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健康长寿是每个老年人心底的一种美好愿望。然而,人生如草木,有生也有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也挣不脱这个被生死锁定的链条。(史记)中说黄帝大约在位百年,活了111岁,而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只活了49岁和69岁。那么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 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健康长寿,就必须摒弃如下这六种不健康心理
1、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3、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4、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5、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寻找生活的乐趣;培养新的兴趣爱好;面对烦恼,坦然面对,保持清心寡欲;保持饮食均衡;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多与人交往。
1、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老年人对未来的生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任何事都有解决的办法。
2、寻找生活的乐趣。把以前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尽情发挥出来,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乐趣。
3、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例如,种花草、打太极、书法、养小鸟等,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乐趣,更有意义。
4、面对烦恼,坦然面对,保持清心寡欲。面对不如意的事情不必过度郁闷,更不要让自己处于焦虑状态,可以找朋友、家人倾诉,及时释放情绪,不要憋在心里。
5、保持饮食均衡,保证身体能摄取足够的营养。多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可以适当吃些保健品,保证身体营养充足。
6、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让人保持愉悦的状态,对身心有益。但不能做激烈的运动,以舒适为宜。
7、多与人交往,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朋友多,自然不会觉得孤单,生活也会因与人交往变得充实起来。
一要做到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要注意饮食的生理卫生与心理卫生:饭前要洗手,吃饭每餐要力求定量,切忌暴饮暴食,注意生理卫生,努力做到吃饭前后心情平静,精神愉快,切忌心情抑郁或暴喜暴怒。
三要做力所能及的适当的工作: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生活失去节奏感,而产生孤寂之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四要有艺术爱好与娱乐活动:老年人对绘画、书法、音乐、诗词等艺术的爱好,可以消除孤单与寂寞,陶冶情操。老年人也需要适当的娱乐活动,但参加的时间不要过长,内容不宜太惊险或太沉闷,场面不宜太闹太杂。
五要注意心理修养:祖国医学中养生学非常重视心理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因此老年人要讲究心理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愉快地度过晚年。
一二三四五,健康又长寿
一个中心:树立健康为中心的意识;
二个基本点:家庭和睦多一点,保健消费大方一点;
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四个要点:把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开动你的脑筋、保护你的肺;
五个标准: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心态达正常标准。
老年人膳食结构对身体的影响
人到老年,由于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患病率随之增高。据调查,老年人同时患有1—3种慢性病的情况相当普遍。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各地高血压病普查表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10%,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老年人高于中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9.9%,远高于其他年龄组。有以下三种情况:
(1)敬老院的老人多有一种辛酸的生活经历,过去生活艰苦,营养条件差。体型偏瘦,贫血者多,高血脂、高血糖者少,冠心病、糖尿病也少,但前列腺肥大、骨关节病、青光眼、全口无牙者较多。
(2)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营养情况比较好,过去体力锻炼少,多从事脑力劳动,有时精神紧张,坐着工作的时间长,体型偏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偏多。
(3)街道居民的生活一般较悠闲,虽然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情况与机关工作人员相似,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都低得多。这可能与生活环境和精神状况有关。
调查表明,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改进膳食结构是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一个方面。老年人普遍需要优质蛋白质食物(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供给。对于这三组老年人宜少吃淀粉类食物,避免临睡前进餐。第一组老年人还宜增加日常生活自理的锻炼;第二组老年人节制饮酒;第三组老年人应多吃含铁食物和优质蛋白质食物。以上只是根据各组老年人总的倾向提出改善膳食结构的意见,每位老年人都还应当根据各人的特点,合理地安排膳食结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22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微笑”着的抑郁症更孤独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