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什么是互体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大道家园 2023-07-31 14:53:12

什么是互体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什么是互体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上下句在意义上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一种修辞方式。特点是:上句的内容暗含有下句的内容,下句的内容暗含有上句的内容,上下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但形式是完整的,无须补足。

[例释]

例1: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上句写微风中的翠竹,下句写细雨中的红荷,但风不能使竹净,雨也不能使荷香,所以上句风中含雨,因为有雨洗尘,翠竹才更显清新洁净;下句雨中带风,因为有风吹拂,荷花才冉冉飘香。因此,这是一幅和风细雨中的翠竹红荷图,色彩鲜亮,清新可人。上下句在内容上虽相互包含,但在形式上无须也不能相互补充,即上句无须补加“雨”字,下句也不能安插“风”字。此外,“风”与“雨”的位置也不能调换,若调换则诗意韵味大减。

例2:绿光风度麦,白碎日翻池。(杨万里《春晚往永和》)

上句写微风吹送麦苗,形成绿色的麦浪;下句写阳光照射池水,洒下点点金光。上句绿麦闪光,实因有阳光的照耀;下句白池皱碎,实因有微风的吹拂。因此,上句风中含日,耀得麦苗金光闪闪;下句日中含风,吹皱一池春水。若把“风”和“日”的位置调换,形成“绿光日照麦,白碎风翻池”,语义信息清晰明朗,但审美信息寥寥。

[辨析1]互体与对偶。两者在形式上都具有对称性。区别是:

互体的两个句子在内容上相互蕴含,理解时必须将其补充完整;对偶的两个句子在内容上相互独立,不存在包含关系。互体重在内容的包蕴性,对偶重在形式的对称性。因此,互体可以是对偶,但对偶不必是互体。如,例1从内容上看是互体,从形式上看是对偶,是两个辞格的兼用,但如果将“风含”和“雨裛”的位置互换,变为:“雨裛翠筿娟娟净,风含红蕖冉冉香”则只能是对偶。

[辨析2]互体与互静文。见“互文”条。

什么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的修辞手法,指的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举个例子:王昌龄《出塞》里面的句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的明月照耀着汉时的关塞”的意思。
但其实不然。我们应该理解为“秦时明月”和“汉时明月”,以及“秦时的边关”和“汉时的边关”。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互体是什么意思题库内容:
互体的解释

(1).《易》卦上下两体 相互 交错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观》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则为《艮》,三至五爻则为《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辞生互体有似变爻。”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二·南北学尚 不同 》:“若无互体,六十四卦只说六十四事,何以 弥纶 天地、经纬万端乎?” (2).旧体诗修辞手法 之一 。谓一联上下两句文意互相 映衬 补充。 宋 罗大经 《鹤林 玉露 》卷七:“ 杜 少陵诗云:‘风含翠篠 娟娟 净,雨裛红蕖 冉冉 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

词语分解

互的解释互 ù 彼此 :互相。互助。互利。互生。部首 :二;体的解释体 (体) ǐ 人、 动物 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 异常 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6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