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13岁男孩上吊自杀,青少年心理问题要重视

佚名 2023-07-03 07:53:21

【2016年11月18日 讯】深圳宝安松岗一13岁男孩上吊自杀,死亡7天后,其叔叔也是其唯一的亲人才知晓侄子出事的消息,据悉,少年父亲病逝后,母亲改嫁,抚养他的爷爷的离世让这个13岁的少年彻底没有了约束同时也没有了被保护的可能,在深圳工作的叔叔将其接到深圳后,没想到最后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叔叔也是既悔恨有难过,叔叔呼吁社会能多关注这样的弱势群体,减少悲剧的发生。少年叔叔的反省虽然已经晚了,但是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家庭问题导致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层面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一直没有被重视,如果能建立有规范有效的关注问题少年心理的机构,真的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社会越来越复杂,已经不单纯是成年的世界有风风雨雨,青少年甚至小孩子的世界里也有不能用童真童趣驱赶的阴暗。父母离异,学习压力,虚荣攀比……例子可以举出一大堆,这些关键词搜索出的,都是一条条悲剧和我们不愿见到的遗憾的事。最终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各方面的原因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像深圳少年,也是老家的学校因为不好管理将其劝退后,叔叔才接到深圳的。这里面,虽然学校不是事故的责任方,但是,作为本该教书育人的地方,难道就没有社会责任去疏导这些问题少年吗?少年的叔叔出事后尽是悔恨,其实,是不是在最初就应该多付出一些耐心和责任心来担当好监护人的角色呢?大的方向来说,社会现在不应该有一些正规有效的心理疏导机构来关注跟踪这些孩子的健康问题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每引起社会反省的同时,也更加让我们觉得任重道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仅仅是一条逃避生存艰难的绳子还是我们看到新闻发出的叹息呢,显然都不是,应该是在这之后,我们的社会对这群同样是花样年华的关注和有效帮助。

13岁男孩被父亲责骂跳河身亡,孩子心理问题为何长久以来不受家长重视?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物质大于精神。

中国的父母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很内敛,母亲还好,至少在青春期之前跟孩子的交流还是比较多的,而父亲往往扮演的是一个养家的角色,加上男人是理性动物,在本来就不擅长表达,日常交流就更少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上大学的时候,我妈打电话,开口第一句就是还有钱吗?

在她眼里,他们努力工作奋斗的意义就是给孩子富足的生活,而对于与孩子的交流往往会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

父母还有个观点就是,孩子是很单纯的,他没有那么多的心事,吃饱了就能安心上学,不该有什么烦恼。即便是孩子表达也会被忽略过去,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的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也压根意识不到孩子心理有什么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与父母之间交流的话题会越来越少,作为父母可能会有些焦虑,但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进入孩子的世界,这也就是常说的代沟。

除此之外,很多父母本身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也是导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比成绩和在别的父母面前为了自谦而刻意贬低自己的孩子,夸奖别人的孩子。

长此以往,孩子会真的以为自己很差,变得越来越自卑,跟父母的关系恶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45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