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品行障碍去哪里治疗,品行障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品行障碍的鉴别诊断)

妙手生春 2023-07-03 03:49:59

一、哪里可以治疗品行障碍

治疗品行障碍常用的西医疗法。一般正规的大医院都可以治疗,不要轻信偏方小广告。

1.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必须取得父母的积极参加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并取得成效。家庭治疗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间的关系;纠正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采用的熟视无睹或严厉惩罚的处理方式;训练父母学习用适当的方法与子女进行交流,用讨论和协商的方法,正面行为强化辅以轻度惩罚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减少家庭内的生活事件及父母自己的不良行为。

2.行为治疗

主要针对患者进行,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表现,可选用阳性强化法、消退法和游戏疗法等。治疗目的逐渐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

3.认知疗法

重点在于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原因,考虑后果,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药物治疗

品行障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可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冲动、攻击性行为严重者选用小剂量氯丙嗪、氟哌啶醇、卡马西平等药物。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可选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对伴有抑郁焦虑者可服用抗抑郁药与抗焦虑药物。

二、品行障碍的4大症状

1.反社会性行为

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如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上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

2.攻击性行为

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虐待小动物或比他(她)小的儿童或残疾儿童;使用刀、枪、棍、棒、石块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躯体的伤害,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如咒骂、侮辱等;抢劫钱财,年少时表现为抢劫、敲诈同学,年龄大些后或几个人一伙共同抢劫路人、武装抢劫等;男性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可向女性发生性攻击,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女性可因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而获得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走上卖淫的道路。

3.对立违抗性行为

指对成人,特别是家长所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表现为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偷窃、逃学、易暴怒好发脾气,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破坏公共设施;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常违反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

4.合并问题

常合并多动症、情绪抑郁或焦虑、情绪不稳定或易激惹,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碍患者一般以自我为中心,好指责或支配别人,故意招人注意,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三、导致品行障碍的3种原因

1.生物学因素

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反社会行为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寄养子研究发现若亲生父母有违法或犯罪,孩子寄养到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家庭或由自己抚养,孩子反社会型行为出现率高。若亲生父母之一有犯罪史,被寄养孩子的犯罪危险性是其他人群的1.9倍。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儿童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的倾向增加。中枢5-HT水平降低的个体对冲动的控制力下降,容易出现违抗和攻击行为。智商低、围生期并发症等因素也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关。

2.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碍的重要病因。这些因素包括: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联系,对待孩子冷漠或忽视、挑剔、粗暴,甚至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过分放纵,不予管教;父母之间不和睦,经常吵架或打斗,分居或离异;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

3.社会环境因素

经常接触暴力或黄色媒体宣传,接受周围人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结交有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敲诈、欺骗、偷窃等行为的同伴等都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关。

四、如何预防品行障碍

1、在预防方面,首先在家庭养育管教上为使儿童行为问题避免发展成品行障碍,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家庭处于儿童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其模仿性强,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抵抗力所以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或宣传品接触,并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性个体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父母及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盲目地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很容易使孩子内心紧张焦虑这类儿童多趋向于退缩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因此父母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特征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之心情愉快减少紧张焦虑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据调查,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儿童的93.1%,厌学、逃学及其他行为问题明显增多所以早期教育应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心理的健康为基础。

2、父母要善于教育和引导,使孩子得以顺利地逐渐地完善社会化过程,即主要地使孩子学会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确立正确的是非和道德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其次,学校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的最重要基地孩子们接受了深入的社会学习特别是在校接受智能和品德的培育,有力地发展了个人内省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少年违法或犯罪行为,并非单纯少年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预防、干预上必须把上述着眼于家庭的微观预防与宏观预防(国家、社区性预防干预和与治疗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广大少年儿童,以及预防干预,治疗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的社会网络系统形成和发挥整体性积极保护干预的组织和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说由家庭管教到学校教育,社区帮助小组帮教,工读学校集中管理教育到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组织惩处性集中改造教育等形式一体化预防、干预教育改造的完整体系。并针对不同性质问题不同危害社会程度区别对待处置。发挥国家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3、当前就微观预防和干预来说,重要任务在于提高父母亲的文化教育素质,以改善和加强儿童、少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针对孩子管教上的粗暴、纵容和对孩子的娇惯溺爱。就大多数品行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都是一时性的表现一般是在接近成年以前这些行为就渐渐减少,甚至消失了对这类患者的预防干预的责任,主要是落在双亲的肩上而且根据国内外经验都证明:最有效的干预者,就是患者的父母亲。也有一些反面教训说明,如果警察或政府机关过早地对轻微情节品行障碍的儿童少年进行干预往往会把事情弄糟这种干预往往形成明显精神创伤。这是因为儿童少年年纪较小身心发育不成熟缺少辨别是非能力易于接受外界不良影响,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避免精神伤害以利于患者的改过自新。

品行障碍的鉴别诊断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ADHD患者由于多动和冲动,常发生与同伴间的打斗与纠纷、不遵守学校纪律等问题,也可能因受挫折而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言语。但多动症患者同时具有明显的注意缺陷,经过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后症状能够改善,以此与品行障碍相鉴别。若多动症患者合并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则应当做出两种诊断。
2.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在躁狂或抑郁的发作期,都可能出现攻击破坏或对抗行为,但患者具备明显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只是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经过相应药物治疗症状能全部消失。
3.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病初和病后可以出现行为问题,但这仅仅是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患者还具备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和语言异常等,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包括行为在内的各种症状均会减轻或完全消失。
4.精神发育迟滞
由于智力低下患者思维及判断能力差也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可能发生一些违法和对立违抗行为。但是,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以此可与品行障碍相鉴别。若患者两类问题同时存在,且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不能完全归于智力低下所致,则应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合并品行障碍。
5.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损伤、脑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而脑外伤、癫痫等都可以出现攻击性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难以管理等。一些患者也可以出现说谎、盗窃和性攻击等类似于品行障碍的表现,但依其有脑损害的病史和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可与品行障碍鉴别。

心理疾病品行障碍的心理护理程序

心理疾病品行障碍的心理护理程序

心理健康疾病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下面来看看心理疾病品行障碍的心理护理程序

心理疾病品行障碍的心理护理程序

品行障碍系指儿童或青少年反复而持续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包括反社会、自我伤害、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他们会采取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在情绪反应上体现神经质、焦虑、不安、担忧、敌意、易激惹的特点,因而面对这类型的病人,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还要求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过硬,能够及时有效的做好心理护理。那如何做好这一个非常特殊群体的心理护理呢?

一、心理护理的程序:

心理护理评估:通过与青少年及其家人等的交谈、询问、利用治疗护理的

一切机会了解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找出现存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

确立心理护理诊断:在收集大量心理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确立心理护理诊断,提出护理目标。

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应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实施心理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护理计划的实践,使青少年能有效地应对自身问题,改变影响认知的心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其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坚定信心,使其主动接受和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已实施的各种心理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作出客观的估计。

二、心理护理的方法

(一)不同性格特点的心理护理:

外向型的青少年易于与护士交流,他/她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但同时可能出现一些急躁、鲁莽的情绪和行为;而内向型的青少年,则可能表现出现退缩、顾虑、多愁善感等疾病行为。因此,护士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当先了解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来合理预见其对品行障碍所持的态度和将来可能采取的行动,以针对性地采取治疗和护理方法。

(二)针对不同的情绪做心理护理:

恐惧、紧张情绪,应针对可能引发恐惧紧张的原因做好指导工作,并设法消减这些引起恐惧的原因。如在做检查前,向青少年解释清楚检查的目的,涉及到哪些部位,可能会产生哪些反应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以精湛的技术为青少年服务,尽量少给其增加痛苦,以消除疑虑害怕心理,便会积极配合治疗。

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首先了解引起焦虑不安心理的原因,为青少年介绍医院有关疾病的知识及过度焦虑会带来的危害;要注意引导青少年适当地发泄焦虑的情绪;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工娱活动和学习,使之生动有趣,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减轻孤独与焦虑,稳定情绪。

(三)根据需要进行护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护理人员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达到最佳护理的目的。

1.首先要满足青少年的生理需要,如医疗环境、营养膳食、得到充分休息等;

2.满足自尊的需要,要尊重青少年,不能以床号来称呼,特殊检查时,应考虑其隐私问题。

3.满足青少年对信息了解的需要,如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周围病友、主管医师、护士等。

4.满足青少年对疾病知识的检查、治疗等掌握的需要。

5.满足青少年爱和归属的需要,鼓励亲属朋友定期来院探视,同时组织青少年参加文娱活动和心理课程等。

6.满足青少年适应与发展的需要。从正常人到病人,再从病人到正常人,青少年面临着角色转换的问题,因此应当在角色转换时期给予相应的.指导,避免出现角色冲突等。

(四)语言艺术护理

在护理工作实施中,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与青少年的恳切交谈,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心理和生理问题,使其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多运用积极、健康的语言,传递利于恢复健康的信息,增强青少年的信心。对青少年在交谈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反应,护理人员要能体察,及时给予安慰和同情,让其合理地疏泄烦恼,解除压抑的痛苦,得到心理上的宽慰和满足。

采用暗示护理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一般而言,积极的言语刺激,可使不正常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而恶性的言语刺激则会产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导致身心疾病。在心理护理中利用暗示,可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提高治疗效果。暗示疗法的使用,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护患关系、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有医学心理学的专家指导,切不可乱用。

环境与心理护理密切相关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优美舒适的环境则对人的心理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它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从而增进健康。

病房墙壁可选用合适的颜色,如浅蓝色和淡绿色使人感到怡静、舒适;奶油色给人柔和悦目、宁静的感受;病房的空气要清新、温湿度适宜,无异味,同时要阳光充足;在病室和病区内摆放卡通的玩具和书籍、走廊亦可摆设绿色盆景植物和壁画等,借以点缀美化环境,增添生气和美感,调节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清静的环境能减轻病人的烦躁不安,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医护人员也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

三、总结

品行障碍青少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院青少年心理科护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做好青少年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程序具有相对性,心理护理的步骤具灵活性,心理护理的过程循环往复,心理护理的理论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护士通过沟通、了解、疏导,配合药物、行为、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使青少年改变生活和交往态度,发展有建设性的交流模式和成熟有效的人际关系。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32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