的人来说,包子铺和他想要去的地方一样,都不认识。

那应该怎么说呢?

就是先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告诉他往前过两个路口,大概500步,然后再左转就到了。

这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在其他的沟通上也是一样,先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然后思考:你接下来的表述,是否能被别人很好地理解?是否会引起别人的不开心?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考虑要不要说,需不需要换种方式说。

二是不要评判他人。

成年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是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随意指点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所以你没办法做到感同身受。

那应该怎么做呢?

在想要评判的时候,放慢脚步,一方面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沟通,去培养倾听别人、了解别人的耐心;另一方面应当着力于自己提高修养。

三是利用重复。

也就是将对方的想法或感受,以重复的方式再说给对方听,以澄清对方所说的话。

当然重复并不一定重复所有内容,可以只重复对方说的一些关键词。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心理学角度来看,重复对方的言行确认对方话语的准确性,可以让双方快速建立起趋向信任的和谐关系。

对于这个方法,已故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也提到过,只不过他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团队讨论中建立同理心的。

他说:“讨论的时候,不妨让每个人先简单复述一下前一个发言者的观点,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最终大家就会能站到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他人看问题的视角。”

四是拓宽自己的社交圈。

在昆士兰大学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中,心理学家Yuan Cao和同事们发现,当与不同的种族群体相处时,如果看到或感受到其他种族的痛苦,会增强对其他种族群体的同理心。

因此想要培养同理心,你还可以试试多与不同的人接触,尤其是对陌生人。

我们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免不了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共事、沟通。

有时候,给别人千万好处,都抵不过一句:你的感受,我懂。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怎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多接触到不同的描述情绪的词汇。比如,孩子生病了,你可以和孩子说,“你感冒了,咳嗽流鼻涕身体不舒服,睡觉也睡不好,所以很累,无精打采,去不了儿童乐园,很伤心,对不对?爸爸妈妈,担心你的身体,很焦虑,也很难过。”当妈妈过生日,收到了礼物时,可以和孩子说,“妈妈今天过生日特别高兴,因为你和爸爸都给我准备了礼物,还帮忙做了家务,好感动,我现在觉得特别幸福!”

2、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积极的,痛苦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激发我们的生存欲望;恐惧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我们要带领孩子去了解各类情绪,告诉孩子,情绪不能简单用“好”或者“不好”来分类,每一种情绪都很重要,都可以被接受。这样,孩子会在他的世界里,给各类情绪都留出一个容身之所。将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遇到了情绪问题,他都能够更理性地看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下面是我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欢迎大家阅读!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

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辙。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不认同—方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复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主观)跟发生在“你”/“他”/ “她”/“它”身上(客观),分别可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委。

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人/事”的影响,尽量“接受/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同理”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 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同理心的起始是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收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收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如何加强孩子的同理心 1、注意教育方式

美国研究发现同理心的差异与父母和教师的管教方式很有关系。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强调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比如:因为你调皮,害得别人这么难过),孩子的同理心会较敏锐;而只责怪他个人的行为(比如,你怎么这么调皮?)孩子的同理心就会比较迟钝。另外,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予以帮助或指导。教师对孩子的指导帮助、尊重信任会引发孩子的尊敬信任等相互行为。反之,如:一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爱问为什么,但教师却敷衍了事。长此下去,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会随着教师的行为而相应改变。

2、父母的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同理心,孩子们的同理心会得到进一步的鼓励。如果父母以同情、无私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他人,孩子就会跟着效仿。须知,同理心可能无法教会,但它可以被感染、被培育。孩子会观察大人对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

事实上,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婴儿自出生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这就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征兆。幼儿期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已经形成,如果加以很好的引导和培养,将使其对他人的情感感知变得敏锐。反之,将逐渐使其变得冷漠,也失去了培养同理心的最佳时机。因此,幼儿期是培养同理心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在这个时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3、积极倾听和换位思考

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专注地听孩子讲话。倾听能准确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为有效沟通做好铺垫。沟通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前提。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教导和示范训练孩子的宽容心态。孩子某些的“古怪”行为背后是有着内在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别人,是因为他感到自卑,以此来获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爱顶撞人,是因为他觉得不这样就显得自己是个“软蛋”;有的孩子爱围着老师转,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才会让老师喜欢自己。如果单纯地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对此作一番道德说教,效果是不好的。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同理心的角度,才能理解孩子,同时,让孩子理解你的爱心和教导。

4、教师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往往把教师的一切都当做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情绪情感、文雅的言行举止、丰富的兴趣爱好去感染孩子,使他们在教师的身上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同时,教师不要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发火,而是要在理智中控制好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客观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孩子进步。

5、注意角色转换和情感的识别

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在心里转换角色。碰到生活中电视上出现的情景,不妨让孩子想一想,“如果我受到这样的对待,将作如何感想,将作怎样的反应?”“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呢?”平时也可以实际做一些角色互换,加强亲身体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氛围。另外,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的真实情感加以识别。有时,孩子的语言表达与其潜藏着的情感并不一致,孩子的有些话不敢或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这需要父母和教师去作细心的体察,理解其中的隐义,了解其真实想法。同时,引导孩子理解别人谈话和行为中隐藏的涵义。

总之,同理心的培养正在得到各方面的日益重视。但是,如何在生活中和教学中有意识地和有效地实践还有待于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55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