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报告显示,在10至19岁的男孩和女孩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全球青少年死亡的三大主因是道路交通损伤、艾滋病毒/艾滋病和自杀。2012年,全世界估计有130万青少年死亡。
报告借鉴了大量全世界已发表的有关10至19岁青少年的证据和咨询结果,还首次汇集了世卫组织对所有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全部指导意见。这些问题包括烟草、酒精和药物使用、艾滋病毒、损伤、精神卫生、营养、性和生殖健康以及暴力。报告提出了关键行动建议,以加强各国应对有关青少年身体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需求。
“全世界没有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世卫组织负责家庭、妇女和儿童卫生方面的助理总干事flavia bustreo博士说,“我们希望这份报告将使各国高层重视10至19岁青少年的健康需求,并能作为出发点,加快青少年健康方面的行动”。
道路交通损伤是头号死因
道路交通损伤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是致病和致残的第二大主因。它所影响的男女比例不均,所导致的男孩死亡率是女孩的3倍以上。扩大可靠和安全公共交通的可及性,可以减少青少年中的道路交通损伤。通过道路安全法规(如酒精和限速的法规)在学校周边建立安全步行区,以及逐步授予驾驶特权的分阶段颁发驾照计划,都能使风险降低。
精神卫生问题造成巨大损失
从全球来看,抑郁症是这个年龄组中致病和致残的头号原因,自杀则在死因中位列第三。一些研究表明,所有患有精神障碍的人中,有半数是在14岁以前出现首次症状。如果有精神卫生问题的青少年获得所需的护理,可以防止死亡并避免终生受苦。
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死亡数量下降
青少年因怀孕和分娩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数量自2000年以来显著下降,在孕产妇死亡率高的地区尤其如此。世卫组织东南亚、东地中海和非洲区域估计分别下降了57%、50%和37%。尽管有所改善,孕产妇死亡在全球15至19岁女孩的死亡原因中仍然高居第二,仅次于自杀。
艾滋病毒导致的死亡数量上升
估计数据表明,青少年中与艾滋病毒相关的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势头主要出现在非洲区域,而且同一时间所有其他人群与艾滋病毒相关的死亡数量都在下降。艾滋病毒现已成为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其它一些传染性疾病仍是主要死因
由于有了儿童免疫接种,因麻疹导致的青少年死亡和残疾数量大幅下降,2000年至2012年间在非洲区域下降了90%。然而,在幼儿中作为行动针对重点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依然在危害青少年的生命。例如,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现在在10至14岁孩子的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和第四。加上脑膜炎,这些疾病在该年龄组全部死亡原因中占18%,与2000年的19%几无变化。
有关青少年健康行为的新数据
已完成调查国家的新数据表明,有足够运动量的青少年不到四分之一(世卫组织建议每天至少一小时中度到剧烈运动),而且一些国家的青少年肥胖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但在青少年中,一些与健康相关的行为趋势正在改善。例如,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以及一些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年纪较轻的青少年的吸烟率正在下降。
预防慢性病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为成年的良好健康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许多隐藏于主要非传染性疾病背后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和疾病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或强化。
“如果任其发展,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健康问题和行为,如烟草和酒精的使用、饮食和运动模式、超重和肥胖,会对今天的青少年健康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并有可能对明天的成人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世卫组织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卫生部门的科学家兼报告的主要作者jane ferguson说,“与此同时,在促进和保障青少年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包括抵御艾滋病毒的工作上,我们也不能松懈”。
报告审查了109个国家的卫生政策。其中84%的国家对青少年方面给予了一定重视。四分之三的国家把重点放在性和生殖健康(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方面;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针对青少年的烟草和酒精使用问题开展了工作;四分之一的国家开展了精神卫生方面的工作。报告强调有必要使更多国家效仿诸如印度等国的范例,这些国家新的青少年卫生战略涉及的青少年健康问题更加广泛,除性和生殖健康外,还包括精神卫生、营养、物质使用、暴力和非传染性疾病。
报告还强调有必要改善关于青少年健康及其相关规划的数据和信息。
下附报告相关内容:
1.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道路交通损伤
艾滋病毒/艾滋病
自杀
下呼吸道感染
暴力
腹泻
溺水
脑膜炎
癫痫
内分泌、血液、免疫系统疾病
2.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抑郁症
道路交通损伤
贫血
艾滋病毒/艾滋病
自我伤害
背部和颈部疼痛
腹泻
焦虑症
哮喘
下呼吸道感染
最近
1.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A.与遗传相关的性格一内向或外粗内细属于那种多思、多疑、多虑、防范心理。特别敏感。自信和不自信常在冲突。不愿接受失败会内疚自责。追求完美但心理抗挫折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怕受挫折和伤害因此容易接受不良的暗示。胆小谨慎。依懒性重。
B.发病前曾遇到过无法摆脱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一工作中巨大的压力。人际关系或遭遇自认为不公正的待遇。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夫妻感情生活、恋爱挫折、婚外纠葛、离异打击、丧偶等。大家庭中的矛盾或受到伤害。对自己健康、生命严重缺乏安全感。青少年最多见于学习的压力。从小就在父母感情、性格上的无休止_吵中度过。有一个过于强势的母亲、在校内外受到不公正遭遇或伤害等。
2.抑郁的发生是有物质基础的:大脑神经元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下可直接产生抑郁,但必须重视到多巴胺在抑郁焦虑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性格的人遇到上述不能摆脱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他们大脑中的三种神经递质回吸收徒然加快引起严重缺乏于是抑郁症来了。现在流行一种_误的观点广为传之:多巴胺是一种带来愉快的物质,恺不知外周多巴胺是抢救休克用来强心升血压的_剂。而多巴胺有许多亚型,大脑中不同的亚型缺乏分别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在抑郁的发病机制中根本未提及多巴胺。要说大脑中能使人开心的物质是内啡肽而不是多巴胺。
3.抑郁症究竟能不能治愈:
完全可以,只需要应用抑制回吸收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所谓抗抑郁剂如按下述方法3-5天内均可恢复正常人的心情和睡眼,甚至更好,原因是他们长期来因三种神经递质水平偏低而处于心理亚健康。第一天傍晚6-8点服用非典型抗精分药物奥氮平睡眠尚可或欠佳服1.25mg睡眠很差连安眠药都只能睡几小时可服2.5mg,这是极小的剂量来抑制多巴胺回吸收,治疗精分15-30mg,即使小剂量也有付作用如次日嗜睡,有事干不睡,对睡眠很差的人倒是歪打正着当夜能睡好觉,抑郁患者中90%-95%睡眠都差。其次1-2周后大部分人会周其作用下丘脑食欲中枢产生饥饿感,因此不吃不胖、不胖不得糖尿病,一开始就要饿了绝对不吃,不让胃容量扩大,否则饿了就吃很快发胖三高随后来了。只要坚持半至一个月胃容量不扩大就不会_饿难忍。第二天早饭后服用二片SSRI类的任何一种:氟西汀、帕罗西汀、_曲林、西酞普兰或左旋,那么既不会再发生SSRI类的消化道付作用和一过性焦虑反应,又能在数天内彻底好转。因性格无人可以改变,通常你以为改变的只是你不同的社会角色,三种神经递质的不稳定停药后会持续存在,因此要把抑郁症当作像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服药时间要长些有些人一停药稍遇“不开心”的事又会复发,除非是少数特殊精神创伤打击后突然发生的抑郁半年后的尝试停药。
4.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疏导、体育活动、旅游、瑜加、信教等方法治愈_?只能暂时缓解一下,明天老样子,因此不能!因此应及时服用抑制三种神经递质的药物快速摆脱抑郁的阴影,不能再忱误治疗了。因为患有抑郁症的人心中什么都清楚自已应该怎么做可就是做不到,临床证实了它是有神经递质缺乏的物质基础,而且无法用外源性的物质或方法提升、补充。有些人苦斗了五年,有的时间更短病情好了,因为绝大部份疾病有自限性,拖了一段时间病情缓解甚至全愈了。但抑郁的复发率高是与性格导致神经递质容易波动有关。因此病情控制后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其心理抗挫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心理_导,那时不再需要心理咨询。
5.要提示的是许多自领、精英、骨干高层次的人因其性格造就了他们能成才,同时上述三种神经递质非常不稳定,要么处于兴奋状态下:思维活跃、敏捷、充满活力、想法很多、工作效率极高、尤其不满足自己和前人的经验、富有创造力、自信心超强。没有任何前兆实然跌到抑郁状态那就完全变了个人,有时一天几变,有时几天、几周甚至几年一变。除非跌到抑郁状态爬不出来才会就医,可惜现在被诊断的抑郁症有40-50%的是就是这种正常人的情绪失控称轻度双向情绪障碍,也有人认为是双向性抑郁即归入噪郁症,但我不主张这种提法。治疗方法与上面解绍的一样,也是几天内就变成一个情绪稳定得和常人一样,但更聪慧,更果断,不犹豫,更冷静。
2019.1.26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8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教育蓝皮书:学习压力成学生自杀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