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0日讯 怒气经常来得很快,很强烈,让我们做出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从天性上来讲,愤怒作为一种情绪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我们坐在方向盘后面愤怒情绪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帮助反而会带来许多潜在危险。
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路怒症"。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在路上发生的极端暴力和侵犯事件最终在法庭,医院和媒体上结束。但是实际上每天都有司机在路上变得怒气腾腾,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样会让司机本人以及其他人都处于风险之中。
路怒症中隐藏的科学
通常来讲,"路怒症"的出现是由一些特定事件触发的。这些事件经常包括其他司机的一些行为,比如开车太慢,不打任何指示就变道,以及其他我们称之为威胁或障碍的行为。
我们对这些特定事件的反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
个人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信仰和情绪
一些应激因素比如堵塞的交通,紧迫的时间,道路工程或者高温天气
我们对事情的理解:比如认为别人针对我("他们故意开车别我!"),灾难情绪("你可能会要了我的命!")笼统概括("这些司机都太差劲了!")以及标准的暴力情绪("开车的人应该多长只眼多看着点")
其他因素,比如我们在车子里感受到的匿名感,以及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情绪交流
事实上,许多在驾驶过程中因愤怒做出的行为,包括狂按喇叭,骂粗口以及做出不雅手势,直到在路上强行变道或者做出其他危险行为,最终都可能导致我们走出车子进行言语攻击或者肢体接触。
最近一项研究证实"路怒症"与一些攻击性和风险性行为之间存在关联,研究发现驾驶过程中产生的愤怒情绪能够有效预测攻击性驾驶,风险驾驶,错误驾驶以及许多事故的发生。
这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平常表现很得体的人一旦驾驶汽车就会变得怒气冲冲,这一理论自从汽车出现就已经与我们同在。还记得1950年迪士尼出了一部动画短片"Motor Mania",其中有一个人物叫Goofy。他在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后来每当他坐在方向盘后面就会变成一个怪兽。
我是一个很好的司机,但是别人都怎么回事?
澳大利亚一项对220名司机进行的研究让人感到非常担心,该研究发现伴随着路怒症,司机对自身控制能力的错误判断预示了攻击行为的出现。有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更好,认为自己对事情的掌控能力更强,他们更可能在路上以风险性或攻击性方式进行驾驶。
驾驶过程中产生的愤怒情绪以及对自己控制能力的错误判断是一对非常危险的组合。一方面,一个又愤怒又认为自己能够掌控情况的人,更可能以危险性或攻击性方式驾驶。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认知功能,比如注意力,推理,判断和决策都可能受到愤怒的影响。
路怒症影响路上的每个人。因此公众应当对其投以更多关注,找到有效干预措施,减少驾驶过程中的愤怒情绪以及路怒症的发生。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干预有望改变司机的愤怒情绪。最近一篇文章发现证据表明认知和行为干预能够降低和控制司机的愤怒情绪。
其中包括改变引起愤怒的认知模式和错误的思考方式,在愤怒产生的时候学会使用轻松的处理技巧找到解决困难问题的策略,舒缓愤怒情绪,这样我们做出的选择就会少一分攻击性多一分安全。
如何不被愤怒驾驶所席卷
对控制力假象时刻保持警惕。8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巧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这一结论在统计学上并不成立。
记住普遍的人性--我们处在同一个交通系统中,每个人都可能变得沮丧。
愤怒之前思考一下,其他司机可能并没有恶意--我们经常先入为主地认为路上其他人可能因为私人原因干扰我们,但是通常来讲人们的行为动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良性的。
避免责备和惩罚,要学会宽容--我们可以接受负面事件的发生,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他们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分心,可能比较匆忙,可能只是犯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感到愧疚的小错误。
就让那些困扰我们的事情随风去吧--红灯,交通,延迟,考虑不周密的司机--跟其中任何一项困在一起都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差。我们可以接受忍耐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刺激。
深呼吸--慢下来,找到让自己得到缓解的呼吸方式,比如找到一个缓慢的可控的呼吸节奏,减少容易导致愤怒的心理情绪
用一种友善的方式对自己说:"啊,刚才只是差一点。你很安全,什么事情都没有。那个人只是犯了个错,我们都有可能犯错。"
集中注意力,安全冷静地驾驶,确保自己不出任何意外地安全到达目的地。
路怒症,从字面上看,就在道路上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愤怒,一般是指机动车的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因为压力、道路环境、周围车辆、汽油味、气温、其他司机等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综合造成的,导致司机爆粗口、一言不合就干架或者开斗气车等现象。
路怒症是一种与焦虑、冲动、控制等相关的心理状况 “路怒症”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国外心理学,主要是用来形容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开车压力与道路挫折等导致的愤怒,动怒者可能会攻击他人,一些无辜的乘客也可能因此遭殃。发作的人经常会带有挑衅行为,口出狂言,甚至动粗、损坏财物,即带有攻击性的驾驶,且相当多的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有过上述表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曾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在北上广三个城市随机抽取的900名的司机中,有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不愿意面对和不敢承认的尚未计算在内。
一般而言,道路常见的 路怒症主要有以下表现:
1.开车骂街是一种常态。
开车会产生路怒是一种常态,但并非所有的路怒族都会无缘无故的骂街,通常是遇到了诸如时间紧张却偏偏红绿灯颇多,或是赶时间的情况下偏偏遇到了交通堵塞,甚至交通事故,这个时候,有些司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直接骂街发泄,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2.驾车的时候容易情绪失控,稍微有点堵车或碰擦就可能产生动手的冲动。
即使平常时看起来素养很好的人,在面前长时间的交通堵塞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情绪失控。更不用说平常素养一般的人,只要遇到一点点堵塞,或者路上稍微有点不顺心,他都可能内心怒气汹涌,有一种想揍扁对方的冲动。
3.喜欢跟其他挑衅,故意阻拦他人进入自己的车道,以显示自己很牛逼。
有的司机开着车,因为性格使然,觉得自己掌控了车辆,有时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心态,看着旁边有不经意的超过自己的车,或者就在前面不远处的车,会想和对方一较高下,于是开启了挑衅模式,拦截他人的车或者故意挡道。
4.驾驶过程中显得极不耐烦。
前面只要有车辆或行人稍慢,就忍不住不停的按鸣喇叭或打闪灯,过频繁拍车门催促路人或者其他司机,尤其是等红绿灯的时候,看着蚂蚁速度般过人行道的路人,心中的怒气不打一处来,莫名的感到生气,想骂街或揍人。而这个时候如果车上其他乘客恰巧说了一句让他觉得不舒服的话,可能引发骂战。
5.可出现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加速或刹车,跟车过近。
驾驶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其他司机的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行为,作出追车、超车,或者故意刮蹭,或者开斗气车,或者故意投掷物品等严重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这种单向的、不算宽广的,却有路面景色单一的环境下。
6.最明显的特征:开车和不开车,完全是两种脾气、两个人。
一个人平常不开车的时候,可能看上去彬彬有礼、平易近人,即使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撞到,也会礼貌的回一声“对不起”,或者被碰到时不予计较,或收到对方的道歉时表示理解。但当他开车的时候,情况可能是反着来的,对别人的碰擦忍不住骂街,甚至口吐芬芳,自己碰擦到其他车辆则可能满不在乎,甚至故意挑衅对方。这是路怒与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以上六点也可以用来检测自己是否属于“路怒族”。
导致路怒症的可能原因众说纷纭 路怒症不是病,也不一定是素质问题所导致,而是多种原因形成的。
首先,路怒族普遍有这么些心理特质 。
产生路怒症,和驾驶员本身带有着一种下意识有一定的关联,即驾驶员下意识地认为整个驾驶过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事先设定的方案和时间,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而忽略了路上可能产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以下心理特质可能引发路怒:
1.隔离感产生的强烈控制欲
多数司机都有这么一个共性,当自己进入车内,手握方向盘,觉得车子就是自己的空间,自己是这个空间的主人因而产生了一种控制感。此时,驾驶员如果看到假如旁边的车打方向灯想超车,或者想变换车道,会觉得对方是在和自己挑衅,威胁到自己控制车辆空间的权威,因而激起了愤怒,本能的加速跟上去,不想让他超车,甚至会产生一种挑衅心理,以显示自己技术高超,有能力掌控一切。
2.道路安全感的需求与缺失
车子在路上行驶本身速度是比较快的,比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要快很多,惯性也相应的大很多。对于驾驶员本身而言,行驶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不仅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也威胁到对方的安全,对周围的其他车辆和行人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这种对安全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司机开车的紧张度,此时,如果看到别的司机产生错误,违反规则,尽管一点都没有影响到自己,出于嫉恶亲善的本能,内心还是会产生一丝厌恶,甚至是鄙夷,有的忍不住会口吐芬芳。
3.日积月累的心理压力
对于一些开车族而言,车内空间有时是自己放松、消遣的空间和地盘,平常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时间放松自己, 社会 发展节奏带来的各种压力无处释放,一点点的积累,一旦上路遇到了让自己不快的事情,情绪很快就爆发,就像一座表面静止的火山。
4.个性因素的影响
有的人本身 虚荣心较重、自负狂妄,喜欢挑衅 ,以显示自己比任何人都强,这类人往往心理承受力较弱,承受不住失败和挫折。当他驾驶车辆时,喜欢在路上和其他司机竞技,以显示自己技术高超,只要能赢过对方就感到开心,输了就觉得没面子,甚至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由此开斗气车,或者故意挡道。
有的 性格冲动、暴躁易怒 ,遇到堵车或者他人挑衅,很容易就爆发不良情绪,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继而和对方直接干起来,出现谩骂、刮碰、动手等不良行为。
其次,不合理的信念,使路怒症发生率增加 。
影响路怒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期待值越大,越易怒
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完全没有赶时间的必要,但是作为驾驶员,人还是习惯性地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预期时间和路线,在潜意识里规定自己必须在某个时间点前之间到达某地,或者规定自己必须用多少时间走完这段路。在给自己下这些规定,内心抱有这些期望的同时,人很容易忽略了路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甚至认为即使有突然的交通状况,也影响不了自己,或者要求自己不受影响。然而,一旦突然事件影响了时间,实现持有的期望就会开始司机的情绪和判断,继而导致情绪失控。
第二种,公平理念
通常而言,对世界持有公平理念的人,相对的比较少发生路怒症状况,因为对他而言,在道路上,除了自己,还有其他司机和行人,每个人都是有思考能力的个体,都拥有道路行驶的权利和维护道路安全的义务。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尤其是一些开豪车的人而言,则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更多地将其他车辆和行人视为自己行驶道路上的障碍物,忽略了他人和他享有同等的权益。
再者,不恰当的认知重评对路怒有着一定的影响 。
在路怒的司机眼中,世界上只有开车比自己慢的菜鸟和开车比自己快的傻逼,也就是说,过高的自恋和不稳定的自尊影响了某些司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认知,以至于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路怒司机将责任归咎于其他司机的不守规则,或者某些新手司机的笨拙,以及市政道路规划的不合理,甚至给女性司机贴标签“女司机”,以此来回避自己的驾驶责任。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他的道路警觉性,使得本应保持谨慎驾驶的他放松了警惕,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车辆和道路状况上,忽视了自身的问题。
最后,不适宜的环境对人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因堵车、路况等导致动怒的约48.1%,因其他司机、车辆影响自己导致动怒的约69.5%,因新手司机导致动怒的约22.9%,因其他司机违章并不影响自己而动怒的约26.6%,长途司机的路怒大约80%,私家车路怒约44.4%,男女比例为4:1,可见环境对路怒的影响。
比如交通堵塞、天气恶劣、交通事故、红绿灯的不合理安排等等,都会间接影响着本就在车内吸够了汽油味而情绪不佳的司机。
换而言之,路怒症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如何尽量避免使自己成为路怒族 路怒症虽然不是病,却是近年来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的一种心理障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或者尽量避免使自己成为路怒族呢?
1.拥抱现实,减少期望
开车上路,安全是第一。在出门前做好一切准备,不要给自己设定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也不要指望每个人都能自觉。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遇到什么人都是有可能的,有突发事件也是正常的,了解这些情况,保持一颗平常心,开车上路,不给他人设定那么多的“应该”,可以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避免一遇到事件就产生恐慌、焦虑,甚至暴躁动怒。
2.反思与自律
驾驶过程中,自己注意自己的本分,和应尽的义务,自觉遵守交通,不要疲劳驾驶,如果觉得自己开车过程中产生疲劳,找个地方缓解一下,再重新上路,以免发生事故。
即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自己不会出差错,相反的,要从每次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反思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万一不小心遇到与对方刮蹭或碰擦,不要轻易骂人,尤其不要在想骂人的时候才想起对方是个人,而在开车时却只将对方视为障碍物。
3.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一些辅助性行为
一些辅助性行为,可以用来平缓驾驶过程中的枯燥无味和情绪不佳。比如,嚼口香糖,可以促使大脑多分泌一些多巴胺,增加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的愉悦感,保持良好心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有利于平静人的心境,如果放一些剧烈音乐,虽然可以使人兴奋,但也同时使人变得易怒,心境澎湃;在车上放一些能让自己恢复平静的小物件,比如幸福照片或者名人名言,或者个人信仰相关的物件,只要是可以成为自己心理安慰剂的物品皆可;路遇加油站的时候,可以下车稍作休息,调整一下心情,再出发,防止情绪积压导致的心理不平衡;遇到路况不佳,多给自己几次深呼吸,以平缓心境,防止情绪不良。
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方法,因人而异,欢迎各位分享自己的经验。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海德,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路怒症”其实并非心理障碍谱系中的一员,之所以被称为症,是因为其造成的困扰和危害令人感到不知所措,又无可奈何。
”路怒症”的成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具有某些人格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而由于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以及个性特征,某些人的人格中会存有一些异常的人格基础。
偏执性、表演性、边缘性、自恋型性人格基础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只考虑自己,稍有不如意就会有出格行为,因此极其容易出现”路怒症”的情况。
此外具有冲动性、反 社会 性、边缘性人格基础的人,往往行为具有不稳定和冲动攻击性,因此在出现”路怒症”时,往往会伴有肢体冲突。
2、 具有某些固着的非理性认知。 此类人群大部分有固着化的非理性认知,诸如”别人都该让着自己”、”别人都是渣,不会开车”等等的非理性认知。持有这些非理性认知的人往往会固执的认为”是别人的错”,当”路怒症”发作时,往往都是向外指责,挑别人的错处。
3、 不懂得如何进行表达。 路怒症人群以男性居多。在中国,男性的 社会 化过程中, 情感 情绪的表达是被普遍压制的,同时强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情绪无法表达,急需解决问题又无法解决时,愤怒便如野火般,一点就炸。
对于路怒症本人而言,首先需要面对自己的愤怒,每当自己路怒症发作时,先把视线收回来,看一眼自己,觉知一下当下突然很愤怒,要”路怒”发作了。
然后可以在事后,对于自己”路怒”的情绪进行书写表达,将自己当时觉察到”路怒”发作时的想法写出来。
当然如果愿意,可以寻找具有国家从业资质且有连续受训背景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情绪疏导和认知觉察,帮助自己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开车在路上,少一分怒气,多一分安全。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路症?
路怒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兴词语,讲的是在 开车一族里面,脾气易怒易爆,动不动就会去骂人,怼人;别人一不小心抢道或者超了一下,就会勃然大怒,觉得被针对,然后疯狂的闪灯,疯狂的反超回去,甚至有时候会去把车停下来大打出手…
我之前就有一个朋友脾气非常的爆,有一次就是被超了车。他一气之下开车将把人家别回去之后,下车跟对方在公路上大打出手。
那么从心理学上怎么去看待这个路怒症呢?
首先, 路怒症的人,他背后的情绪跟性格基础就是我们说的易激惹。稍有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觉得不爽的,马上脾气就上来。这样的人,首先跟个体怎么看待事情,解读事情的方式是有关的 。
同样是被超车这样一件客观的事情,有的人就会想着,“算了算了,他可能有急事”,或者平淡的看待这件事——“就这么窄的路,不是我别他,就是他别我,无所谓的。”;而路怒症的人则会换种方式解读,“别我车?挑衅我?看不起我?”
所以,这个不合理的解读方式就会带来情绪的不一样,所以有了路怒症的出现。
喜欢把别人的行为解读成是针对自己的这种人呢,他的内心是很自我自恋的。他总觉得好像大家有意无意都是针对他的。其实别人没空针对你。
其次,就是他 会对别人有一个不合理的期待,或者他会把自己放到一个受迫害的角色里面 ,从而引发自己的这个愤怒的情绪,其实愤怒后面,有时候反倒是一个弱小的内心,而我们需要用这种愤怒去掩盖我们内心的弱小。
第二个解读就是,人其实在一个封闭的空间, 高速行驶的一个驾驶舱里面,自我是很容易被放大的 ,也就是人的自我感觉会非常的良好,会非常的膨胀。所以这个时候, 一旦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会容易脱离现实,高估我们自己的能力 。所以我们会超车,我们会去别别人,我们会去破口大骂别的司机,那这也是路怒症产生的一个心理学上的分析。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说开车的时候,尤其是现在夏天,容易心浮气躁,容易生气。 温度每上升一点,其实人的整个暴躁程度就会随着上升的 。
这个是有心理学研究的,有一个研究就是让两群大学生一群拿着一个一杯冰咖啡,一群拿着一个热咖啡。研究显示,拿着热咖啡的那些学生明显报告书情绪,会感觉到稍微能够高涨一点,所以这个温度也会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现在一直提倡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其实在遇到别人去别我们或者超车等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深呼或者我们可以先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不要动怒。因为动怒,其实对我们自己的这种心脏负荷是非常高的,并且对我们整个开车的状态也是不利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国家心理治疗师黄孜孜
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套用,就是读六祖坛经,跟着六祖思考一下,如果寺庙前的旗子飘动了,那是旗子在动,还是风在动呢?有的僧人说旗子在动,有的说是风在动,而六祖释义为,既不是旗子在动,也不是风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所谓的路怒或者其他的怒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世界所有你能看到的都不是你眼里的那个表象,而都是你自己,所有的外在表象无一例外都是你自己心生成的,不过就是你自己心的一个象征物而已。看似堵的是路是车,其实堵的既不是路,也不是车,而是你的心,你的心堵塞了自然就只能发怒。那你需要问你自己,你的心为何不通畅,为何是堵塞的呢?
怒路族,问题是在怒,不是路。
怒,是愤怒情绪被指向到上下班的路上,出现一些失控的行为。
怒,是问题行为者强烈的内在情绪体验。是一种多种情绪复合叠加的情绪反应,一般缘于童年被攻击,被侮辱的感觉的迁徙和固着。其内部言语表达的意义其实是,现实情境中,我又感受到或者预知到,自己被攻击和侮辱。
这就是怒路族的内在逻辑。
改善怒路族,前提是要让对方感受自己的愤怒,仅仅是路上发生的些许小事吗?还是自己平常生活中经常有如此愤怒,无法抑制的想爆发的冲动体验?
如果他想觉察到这一点,改善完成了重要的一步。
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来讲,车子是控制感的象征。
很多人平常都很情绪稳定,可一旦开起车来就会变得很暴躁,
首先是因为在开车的时候,是一个相对比较私人的空间,没有了观众,是一个完全自己可以做主的环境,不用刻意的去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
然后是,人都是自恋的,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唯我独尊的想法,会有一种我开车的时候,所有都要在我的控制之内,按照我的想法来,一旦有超出我的掌控感之外的事情发生,会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怒气接着也来了。
建议改善方法,首先当然是有个稳定的情绪,其次是有个清晰的边界感,就是我只能控制我能控制的,至于其它是我不能控制的。
永远牢记,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重中之重。
路怒症分三种,一种是面对不守规矩的驾驶者,另一种是想尽办法占便宜的驾驶者,再有一种就是喜欢炫耀自己的驾驶者。 面对不守规矩规矩的人,很多人都会比较来“气”,总体上来讲,这类人算是 社会 的老实人,规规矩矩做事的一类。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 被犯路怒症 ,究其原因就是有点强迫症,觉得世界应该是按即成规定来的,不应该有人破坏这样的规定,觉得那样的世界是不对的。
还有一种就是喜欢占点便宜的,插个队,压个线,有点像买菜讨价还价的感觉,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少花钱,而是为了讨价还价。这种路怒症就是要 占个便宜 ,无所谓什么环境。之前就有人在并道的时候别车了,黑车司机立马下车跑到白车那里,就是占不到便宜心情不舒畅。
再有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的,这里面q还带有炫耀的一部分 情感 ,有点像打 游戏 一般,想要创造更好的记录,想要展示更好的技术之类的。当然比起占便宜炫耀的心理因素更大, 对于这类人往往以谩骂开始,言语中充满“敌对”的意思。
路怒症的本质是心理压力无法缓解,遇激惹就爆发。路怒只是一个爆发场景比较多的地方,和路没关系。也叫暴怒症。很多在办公室、在家庭大声咆哮的就有可能是暴怒症了。我一般从三方面解决暴怒症的问题:1、帮助个案检视自己的生活。2、帮助个案找到压力源。3、帮助个案找到合理的宣泄途径。
情绪负荷太大了,别无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56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