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男明星乔任梁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成为讨论热点。抑郁症是怎样的洪水猛兽,就这样夺走了年仅28岁的年轻生命?相对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有抑郁状况。曾有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为17.6%,几乎是2型糖尿病人群患病率的2倍。专家提醒,糖友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
情绪低落一查竟患有糖尿病
50多岁的老张,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整个人郁郁寡欢,也开始漫漫失眠路了。老张因为失眠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接诊了他,没想到,最后诊断为抑郁症。
袁勇贵主任在与患者交谈中了解到,老张最近一段时间,消瘦了不少,本以为就是茶不思饭不想,又休息不好导致。但是他还有多饮、多食和多尿的三多症状。袁勇贵主任建议他到内分泌科检查,果然老张已经是糖尿病患者。本是想解决失眠问题,却意外查出了糖尿病。
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
袁勇贵主任介绍,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失眠、早睡等睡眠障碍,血糖居高不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经常自责等情况下,就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
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2型糖尿病则近2倍。糖尿病与抑郁症是相互勾结,共同危害健康。
就糖尿病而言,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更会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另外,抑郁的复发次数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会越差。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而糖尿病患者,整日服药、打胰岛素,严格控制饮食等,这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如果不加关注,则可能会诱发抑郁症。
抑郁症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二者通过共同的病理机制相互影响,如遗传学因素、先天免疫力和炎症因素,生物节律失调、胰岛素抵抗等。
先消灭抑郁有利于糖友治疗
袁勇贵主任指出,对于糖尿病共病抑郁的治疗目标应该聚焦于抑郁症的缓解或改善,以及改善血糖的控制。但是应该先治疗抑郁,还是先治疗糖尿病呢?专家介绍,虽然目前没有研究对先治疗抑郁或先治疗糖尿病给出明确推荐,但是建议从临床角度出发,快速改善或缓解抑郁症状应该放在首位。从起效时间看,治疗抑郁症要快于糖尿病,因此快速改善抑郁症状后,更有利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治疗,首先是心理干预,然后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多补充镁和维生素D,并加强体育锻炼。另外,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要重视其心态调整和情绪变化,嘱咐家人要时常关注患者的情绪,不要畏惧心理科的咨询和治疗,必要时到医院咨询、就诊。
问题一: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一: 自卑的人容易抑郁
引发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的因素,顶传的因素,以及个性的因素等等。首先,对于都市人来说,有三个社会因素直接导致了抑郁症增加的趋势:
1、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给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们更多的自我思考与期求;
3、物质社会给人带来的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受。
其次,某些患者有遗传的原因。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抑郁症,那么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这个人得病的时间越早,其亲属患病的危险就越大。不过有家庭病史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抑郁症。
二:是个性因素。消极、自卑、完美主义、不能表达愤怒的人容易感觉抑郁。
冬季更容易抑郁 ;
美国马里兰州贝赛斯达国家卫生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还研究了季节变化对抑郁的影响。这个研究中心从贝赛斯达地区总人口中随机抽出200人进行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约有4%的人患有季节性情绪紊乱,即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更容易表现出抑郁。在瑞典,医生们认为,在850万瑞典人中,20%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季节性情绪混乱的影响。
更有大量患者出现抑郁症是由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已发现急性心脏病和中风发作之后,以及癌症患者,都有发生重度抑郁症的可能。童年时期受到过虐待的人,也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有充分的理由显示,儿童期受到虐待和忽视,导致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性升高,从而使其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成倍增高。
抑郁的非心理诱发因素
1:引起抑郁的原因有心理因素,也有非心理因素。导致抑郁常见的非心理因素有以下这些:
药物副作用。服用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药物、可的松和其他类固醇药物时,可出现抑郁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使人体重增加、疲倦等。
经前综合征。很多妇女有经前综合征,其中5%患严重抑郁症。其症状为有强烈饥饿感、哭泣、失眠和行为改变。
:2:妇女激素紊乱。妇女更年期时因雌激素缺乏引起其他激素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易出现抑郁症;妇女产后特别是在婴儿l-6个月时,由于生育激素变化很容易引起抑郁症。
糖尿病。可导致乏力、疲倦和失眠等抑郁症状。
:3:节食减肥。当一个人想减肥而采取急剧节食做法时,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有研究认为,导致抑郁症主要是机体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4:缺乏运动。过去认为,妇女因忙于家务,缺乏运动,因而导致抑郁症。现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也会使男子患抑郁症。
:5: 阳光不足。医生认为,这是由于那些人对褪黑激素非常敏感引起的。
抑郁的个人调适 :
1: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良好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情绪高昂,在这种状态下会对他人充满善意,对生活充满希望。这种精神状态是成功交际所必须,是健康人生所必备。然而,社会的纷繁复杂,生活的曲折坎坷,人际关系的扑朔迷离,使许多人在工作、生活上感到压力重重、烦躁不安、抑郁忧伤、心情哀怨、愁肠百结,久而久之,就会寝食不宁、悲观失望、百无聊赖,更有甚者,可能结束珍贵的生命。
2:抑郁症症状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相比,前者在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轻者会出现早醒、便秘、厌食、消瘦、失眠、性功能减退、精神萎靡等,重者则会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向。
抑郁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适,但是,通过个人调适还是无法缓解症状的,应及时寻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3: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 :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轻松舒适,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对你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诸如高考落榜......>>
问题二: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1、遗传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伐人都会得抑郁症,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2、生物化学因素
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模式与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绪的作用。
3、环境因素和应激
严要的丧失,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4、性格因素
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 *** 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问题三: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躯体疾病
许多躯体疾病和状况,如中风、心脏病发作、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乱和晚期疾病,往往可以导致抑郁症。如果你或者你认识的人患有躯体疾病,而且有淡漠症状或者无法解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这些症状可能是对躯体疾病的情绪反应或主观反应,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
2、生物节律变化
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碍很多生理功能指标如体温、睡眠、皮质醇等内分泌有生物昼夜节律变化,主要表现为相位偏移,大多为相位前移,即生理节律的峰值时间提前,抑郁症病人眼快动睡眠潜伏期缩短(即前移),有人认为可视为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具有论断意义。
3、生化因素
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 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 *** 改变。
4、心理、社会因素
近年来心理-社会因素在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 在,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越强烈,越持久,其致病作用也越大。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重病或屡遭不幸,可导致抑郁症。日常压 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包括心脏病、感冒和抑郁症。对于已经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 待或贫穷之中,那么更可能会患上这种病。
5、遗传因素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与许多其它疾病一样,抑郁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现。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增加10%~13%;在完全相同的孪生子中,这个数值还要大。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70%。
6、人格
抑郁症的主要原因还包括抑郁症的发生常有一定的人格特质 :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好强、悲观、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维模式、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较容易发生抑郁症。
问题四:忧郁症是怎么产生的?忧郁症
忧郁症,也被称为「心的感冒」,近年来,在高压力社会中,几乎已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并列为下个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也最盛行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研究表明,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患有忧郁症,其中因为忧郁症所带来的身体疾病,甚至自我毁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忧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忧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其症状包括:
(1) 感到悲伤和空虚。
(2) 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
(3) 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
(4) 没有食欲,体重减轻。
(5) 失眠或嗜睡。
(6) 容易疲劳。
(7) 无法集中注意力。
(8) 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忧郁症病例并不一定同时符合上述的所有症状。
成因:
造成忧郁症的原因很多,如失去挚爱或遭受失败等;但是在很多病例中,大脑显像技术指出,忧郁症患者负责情绪、思考、睡眠、食欲和行为调节的中枢神经回路无法正常运作,而必要的神经传送素(沟通神经细胞的化学元素)亦失去平衡。一般认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均扮演着导致忧郁症的关键角色。研究指出,这两种化学元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容易感到忧郁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引起的,与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如,失去挚爱或生活状态的重大改变)相互影响,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忧郁症的症状。
忧郁症并不专属任何特定人群,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管是什么地区、国家或民族,都可能会有精神及行为失常的人。精神失常亦有可能出现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时候,不管男女,贫富,乡村或城市,都有可能发生。关于精神失常易出现在工业化国家或富有的人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样有些说法关于,在现代化步伐落后的农村生活中不易产生精神失常也是不正确的。
世界上大约有四亿万人有过精神或神经失常的问题,而之中就有约一亿两千一百万人患有忧郁症的问题,这些失常类疾病被列为了世界十大残疾病的第五名,造成了个人、家庭和 *** 莫大的社会经济压力。到2020年时,如果目前人口统计数字和流行病发病趋势顺势发展,忧郁症的比例将会在总体疾病中增至5.7%,跃居成为造成DALYs(burden of disease in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失能校正生命人年数)中的第二位,仅次于贫血症,在发达地区将会跃居首位。
诊断:
治疗忧郁症的第一步就是做全身健康检查。全身健康检查应包括查看个人和家族成员的病史,以及完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检查,以确定语言和思维模式有没有受到影响。 忧郁症是难以诊断出的疾病。患有忧郁症的人多半很少求助于医生,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忧郁症是一种个人缺点,而患者也认为随时间流逝,忧郁症的症状便会消失,或者他们无助得无法向他人求助。甚至当他们求助于医生时,也常常无法被诊断出患有忧郁症。因此,只有少数忧郁症患者能得到适当的治疗。忧郁症是真正的疾病,并不是个性软弱,也不会自己消逝。辨别忧郁症非常重要,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寻求治疗。
负面影响:
忧郁症的不利影响,不仅发生在患者身上,也会波及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严重的可能会让受害者无法过正常生活,对工作、学习、饮食和睡眠造成障碍,无法享受任何一种快乐的活动。的确,忧郁症会让人感觉提不起劲,根据记录有将近12%的患者有无力感。另一方面,忧郁症也会加重个人、家庭或整个社区的经济负担,部分经济负担是明显的,可以被计算出来,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nli/73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