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案例】:玲玲的妈妈好不容易教会3岁不到的玲玲3支冰棍加5支冰棍等于8支冰棍,晓玲总算可以在妈妈问她“3支冰棍加上5支冰棍等于多少”的时候大声地说:“8支!”然而,她学会的是真正的算术吗?当妈妈拿出一堆苹果,问玲玲,“玲玲,你看这里是3只苹果,这里是5只苹果,加在一起是几只啊?”玲玲皱着眉,依然说不出。妈妈很苦恼:既然已经知道3支冰棍加上5支等于8支,为什么一换成苹果仍然不知道呢?
其实玲玲的妈妈所做的实质上是一种超前教育,她的“失败”意味着什么?是玲玲太笨吗?不,其实,年纪那么小的玲玲还不能掌握我们成人觉得那么容易的数概念,当妈妈让她学习有关冰棍的算术时,她只是靠记忆像听故事一样记住了一个事实,而不是真正的数学!
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危害一: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它不仅仅会使父母倍感挫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3岁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的刺激越适当,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这个大脑细胞还在继续生长的阶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吸收知识形成障碍。
是否能学好某种知识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一个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无法在脑中进行一遍三角函数的推算;一个对色彩感觉不敏感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创造出色彩和谐的画面。而这些能力来源于何处呢?不在于成长后的教学,而在于人之初能力的培养。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危害二: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事实上却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孩子和成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学了几首儿歌,会写了几个字,学了多少算术题的时候,他们便忽略了孩子和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而孩子也逐渐只关心那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少了探索的兴趣,少了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动力。这些父母与孩子都逐渐远离和忽视的东西,与知识本身相比,对成长却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就像造房子一样,为了能尽快造起高楼大厦,却没有打严地下的基石,结果造成或是楼房的倒塌,或是无法建成高楼大厦。
危害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对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了不正规的教学方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以至在以后真正的学习中无法接受正确的教学,影响其发展。
比如,现在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殊不知,由于教育本身在语言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的问题,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却将第二语言教育中许多不良的语音也一并吸收了进来,而且这种负面的影响比他们学到几个单词的正面影响大得多,等到上学后真正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启蒙语音的不准确会使他们无法和其它孩子一样正确地按照音标朗读。
幼儿园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危害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厌恶学习
开始时,孩子在幼儿园所学习的东西超前的话,孩子会不认真听讲,孩子们可能会厌倦学习。。每个阶段都会学到适合这个时期的东西,不能超前。
2.上课分心
当孩子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他们会觉得他们在上课时对重复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
事实上,原因很简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件事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厌烦。结果,孩子们将不会养成上课的习惯,自然他们将无法跟上他们的学习进度。
3.老师纠正误解更加困难
一位小学老师带来了许多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孩子们觉得他们明白老师所说的一切,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并不认真。在其他孩子身上,衔接课的教学给了他们错误的认知。正式一年级后,老师在努力教学,许多问题需要纠正。
4.幼儿园最重要的事情是?玩?而不是?学?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任何采用灌输式高级教学的学前教育机构都会有更多的缺点。儿童当然有可能参加早期教育班、亲子班和幼儿园,但目的不是?学习?,而是?玩耍?。
让两三岁的孩子读拼音、学汉字、做算术不仅违反了学前教育的理念,也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5.儿童过早地被灌输知识,会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超前教育,会导致孩子的思维硬化,过早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会学到更多的规则,但在未来会失去很多可能性。
6.小学三年级后,儿童高级学习的危害将会爆发
幼儿园超前教育对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后的高级学习会导致很大影响,超前教育会导致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在接受高级教育时,会有严重的不适应性。
超前教育易使孩子入学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由于缺乏适当的材料和科学的方法,有些超前教育往往只讲知识,有的父母甚至以孩子入学前已经能写会算为荣。这样,入小学之初,对小学教育的内容便视为“不学而能”的“小儿科”了,结果上课不用心,下课不尽力,形成了不良学习态度和不良学习习惯,最后老本吃尽,纵有急起直追之心,亦无迎头赶上之力了。
超前教育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易使孩子入学后的学习缺乏持续的后劲。
因此,一位资深幼儿教育专家指出,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是孩子入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我个人认为超前教育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孩子经过超前教育,可能比同龄的小朋友懂得多一点,会背唐诗,会写字,会唱歌等,会对孩子上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至于它的弊端,超前教育可能会阻碍儿童活泼的天性和创造力。如:在对幼儿进行“0”这个符号的教育时,可以以“太阳”、“月亮”、“鸡蛋”或者是“妈妈瞪大眼睛”等类似“0”形状的物体进行教育,如果以小学生的教育方法把它定格为数字“0”或英文字母“O”,一旦被我们固定了意义,表面上好像幼儿认知水平提高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幼儿在“0”这个符号上的创造、开拓思维就被我们大人扼杀了,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对比同龄的孩子,他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开拓能力就会相应变弱。如我朋友的三岁小孩,我曾教过她背唐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好几首诗,后来有一次我给她吃梨,并告诉她这是“梨梨”,她突然说:“姑妈,这就是‘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弄得我哭笑不得,后来我详细地向她解释,但她终究执拗地认为此“离离”即是彼“梨梨”也。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记忆力、模仿力很强,即使她会背几首唐诗,或者模仿简单的字,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孩子并没有从词或句子的真实意义上去理解,于是便决定不再教她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16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