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社交网络引发忧郁?20岁年轻女性更易患抑郁症

妙手生春 2023-07-04 17:49:31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9日报道,研究显示,女性患有精神疾病的概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年龄在16-24岁的女性,她们的发病概率竟是同一年龄段男性的3倍。不仅如此,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群体也更容易酗酒。对此,心理健康关爱机构表示,种种症状与网络社交有很大的关系——网络会增强人的孤独感。

社交媒体是导致女性抑郁的一大元凶。专家称,在16-24岁的女性群体中,有1/4的人正饱受抑郁和焦虑折磨,更有甚者会有自残行为。而这类现象在同年龄段男性中则鲜有发生。数据表明,与男性相比,年轻女性更容易患有心理健康障碍。

1993年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患有焦虑、易怒、抑郁、恐慌等心理健康障碍症状的比例已是男性的2倍。如今,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该比例已经上升至3倍。

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在7500人中进行研究发现,女性的抑郁不仅源自于暴力,社交网络的普遍存在也是导致女性抑郁的原因之一。

心理健康关爱机构人员斯蒂芬·贝克利表示,年轻人的焦虑与他们经济状况的不稳定有一定的联系,他们会对此感到不安并承受很大压力。虽然社交网络的普及在一方面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但是网络上的负面消息会给予这些年轻人更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孤独,甚至使其身陷抑郁。

美国密歇根大学精神病学的研究人员就性别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抑郁大多是由于婚姻状况(结婚、离婚、分居、和解等)、健康状况和工作情况(退休或失业等)。男性通常因迫于工作压力或分居离婚而感到精神压抑;而女性情感更为脆弱,一些小的矛盾甚至疾病的痛苦都会导致其抑郁寡欢。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决定了女性在面对同等痛苦时更容易产生忧郁心理,这也解释了女性为何更容易患有心理健康障碍疾病。

100位抑郁症女孩的写真故事 抑郁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在微博上征集被抑郁情绪所困的人,

无偿为他们拍照,记录他们的故事。

参与的绝大多数是女孩,

至今,他已经拍摄了超过100位抑郁症女孩的写真故事。

被摄者中90后、00后占绝大多数,

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

她们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或青年时受到伤害,

父母又疏于关心她们的心理健康。

未来,牙疼希望能有更多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的人参与这个项目。

他说,我想真正鼓励到每个人都去直面自己,

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这一系列照片受到网友们的热烈关注和支持,

并在厦门三影堂、巴黎大皇宫等地展出。

牙疼说,他其实从没想过自己能拍这么久。

对自高中起就患上抑郁症的他而言,

最初的出发点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后来慢慢地,

变成一种相互的帮助、寄托和陪伴。?

一条在杭州与牙疼见面,

聊了聊他和他镜头下100位女孩的故事。


第100个女孩

这个女孩叫牙牙,南京人,今年23岁。她患上抑郁症是在爷爷去世那年,高一的时候。

她从小是被爷爷带大的。父母在另一座城市做生意,却只带了弟弟一起。在牙牙看来,他们是一个常规化的一家三口,自己是落单的那个。

2013年,爷爷突然去世。她开始一个人在家生活,一个人上学、吃住。

一年她可能只能和父母见上几次面,见了面也没什么交流。她记得弟弟当时早恋,父母还会开他玩笑。而她生活上的事,他们却从不关心,只是每个月给她打生活费。

高中的时候班上同学都说很羡慕她,说她是全班最有钱的人。但她看到别人下了晚自习都有人来接,家长会别人家里都有人参加,只有自己,永远是一个人。

生病最严重的时候,她一个半月里做了10次电休克治疗。她说那种感觉有点像科幻片里删除人的记忆,整个人变得很空。

手术前一周,她因为吃药导致情绪特别激动,就在社交网络上到处说自己要做手术这件事。她告诉我说,当时很希望有人能来私信我或者打个电话问问我怎么了。?这件事现在想起来,她感觉特别羞耻。

她爸妈其实知道她的病,但他们不太放在心上,也不太理解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以为就像是感冒一样,自己会好的。

今年我们拍摄时,牙牙的状态挺好的,很平稳。但这反而让她很害怕,害怕那种崩溃迟早会再找上自己。

这也是她申请参加《皱起的雾》拍摄的原因,想把自己现在的状态记录下来。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这样等到我下次崩溃的时候,就能记起来我有清醒过,我有好过。?

牙牙是我拍摄的第100个女孩,《皱起的雾》这个项目我已经拍摄了3年,我遇到了太多像牙牙一样被困在抑郁症中的年轻人。

出发点是自己

拍摄抑郁症人群的出发点,其实是我自己。

我被确诊抑郁症是在高中的时候。

高三那一年我对当兵很向往,因为身体的原因没能如愿。后来想去学体育,我父母觉得没前途,不让我去,逼着我再读一年高四。那时候我每天就觉得透不过气来,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有一天我觉得这属于一种病态,就背着父母自己去看了心理医生。

我记得当时那个医生看到我很是惊讶,因为在我老家山西那边,大家对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什么意识,更不用说未成年人。

当时我还只是轻度抑郁,就自己拿零花钱去买药,自己吃药,一直持续到上大学。

直到这几年,我才慢慢开始和家里人说,但他们也只是说知道这个事情,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觉得我最多就是压力有点大,会慢慢地自己好起来。

牙疼谈到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

就像我家人一样,大众其实对抑郁症还是有很多的误解。

所以在2017年自己抑郁症复发的时候,我就想去把这种情绪认真地展现出来它就像雾一样笼罩着你,让你挣脱不了,却又捉摸不定,忽有忽无。我给这个项目起名,叫《皱起的雾》。

从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是在微博上进行公开征集,陆陆续续有300多个人联系我,至今一共拍摄了超过100位被抑郁情绪所困的人。

来找我的女孩,表面看着都特别开心

其实在征集的时候,我并没有限制年龄和性别,但是来找我的几乎全部是年轻的女性。最大的也就30多岁,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大部分都是90后和00后。

这个群体最愿意去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在我看来,这个状态是好的。因为我们只有去直面这个问题,愿意去沟通,才可能慢慢地走出来。

牙疼与女孩们初见时的场景

这些女孩大部分都是中度抑郁,重度的也有不少,但她们来找我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都特别开心。

她们太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好,从来不会主动去说自己有抑郁症,除了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女孩小易,是自己一个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从石家庄到武汉去找我拍摄的。从小只有姐姐和奶奶管她,但她生病之后却谁也没告诉。她说姐姐结婚了,奶奶身体不好,不想给她们添麻烦。

拍摄的时候,我总是会先和她们聊天,有时候也会边聊边拍,希望能展现她们最真实的样子,记录她们最真实的情绪。

小萌是2018年从海南过来找我拍摄的,当时她就是在讲自己的故事,然后讲着讲着忍不住就哭了,我就拍了这张照片。她自己就是学心理学的,但还是没有办法自愈。

瑞瑞的这张,我就让她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释放自己的情绪,不用在意镜头,我去抓拍。

抑郁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拍了这么多年轻的抑郁症女孩,我觉得她们中绝大部分的共性问题就是原生家庭。

第一就是父母离异。很多父母在离异后都瞒着孩子不说,直到孩子有一天自己发现了,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还有就是父母离异后又有了新的家庭,对子女的关心就会变少。

这个女生Annie,她父母离婚是因为父亲出轨,还把出轨的对象带到家里来。经常她父母半夜吵完架就都走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

有一次还翻进来一个小偷,她就躲在那边不敢说话。后来她和她妈妈说,她妈妈只回了句,下次窗户锁好就好了。?

第二就是家暴。格格的父亲是个公务员,在外面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但回家以后会打她,打她妈妈。她说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个属于她的安全的地方。

她从高中开始抑郁,但在她们家那个小县城那儿,没有人在意这件事,所以她也一直都没有受到过治疗。

第三就是侵犯。2018年我拍摄Fly的时候,她还在上高中。她从小就受到亲戚的骚扰和侵犯,但她的父母一直没有去关心过这个问题。

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窥视她,想对她做什么。所以拍摄的时候,我就摆了几个穿着雨衣的人形模特在她四周,她在中间无助地看着镜头。

原生家庭之外,情感经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最常见的就是男生出轨,我拍的第一个女孩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她和前任在一起很久,一直同居,很依赖他。我让她把心中想表达的一些词写在纸上,裹住身体,算是一种发泄。

最近拍摄的女孩信,也是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发现男朋友和别人有暧昧关系,想分手。结果那个男生就每天堵在她家门口骚扰她,让她很受伤。

还有就是身材的困扰,言语暴力。

英子是我摄影课的学生,她因为自己的身材一直很自卑。平时总是戴着口罩,也不和别人说话,常常一个人。

有一天她突然和我说想参加拍摄,说自己在家看我拍的照片边看边哭,觉得很受触动,也想要勇敢地展现自己。

林林现在是一名模特,但她之前很胖,在校园里受到别人的嘲笑。她之前喜欢的一个男生对她说,你喜欢我,让我感觉很丢脸。

照片里我让她捂着耳朵,在塑料布包裹着的环境里,想让她去屏蔽一些外界的声音。

这些女孩大多都是在童年或青年的时候受到伤害,留下的阴影就一直跟随着她们。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人去帮助她们,去问过她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拍这个系列,我不仅是想让大众了解抑郁症,也想让一些当父母的,去反思一下自己对子女心理教育上的缺失。

《皱起的雾》在厦门三影堂展出现场

互助、寄托与陪伴

从2017年到2020年,我其实没想过自己能拍这么久。

未来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能参与这个项目,去鼓励更多人直面自己的情绪,因为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有一些女生,她们在最难的时候会给我发消息,说牙疼我挺不下去了。我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还没有拍摄,这对她们是一个很大的寄托。

很多我拍过的女生会拿我拍的照片做头像。我做展览的时候,她们还能在现场再看到自己当时的一些状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更长久的陪伴。

我和大多数人都保持着联系,有时候刷她们的朋友圈,看到她们大都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想走出来的那个状态,对我而言其实也是一种鼓励。

我们之间的帮助是相互的。她们都还在坚持着,我也会坚持拍下去。

任可 抑郁研究所创始人 《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作者

任可自幼饱受家庭暴力的折磨,在2018年初确诊重度抑郁症和中重度焦虑症。确诊后,她不仅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还被父亲骂说有你这样的女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那段日子,朋友不间断的关心和鼓励给予了她希望。她从分享自己的抑郁康复日记开始,慢慢创办了抑郁研究所?这个抑郁症患者社区,专注于精神心理公共教育。

一条与任可聊了聊抑郁症在中国的现状与一些基础自救常识。以下是采访精选。

Q:一条A:任可

Q:我国目前抑郁症的总体状况是怎么样的?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发病率高达5%~6%,而且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精神健康领域医疗资源不足,抑郁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识别率仅有21%。有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同时,九成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专业治疗。这和很多城镇没有专业的精神专科,以及抑郁症较昂贵的治疗成本都有关。

根据我们2020年的最新调查,72%的患者确诊年龄在25岁之前,大部分人青春期开始后出现抑郁症状。青少年抑郁症终身患病率已达15-20%。

Q: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A: 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未成年的病因会比较集中、好判断一些。但不论年龄,与家庭相关的问题都是患者自认的首要病因。情感问题和创伤经历也是普遍的抑郁根源。

每个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但主要是长期、持久、稳定的抑郁心境,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快感,精力不足,还会有一些附加症状如自卑、无理由的自责等。13-19岁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极端行为,态度消极,拒绝沟通。

Q:抑郁症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A: 根据我们的大数据调查,大部分患者表示难以继续工作、生活变得不稳定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情。因为认知功能障碍广泛存在于抑郁症患者中,特别是执行和注意功能障碍。

我们接触到的未成年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迫休学,由于抑郁症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他们可能几年都无法继续学业,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Q:为什么很多抑郁症患者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病情?

A: 在调查患者为什么不愿意倾诉时,我们发现害怕别人的不理解?、担心被歧视?依然是患者无法发声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正确的疾病科普知识,科学的治疗手段外,公共语境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也非同小可。污名化和病耻感会降低他们的求助率、治疗依从性,影响其康复,甚至导致自杀。

据我们的调查,只有约35%的患者表示在确诊后得到了更好的对待。52%的患者表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很少有人能帮助自己。 得到朋友的支持?是患者觉得自己病情得到好转的首要原因 。家人?是影响抑郁症患者病情走向的重要原因。

Q: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A:必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尽量选择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挂牌所在的医院。

用药是治疗的第一步,切勿擅自停药。 只要不自己随意加量,抗抑郁药物是不会成瘾的。专家建议首次发作需服药6-18个月,第二次需2-3年,第三次及以上建议终生服药。

一定要先稳定下来后再辅助心理治疗。 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至少有75%以上的人能够改善症状。目前心理咨询市场的均价是400-800元/小时,同时还有一些公益的心理咨询,类似全国性的热线1235400-161-9995,线上的525心理网、壹点灵,抑郁研究所也有公号科普知识,并建立了非常多的线上社群。

就患者自己来说,关起来、躺下来、哭出来这三个常见的误区其实是没有用的。 运动治疗抑郁是已经被科学研究证明的有效疗法, 还有一些比较简单可行的,例如:阅读、日记、电影和音乐等。其次,像全麦面包、小甜品、南瓜、香蕉、巧克力和牛奶也是一些能够为大脑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帮助大脑有效减缓抑郁情绪的食物。

Q:怎么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朋友/家人?

A: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了解抑郁症的症状;

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警惕他们极端的想法,如自杀;

肯定他们一些积极的方面,不要否认或批评他们;

制定计划,邀请他/她一起干一些事情但不要强迫;

仔细去倾听他们说话,但避免提供意见或作出判断,仅仅去听和理解就是一个强大的治疗工具。

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哪些人易患抑郁症?



我们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情绪,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病,一种心理疾病,叫做抑郁症。那么,如何判断自我抑郁是否是抑郁症的表现呢?哪些人容易抑郁?
哪些人易患抑郁症

内向孤僻的人:过于内向孤僻的人,生活中不喜欢和外界打交道,不善于表达自己。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藏在心里。过多的负面情绪影响导致人越来越抑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绝望、厌世等严重症状。

过分追求完美的人。

完美主义过度的人:一般都比较认真固执,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自己。当现实达不到理想的高度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负面情绪。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抑郁。

过于敏感多疑的人:这类人是思想和做事都很细腻的人。过度敏感的后果是,他们往往会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起伏。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发生抑郁症。

女性:在抑郁症患者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因为女性要面对月经、怀孕、分娩等生理过程,这些都是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生理过程,会潜在地影响人的情绪。因此,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特别容易患抑郁症。统计显示,每十个甚至更少的产妇中就有一个患有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表现为单一或反复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情绪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沮丧和悲观。有的人不开心,不快乐,兴趣下降,有的人痛苦,悲观,绝望,痛苦。患者典型的抑郁情绪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奏。在情绪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自我评价更低,产生无用、无望、无助、无价值的感觉,常伴有自责,严重时会产生罪疑妄想,部分患者还会产生幻觉。

2.缓慢的思考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慢,反应迟钝,思维受阻,自觉“自己的大脑好像是一台生锈的机器”“自己的大脑就像一层浆糊”。临床上可以看到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变慢,声音低沉,回答困难。严重时,通信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少

患者的意志活动受到显著且持续的抑制。临床表现缓慢,生活被动懒散,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和周围的人接触,经常一个人整天坐着或躺在床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等生理需求都置之不理,蓬头垢面,甚至发展为沉默、不动、不进食,称为“抑郁性木僵”。然而,经过仔细的精神检查,患者仍然表现出痛苦的抑郁。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坐立不安、用手指抓东西、搓手脚或来回踱步等症状。严重患者常伴有消极的自杀想法或行为。消极的想法,自责和内疚,缺乏自信会导致绝望。他们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会导致自杀企图。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要提高警惕。

4.认知障碍。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有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加、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手眼协调和思维灵活性下降。认知障碍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

5.物理系统

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厌食、体重减轻、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身体不适的主诉可能涉及各个器官,如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也比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会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能再次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缺乏深度睡眠。少数患者表现出过度睡眠。减肥和厌食症不一定成正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nli/73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