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小时候被父母暴打会产生什么心理,家庭暴力的预防及办法

佚名 2023-07-03 09:57:08

一、童年被父母打会有心理阴影吗

问:童年被父母打骂,长大后会留下心理阴影吗?

观点1:我可以告诉你肯定会!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我小时候我爸妈一言不合就打我,你看我现在活蹦乱跳的也没什么事情啊,我也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呀?

错,难道非得等到杀人、抢劫,报复社会才算有问题。

一些东西是隐形的,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我认为受到过家庭暴力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有的孩子很坚强,自己很努力,最后把这个魔鬼打败了,甚至成为了天使。但你不能否认这个魔鬼不存在。因为有的孩子终日和这个魔鬼作斗争,活在痛苦中,甚至他都不知道他的痛苦,是因为这个魔鬼。而有的孩子,心里的魔鬼变成真正魔鬼。

实际问题远比你看到的多,请善待孩子。谢谢。

观点2:要看被打的程度。

我小时候我妈妈经常打我,因为我爱看电视。我可能留下的阴影就是,长大后我一般做浪费时间的事的时候,就会感到恐慌和害怕。

但是我身边没有因为挨打留下很大阴影的,反而父母吵架打架留下心理阴影的比较多。

所以,请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最重要。

二、父母离异会导致孩子哪些心理问题

自卑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都会很自卑,没有完整的家庭,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而自己只有一个,往往在孩子心理会造成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得不到父母的爱,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开心心,自己却不能向他们一样。

自闭

很多小孩子由于家庭的破碎,慢慢变的自闭起来,不爱说话,不愿意接触别的人群,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与世隔绝,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厌世或者仇视的情绪,家长应该多关注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

叛逆

单亲家庭孩子叛逆的很多,主要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父母分开之后,总要自己养家糊口,往往会对孩子教育方面忽视,孩子经常在外面很容易接触一些乱七八糟的人群,很容易产生一些恶习,所以父母在工作的同时应该加强孩子的教育,多给予关爱。

性格暴躁

往往在离异之前,很多家庭矛盾比如吵架打架,给予孩子耳语目染,往往孩子在成长中也会慢慢的学习大人的这种行为,从而变得性格暴躁和有动手的行为,所以父母在产生矛盾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

排斥异性

破碎的婚姻往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孩子往往也会产生对异性的排斥和对婚姻的恐惧,往往让孩子从而害怕和异性相处,害怕结婚等等,心里的问题需要家长认真的疏导,多和孩子沟通,要让孩子更阳光,更理性的看待婚姻。

恶习影响

俗话说幸福的婚姻都有相似,如果父母有某种恶习,和孩子经常生活在一起,孩子会产生模仿,从而也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父母有时候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某种恶习,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孩子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孩子受到家庭暴力后,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也不知道找谁,但这时候最需要鼓起勇气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是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道语对自己多年从事心理辅导后的一个总结。

儿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因此在社区和学校这些能让孩子接触到的地方,需要加强教育力度,以往社会对儿童身体安全讲得比较多,但对儿童心理安全却很忽视。现在,到了要把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提到重要日程上的时候了。

追寻家庭暴力的源头,其成因是家庭成员负面情绪过多、攻击性情绪增长,出于释放能量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暴力行为。这样的情绪如果转化得当,成为正面的能量,就会是利他的、有建设性的,如果释放转化不当,就会成为暴力,有毁灭性的能量。

从心理健康角度讲,这样的行为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长的个人素质。家长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所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四、如何预防对儿童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中妇女、儿童是主要受害者,但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却没有像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那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在于法律对儿童的保护是通过监护人来实现,而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往往就是监护人,因此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往往更具有隐蔽性。

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多机构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制止。除了有必要逐步完善对预防和制止儿童受暴的法律保护外,还要作为政府的工作职能加以推进,政府可以开设儿童热线、儿童庇护所等;其次,还要加强社会救助,建立多机构多部门的支持体系。妇联、居委会要直接干预,医疗机构建立专门的心理救治室,医护人员一旦发现儿童有受到家庭暴力伤痕要及时通知有关的儿童保护组织,由他们出面干涉;另外,要提高儿童自我防范的意识,尤其是学校要提高儿童对家庭暴力的认知能力,提高防范意识,教会儿童如何寻求外界的保护。

总的来说,要想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首先要提高家长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与孩子正确的沟通。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家长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变化而让孩子遭受身心双方面的伤害,让孩子远离家庭暴力的阴影,健康成长吧。

家庭暴力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哪些伤害?

家暴对孩子的性格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内向、孤独和沮丧:孩子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的压力而变得内向、孤独和沮丧。

2.抑郁和焦虑:孩子可能会因为经历了家庭暴力而患上抑郁和焦虑症状。

3.自尊心受损:孩子可能因为被虐待而感到自尊心受损,缺乏自信和自尊。

4.恐惧和痛苦:孩子可能因为经历了暴力而感到恐惧和痛苦,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表现得较为消极和抗拒。

5.愤怒和暴力倾向:孩子可能因为身处暴力环境而产生愤怒和暴力倾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6.自责和负罪感: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保护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而产生自责和负罪感。

7.社交障碍:孩子可能会因为经历了家庭暴力而产生社交障碍,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和发展。

总之,家庭暴力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成年甚至一生。因此,重视和预防家庭暴力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小时候被父母打大了,会不会心理变态?

长辈从小被暴力对待,还想用暴力对待孩子的父母尽管看起来“正常”,实际上形成了比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且已经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被暴力对待的父母一定缺少爱的能力。没有从自己父母这里体会到爱,只能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告诉自己经受打骂能让自己更坚强,不然要怎么忍耐下来?现在蛮力的躯壳下,掩藏着曾经弱小可怜无助的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不被认可,他们便不会爱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不爱自己的人更不会爱家人,爱孩子,因为真正的爱一定是从懂得爱自己开始,真正的爱是接纳,没有人是完美的,有缺点很正常,真正的爱是呵护,懂得照顾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内心阳光自信。显然,你的父母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还试图把这种模式强加给你,一定要好好辨别。二、被暴力对待的父母不懂得教育。为了让孩子更坚强而打骂?为了培养抗压能力而施加暴力?纵观所有的教育书籍,教育言论,不会有人认同这种观念是对的,打骂只会让一个人自卑,日后变得不敢争取,遇事想要逃避,彻底走上坚强的反面,抗压能力怎么培养?要用爱来浇灌,尊重、理解、接纳孩子,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是最支持你的人,家永远是你的港湾,家应该是温暖的,父母应该是温和的,能给孩子留一个退路,而不是想要逃离的地方。三、被暴力对待的父母无法享受生活。从小没有被好好对待,这是有毒的种子,日积月累下已经无法拔除,他们容易看任何事物都不顺眼,情绪无常,挑剔,担忧等等......而性格决定命运,相比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工作生活可能也不那么如意,是在正常生活,可是毫无幸福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51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