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学生吴某跳楼自杀原因是被老师罚站。该学生就读于湖南新化县实验小学6年级,吴某被老师罚站在走廊里,然后跳楼,抢救无效后死亡。起因是老师调了他的课桌位置,心中不满。据记者了解到,公安部门已经介入了调查,但官方还没有公布该名学生跳楼的具体原因。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青少年自尊心比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自尊受到了威胁时,并能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生气,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处于转型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的加强,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子感到反感。同时,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会有逆反心理。
3、嫉妒:对别人的优点具有嫉妒心理。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外貌等),表示不开心,自我伤害,怨恨,愤怒,甚至是破坏性的消极情绪。
4、失落:小学的学生有很多的幻想,希望它会成为一个现实,他们会付出努力,甚至故意追求。当现实不符合幻想时,心理受到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沮丧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过多自我否定的情感。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比别人都低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谨慎、退缩、瞻前顾后等行为。
6、孤独: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像大海的一叶孤舟,不愿意与人沟通,抱怨其他人不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心理学上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称为孤独感。
应不应该在孩子们中间进行死亡教育,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愚以为,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暗示或纵容孩子们要怎么样,而是要他们学会怎样保护自己,知道怎样尊重和珍惜生命,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死亡观,同时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死亡”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行将就木的老人来说都是避讳的。在家庭中,人们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死亡”,就是为了防止他们由于目睹死亡而引起焦虑、恐惧和不安。但物极必反,过度的避讳反倒使孩子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甚至会带给他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误认为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甚至可能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放弃生命。《齐鲁晚报》报道的邹平市长山镇10岁的小学生小田,因为学校组织校园舞活动要求统一着装,他因没有借到服装,竟喝下农药自杀;《广州日报》报道的汕头9岁小海因向父母亲要钱治病未果而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上海《东方台》报道说,上海开学几天里就有4名小学生跳楼自杀就是明证。
事实上,在国外,死亡教育进课堂早就成了常态。他们让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儿童去触碰尸体,以帮助他们了解和直面死亡,并在对死亡的观察中发问。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我国香港和台湾部分中小学校也有相关课程,如台湾基隆市还开展过“生命教育教案设计”比赛。尽管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死亡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环节,也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生命是短暂的,就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就会更加珍惜生命,就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否则,当孩子真正活到需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再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晚了。既然如此,倒不如在中小学教育中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面对。
事情发生在2020年5月25日,海门三星小学六年级学生周某在学校的乐秀楼前躺在地上被其他学生看见并迅速报告老师,但是这个年轻的生命已经消逝,即使120赶到现场也未来得及进行救援。周某的家长怒怼学校的老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死亡原因是老师的训斥。按照家长的说法,其小孩周某在去世当天与往常并无异样,正常的去上学,并且在家里也没有和家人存在任何的争执。到学校后会跳楼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没能完成,被老师训斥之后一时想不开后选择跳楼。而这也是家长怒怼老师的主要原因,认为老师不该对学生进行训斥。
第二:对校方的处理不满。家长认为在事情发生后,学校没有第一时间拨打120救援电话,孩子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而自己在接到学校的通知时孩子已经离世。并且在家长抵达学校之后,学校百般阻挠不让家长见学生,甚至存在工作人员对家长打骂。
关于这件事情个人认为家长和老师以及学校都存在问题:家长:虽然说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但是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在教授学生知识,关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数还是家长需要更加的关注,而海门小学生在被老师训斥之后选择跳楼在心理上确实脆弱了一些。如果家长平时能够更加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且积极的引导让孩子的抗打压能力增强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没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在学校比较皮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法律不允许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很多老师也确实不敢,但是在训斥上很多老师还是敢的,毕竟训斥后也不好收集证据。个人认为训斥是可以的,但是老师在训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因为环境的原因比较脆弱,一旦训斥过度就可能产生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学校:碰到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因为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要去掩盖一些什么问题,如果果真如同家长所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那么学校的问题就很严重了。其次在学生家长抵达学校之后,应该是在家长不破坏现场(不利于警察调查死亡原因)的情况下让家长见到孩子即使只是遗体,但是学校让工作人员进行阻拦,这种做法就十分的不对了。
最后: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肯定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谁都不愿意出现这种事情,那么三方一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让一些悲剧再次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45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