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调节方法有哪些,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

夕阳红 2023-07-04 12:55:16

一、心理健康调节方法是什么

1.笑是营养素

研究证实,笑能降血压;笑1分钟可以起到划船10分钟的效果;笑还能释放压力,减轻沮丧感;笑可以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欣快感。中老年人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喜剧、漫画,多听相声。

2.“话疗”是特效药

美国白宫的保健医生曾给布什开过一个健康秘方:话疗,每星期至少与家人交流15个小时以上;夫妻之间每天至少交流两个小时,包括共进晚餐或是午餐。

3.朋友是“不老丹”

老人长期独处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所以,即使是离退休的老年人,也不要总憋在家里,要努力扩大生活圈子,多和老朋友聚聚,并试着主动向素未谋面的邻居问好。

4.宽容是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不可避免。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很容易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而学会宽容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二、心理健康自我调节法

别让自己太累。朋友之间,既有同性的友情也有来自异性的友情,要想保持长久的友情,必须要真诚待之,以平淡来维持,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彼此友情深厚了,就要过多的去关注对方,过多的在乎对方,过多的迁就对方。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着,刻意地在乎着,痴情地牵挂着,深情地依恋着,反而因为太在乎而让自己变得敏感,变得脆弱,最终受累的是自己。

自我致歉。生活中可以追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都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梦想,也有些虚妄无边的幻想。不要去苛求什么,也不会去奢望什么,人生的缺憾往往也可以反衬人生的另一种完美。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不可能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满,不可能让自己天天都快乐,不可能让自己的每一个梦想都成真,也不可能掩盖曾经的过失和遗憾。学会自己向自己致歉,自己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来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也是给自己心灵上最好的安慰。

劳逸结合。每天的奔波,生活的忙碌,让我们缺少一颗澄明而宁静的心。学会劳逸结合,适时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看看书,读读报,写写文字,听听音乐,让自己静下心来,抛却心头的不快和压力,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快乐。快乐时,就开心地笑;痛苦时,就尽情地流泪;忧伤时,就自己安慰自己;疲惫时,就坐下来休息;失败时,就自己鼓励自己;迷茫时,就清醒大脑,冷静自己。忙碌和闲暇需要自己来安排,快乐和痛苦需要自己来调节,适时给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

别和自己过不去。当遭到别人的误解,遭到别人的质疑,你会不生气吗?当然做不到。你可以去辩解理论,也可以用样的方式去反驳质问。可是,这样定会遭来对方的还击,事态愈演愈烈,最后的结果定会让自己更加气恼,这不是与自己过不去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沉默,不予理会,淡然待之。你沉默了,这样对方也就会自讨无趣了,一场风波也就因此而平息化解了。

三、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四、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自我心理调节的七种方法

自我心理调节的七种方法:暗示调节、放松调节、呼吸调节、想象调节、音乐调节、倾诉调节和合理宣泄调节。学会善于掌握自我,善于控制和调节心理、情绪,对适应社会发展、维护心身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心理调节的七种方法
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不好的心理和行为,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

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和急躁等,使情绪得到良好调节。

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进行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可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心理调整的小妙招

一、如何做好心理调整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如果遇到一些心理问题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寻求合理的方法进行缓解消除。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专业心理咨询师告诉大家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普遍关注,关于心理健康如何自我保健的各类报道、科普常识等内容也在不断涌现出来。心理专家提示,关于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

1、关于心理健康的心态调整。保持乐观的情绪。要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工作上不断创造,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在乐观地正视失败和积极的探索成功中得到证明和体验。这是关于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重中之重。

善于排除不良情绪。关于心理健康保健不得不提到如何处理不良情绪的问题。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

2、关于心理健康优化的处事哲学。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样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这也是一条关于心理健康自我保健的妙计。

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除了严肃、正式的场合外,在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非常有益,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大家心情特别好。

二、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人们在工作生活由于一些原因很容易产生压力。而压力如果积聚过多,不仅影响心理,还能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改善压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调试心理压力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推移时间遗忘法

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换位思考认同法

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试试换位思考。

音乐与生理保健法

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些优美的音乐,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

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找信得过的人想说便说;想休息便休息;想娱乐便娱乐,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可以追求卓越,但无需求十全十美。

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但向最好处努力。

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

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对美好事物的想像等。

自信自主激励法

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由自信开始。

三、如何才能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那么,该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

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着很大的关联。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以经验被唤起,就会产生恐惧感。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易产生恐惧感。

怎样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呢?主要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有关的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克服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此外,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自已进行训练来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四、离婚女人如何走出情感低谷

当人们把离婚当成解脱心灵痛苦的一种措施时,人们会惊奇的发现,离婚对于女人并不是解脱痛苦的最好方法,相反,离婚会使女人陷入新的情感和心理的危机中,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低谷。

林女士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感情深厚,生活幸福美满。可是丈夫在去年的一次外出开会期间,有了一次越轨行为,林女士当然不能容忍,毫不犹豫的与丈夫离了婚。当时认为这样就解脱了自己的痛苦。但是,丈夫离去后她的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以前自己是个能够承受任何压力和不幸的人,可是现在无论看什么都不顺眼,焦虑抑郁心情烦躁,整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其实,离婚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精神打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离婚的女人在承受家庭解体的同时,肯定会受到来自社会的一种偏见,那就是以婚姻成败论英雄。一个离婚的女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议论,不管婚姻中错误的一方是谁,都会对女人的职位升迁、工作优劣造成影响,久之就会使女人出现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如果长期在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心灵就会扭曲,就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甚至患抑郁症。

离婚女人常常将自己的痛苦埋在心理,不愿意告诉别人,怕人们瞧不起自己,怕人们怜悯或同情自己,长时间的自我封闭,使离婚女人的性格变的孤僻,产生逃避现实或悲观厌世的心理。

离婚女人会因为一次失败的婚姻而对再婚产生恐惧心理,对男士产生仇恨心理,她们害怕结婚,害怕再遇到像以前丈夫那样的男人,因而对未来产生了恐惧和畏缩。但是长期一个人生活,特别是孩子不在身边,缺少说话的对象,缺少沟通,会使离婚女人产生对男人的仇恨,认为自己的不幸都是男人所为,从而加重离婚女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她的痛苦心理,痛苦使她的心情更为压抑,加重了恐惧和仇恨。

如何摆脱这些不良的情绪,走出情感的低谷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是一味的逃避,还是勇敢的去面对现实?时间是修复心灵创伤的良药,离婚女人应多与人们沟通,多交朋友,有了心理问题应当学会向朋友倾诉,一次婚姻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应该向前看,也许你的幸福就在前面。有句老话“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二、珍惜生命,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新鲜,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大自然当中去,如爬山、郊游,到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改变自己的不良心境,培养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动力,以改变焦虑抑郁情绪。

三、培养成就动机,努力建立自己的价值趋向,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不管是否能够达到目标,都不要气馁,相信自己总有成功的一天,在不断的行动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无数精神财富的人,使心理得到不断的升华和完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23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