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国外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越是美貌,越是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红颜薄命”,那么,为什么说红颜薄命呢?
古人常说“红颜薄命”,暗示美貌易带来不幸。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费佛最近作了一系列实验,证实好看的外貌虽带来若干好处,却也常伴随着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包括让人不敢亲近、怀疑你的能力等,甚至在医疗照护上,也容易让医护人员因为你的好气色而掉以轻心。
根据心理学家沃克和费佛的研究,长相出众容易让联想到他在别的领域也同样具有竞争力,因此 给人“能力较好”的错觉。据统计,老师倾向给漂亮的学生高分,而另一项MBA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班上长相最具吸引力与最平庸的人,薪资竟差了 10%——15%。沃克表示,好看的人一生都具备优势,“从学校到职场都是”。
然而,如果你有幸长得不错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心理学家指出,美貌也常伴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在职场上,因为“花瓶”的刻板印象,美丽的女人往往很难拿到高层管理职位,而不论任何性别,当你在外貌上过于出众,也容易激起同性面试官的防备心,担心你抢过他的锋头。
虽然说美貌可以带给我们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长得太漂亮反而会让人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特别是在爱情方面,长相平庸的女孩子反而更容易被男性当作是结婚的对象,而对于长相好的女孩子来说,男人们则没有什么安全感。
这个问题貌似由来已久了。千年来皆是“女为悦己者容”,美貌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觑。更何况,如今已不再是一个仅仅消费女色的时代了。而之所以将它拿出来再一次探讨,并非仅仅因为它的重要性。
打小我们都知道,漂亮可爱的孩子更讨喜,更容易做错事得到原谅,这是童年时代美貌的意义;而当进入青春期,我们知道“看脸”变得更加重要,当然那时女孩子的美貌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要么是因此而更加自信,要么是因为被太多异性关注而不小心误入歧途,因此而分心......美貌自此被打上了负面的标记,所谓“红颜薄命”,也许由此而来吧。
再后来,“美貌”让人又苛求又排斥。其实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找工作、找对象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多半是因此而生,女人惧怕它的离去,因此不断地消费、化妆、整容、健身......整个社会都在宣扬美,哪怕是并不健康的、病态的美;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也就有反抗,不靠美貌成为人生赢家的人也比比皆是。比如,许多貌不惊人的高情商的姑娘们依然是感情上的赢家,比如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颜值高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占优势了......甚至还有这样的话:“面对真正欣赏你的人,你怎样都可以。”话是这么说,很多时候,这也并非只是一句心灵鸡汤。
当然,尽管如此,自己并不信任这样的话,美貌对一个女人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原因相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不同的,譬如一个平凡简单、热情开朗的女孩子也许不花什么心思就可以饱受异性的欢迎,她自然不会去理会什么“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这样的鬼话;譬如一个颇有个性魅力,内心异常强大的人也不会过度迷信外表的力量,因为她的气场足以包容一切。可惜我不是......
因为我就是那个曾经因为青春期发育后一度发胖、不美,一度被异性讥笑为“丑女”而畏缩、自卑的姑娘,因为我就是那个因为自己深感自己不漂亮而不敢直视他人眼睛,不敢主动与人沟通,即使手无缚鸡之力也不敢开口叫异性帮忙的女孩,因为我就是那个拥有漫长暗恋史,成日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不敢迈出那些关键性步伐的女子,生怕一旦说出口就被瞧不起,就被嘲讽“想她这样居然也敢喜欢我”......
即使后来渐渐学会了穿衣打扮的小窍门,不再难看,心底那个不美的土肥圆姑娘却是抹不去的阴影。这样的情结表现在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塑身不敢停止,表现在从不肯吃上一顿夜宵,表现在每晚情愿牺牲睡眠时间在镜子面前纠结第二天要穿什么出门能纠结个把小时的强迫症......纵使知道是病态也停不下来,也许他人可以不在意,可惜我做不到。何况,深信穿着打扮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情愿每天盛装出席,也好过蓬头垢面地度过一天。如果有一天连刘海都不洗,萎靡不振地出门,情愿自己是隐性的,哪怕在别人眼里其实形象相差无几。
其实活了那么多年是知道的,真正吸引他人,长久打动心灵的从来不是美貌,也不该只是一副空皮囊。这与我们从小接受到的“心灵美高于外表美”的片面理论不同,因为人与人之间长期相处,更多的还是注重内在。有句话说得好:“外表和身材决定一个男人想不想了解你的内在,而你的内在气质决定了一个男人是否会一票否决你的外貌和身材。”而许多看似靠美貌上位的女人,到头来也并不是花瓶。可美貌依然重要,那是为何?
第一印象和光环效应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才如此。而就算男人再怎么强调素颜与清新,前提也是美丽。天生丽质是最高的境界,当然这一点可以弥补,无论是整容业,还是化妆品、衣品都是你弥补外在的重要标识。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谁也没有义务去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丰富的内在。同样的话已经被各类写手重复使用过无数遍,在这里也就不展开谈了。
美貌同样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影响着你的性格、气质。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漂亮的孩子从小往往受到的关注更多,得到的爱也就更加丰富,而一个人往往只有获得了足够的爱,才能更加懂得去爱别人,获取健康向上的人格。而丑陋的孩子往往习惯性地被忽略被遗忘,一旦缺爱了,往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修复完整,去成为一个真正会爱他人的人。缺爱的人有许多种,有一些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因为不被爱才发疯似地对人好,其实质还是索取,只是“看上去很善良”;有一些傲慢刚愎自用,内心却是自卑的,他要极力掩饰自身的脆弱,以来抵御这个不爱他的世界。 当然美貌也会有负面影响,譬如骄纵任性;丑陋也有正面影响,因为不具备外表之美所以才“且行且珍惜”,可痛苦的经历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毕竟一个人要有多坚强,才能够化痛苦为人生财富,浴火重生,健康地活着。美貌,终究是获取健康人格的一条捷径。
美貌亦是一种强大的心理作用。要重塑一个人的自信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对外表首先进行改变。就像土气的自己当初开始改变,是从换了发型、变了衣着风格、穿上高跟鞋开始。一旦开始了,得到外界的反应是他人的眼前一亮,正是这样正面的反馈让自己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相信一切都可以因此而变得更好,于是,对外界的畏惧逐渐地减少,许多从前不敢做的事,比如与人沟通交流,帮助他人,被他人帮助......一切都慢慢水到渠成,这样的效果自然好过长辈们给自己上一万堂诸如“你自信的来源不是因为你的外貌”、“与他人沟通并没有那么可怕”此类的鸡汤课堂。
由此而衍生的,是因美貌而产生的仪式感。这样的现象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失恋了以后想疗伤,就从“头”开始,改变了发型后果然渐渐放下了过去,开始了全新的人生;遭遇办公室政治,被善妒的同事排挤的时候,在遭遇了不公却无力排解的时候,一个精致的妆容,一套干净得体的服装,乐观的笑容,往往成为了你反击敌人、找回自信与尊严的最佳武器......更何况,认真打理自己会成为一种习惯。当你能够认真地护肤、化妆,有条理地搭配,又何尝不会渐渐地潜移默化,开始认真地面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呢?小事与细节上往往反映着一切,何况那是关乎美的细节,是善待自己的细节。
渐渐地变美了,便相信自己可以合理地掌控生活,便相信自己的内在也可以如同外表一样变得美好、纯净、温柔~~~不是因为变美所以世界才更加美好,而是因为你相信自己美丽了,世界才更精彩,更可爱。
而当有一天,当你可以不依赖于外表的美丽而同样散发出别样的人格光辉,那么你也许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一个人真正的魅力与外表无关,那只是一剂最强悍的催化剂,让你增值的最大力量。在那之前,我们都需要它。也希望美貌,成为我们变美好的强大武器。
没错,美貌就像是一条不用花太多力气的捷径,它所拥有优势是客观事实,它就顺其自然的在那里,一个人的漂亮会让其在很多过程中自然受益。美貌可以成为沟通的敲门砖,帮你省去社交冷启动的时间,加速人脉的拓展;它可以成为能力的放大器,让你如虎添翼,将个人形象建立地更加丰富和完美。
但如果把美貌当做一项特有的竞争性资源来看待,除了我们都知道的优势之外,它还有下面几个劣势:
第一,美貌常常是一种被动技能,无法作为核心竞争力。
它和思维力,分析力,学习力等这些底层核心能力不同,美貌常常是一种被动技能,不好变作主动行为,也不具备融通性。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美貌可以成为沟通的破冰器。同样的一场谈判,同样的专业水平,一个长相一般的人去谈和一个长得漂亮的人去谈,开场可能就完全不一样。美貌在这里起的作用仅仅是提升沟通的机会,而不是促成最终的合作。它绝不能替代专业能力去做专业决策。
其次,美貌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有时甚至会成为个人发展的阻碍。在男性把持绝大部分话语权的行业里,美貌很可能成为一些男人的另有所图,或者成为自己撕不掉的标签。
并且,当一个女性凭借自己的漂亮从男性那里获得收益时,不可避免会引来其他女性的敌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7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