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知道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吗
1、沮丧、绝望,病人即使碰到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有时表现“心烦”、“烦闷”,有的病人在诊视时强作笑脸。虽然存在内心抑郁体验,而表情上习惯加以掩饰,应引起重视。
2、思维障碍主要是感到无兴趣,无价值,无望,无助,无用感,总把事物看成暗淡的一面,思考困难,工作能力下降,反省过去感到内疚、自责、自罪,有时夸大自己的“罪孽”而形成罪恶妄想。
3、兴趣及精力减退他们对往日的日常工作和业余爱好变得兴趣索然,对各项活动均感到毫无意义,患者感到全身乏力,即使不干活也感劳累,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缺乏动力,显得疏懒、力不从心
4、精神运动阻滞行动迟缓,很少有自发的活动,讲话语音低沉,思维活动过程亦缓慢,严重者可以呆坐不语或卧床不起、不食,陷于木僵状态。
5、生物学症状如睡眠障碍,以早醒居多,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性功能减退,情绪变化昼重夕轻,有的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皮肤冷热感等。
二、中医解析抑郁症的危害
一、患者躯体莫名的不适:
抑郁症不仅表现为心情郁闷。而且也会出现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疼痛、乏力、胃部不适、食欲欠佳、心慌气急。以及各个系统的症状。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往往没有情绪低落等典型症状,却以躯体不适为主。其特点是症状虽多。却以头痛、失眠为主,尤其是容易早醒。
二、患者心理备受煎熬:
一些平常的事情在抑郁症患者跟里变得不同寻常起来,这使他们一直在受折磨的心态下生存。这种状况好像是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切,而且主观性明显,他们根据自己的悲观理解解释每天的人和事,反复的内心斗争消耗着生命激情。一边责怪自己,一边责怪着外围世界。芝麻大的问题被放大到西瓜大小,再进行不断的追问、剖析,结果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三、抑郁症高自杀率需警惕:
我国精神医学专家调查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据研究,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至少会患上一次抑郁症,但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身在病中不知病”。
三、青少年抑郁症六大表现
1、坦途无悦
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2、自杀行为
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自杀,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3、似病非病
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4、变换环境
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5、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6、不良暗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四、精神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1、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即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2、音乐治疗方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3、患者自我治疗
其实对于治疗抑郁症我们现在如果发现自己活着身边的人有这种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的确诊,而且还要有实际的治疗方式,其中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4、支持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1、遗传因素:抑郁症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抑郁症是由许多有着微小效应的基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它并没有一个主效基因。家族中如果有抑郁症的亲人,那么后代中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要比家族中无抑郁症亲人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发生率高大概在2~10倍。但遗传因素只是一部分,而且相当复杂,也并不是这个疾病的全部。
2、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家庭关系的研究均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概率。
3、社会因素:社会支持与抑郁有较高的负相关,同伴关系差的小学生与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小学生相比,更易患抑郁。在交往中将自己认知为人际交往无能,体验着焦虑和社会拒斥感。
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来源颇广,不仅有家庭、社会等,更多的是自身情绪的压力。这些压力让人难以喘息,很多人甚至过的狼狈不堪,久而久之情绪出现了问题,患上了抑郁症,那么究竟抑郁症是由什么原因引发的呢?其根本原因是过度的焦虑和自我怀疑。
1、焦虑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习得性无助感觉的产生。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后就会变得患得患失,焦虑不已。而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焦虑是指没有实际原因的情况下,出现自己吓自己的情况,对没发生的事情感到忧心忡忡,难以静心去做别的事情,大脑里一直会想着这件事情。急性焦虑则是在发作时会出现嫉妒恐慌的心理,严重者会危及到生命安全。这种情绪会随着一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一直围困着你,让你感到没来由的害怕,长期处于一种不安静的情绪中,久而久之你就会患上抑郁症。
2、自我怀疑
抑郁症又被称为?情绪感冒?,这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它的产生病因主要还是源自于个体自身的一个情绪起伏,人长期陷入自我怀疑且很难走出来就会导致此精神疾病的产生。很多时候由于努力的方向并不正确导致工作或感情走向并不顺利,人会在复盘反思时陷入自我怀疑且难以自拔,这种自我怀疑可能是个体个性的体现,一般来说内向、自卑、胆小的人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去,这些性格让他们在生活中很难做主,对应激事件的事后反应速度过慢,更容易在一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上纠结很久,情绪变得抑郁。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抑郁情绪的时候要学会纾解自己,一旦发现自己难以去排解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就像一个情绪隐形杀手,切莫被其伤害。
哇,一口气问了太多问题。但无论如何我有答案。
免责声明 - 很长的答案,您可以选择阅读它以获得一些知识或继续您的提要。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其特征是持续情绪低落或对活动失去兴趣,导致日常生活严重受损。
重度抑郁发作的 DSM 标准是,
A. 在相同的 2 周内出现以下五种(或更多)症状,并且与之前的功能相比发生了变化;至少其中一种症状是(1)情绪低落或(2)失去兴趣或快乐。
1. 大部分时间,几乎每天都情绪低落,表现为自己的主观报告或他人的报告。这种情绪可能以悲伤为特征,空虚,或绝望。
2. 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显着降低。
3. 不节食或体重增加时体重明显减轻。
4. 几乎每天都无法入睡或睡过头。
5. 几乎每天都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6. 几乎每天都会感到疲倦或失去能量。
7. 几乎每天都有无价值感或过度或不适当的内疚感(可能是妄想)。
8. 几乎每天都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优柔寡断。
9. 反复出现死亡念头(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念头,或企图自杀或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B. 症状会导致临床上显着的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
C. 发作不是由于某种物质的影响或医疗状况。
D. 分裂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不能更好地解释这种情况。
E. 从未出现过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所以这些是临床抑郁症的标准。
原因:
生物学维度:
家族或遗传影响- 可以看出,抑郁症往往在家族中流行,也就是说,抑郁症是可遗传的。当家庭成员是我们的第一个亲戚时,他们的风险会增加。
从双胞胎研究中可以看出,同卵双胞胎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异卵双胞胎的 2 到 3 倍。
基因——一项研究发现,相同的基因工厂会导致焦虑和抑郁。因此,这可能是由于一个特定的基因。
神经递质系统- 研究表明,血清素水平低会导致情绪不规律,因为血清素是一种情绪稳定剂。
因此,这解释了大脑与抑郁症有关。
内分泌系统——在抑郁症患者中,HPA 轴过度活跃,因此会增加大脑中皮质醇(应激激素)的水平。因此,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
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损害海马体(存储记忆的地方)的神经元。
睡眠和昼夜节律- 可以看出,抑郁的人在快速眼动 (REM) 睡眠开始之前,在入睡后往往有明显更短的时间。因此,睡眠似乎确实会导致抑郁。
似乎也与季节有关,通常当没有太多阳光时,人们往往会变得更加沮丧,例如,在冬天,尤其是在北极附近。
脑电波活动- 一项研究注意到两个半球的不同阿尔法活动。抑郁的个体表现出更大的大脑半球右侧前部激活。这种激活代表了对抑郁症的脆弱性。
心理维度
压力大的生活事件——主要的生活压力是抑郁症初始发作的一个更强的预测因素。许多研究发现,严重的,在某些情况下,创伤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的发作之间存在显着关系。
压力会引发抑郁。
习得性无助——当人们决定或归因于他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压力时,他们会变得焦虑和沮丧。
消极的认知方式倾向于预测老年人对其他消极事件的反应而出现的抑郁症状。
消极的认知风格——抑郁的人倾向于有一种被称为“认知错误”的有缺陷的想法,例如,任意推理(更多地强调消极方面)和过度概括。
研究人员发现,个人早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根深蒂固的负面图式,一种关于生活某些方面的持久的负面认知信念系统。这些是自动的,会导致抑郁。
社会和文化维度
婚姻关系——婚姻不满意和抑郁密切相关。
婚姻破裂后,男性首次面临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情绪障碍。这可能是因为性别差异强烈影响了对可控性的感知。
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文化,在我们社会中分配给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中,女性被期望比男性更被动,对其他人更敏感,也许更依赖他人。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反刍,这是另一个促成因素。此外,女性比男性遭受更多的歧视、贫困、性骚扰和虐待。
社会支持- 您的社会支持和联系的数量和频率越高,您的寿命就越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城市的人更沮丧。
朋友和家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从抑郁发作中迅速康复。
由此可见,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51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