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有哪些技巧性规则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总的来说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孤平拗救”、“三四字互救”、“对句相救”)。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格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1)广互救。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
如李白的《清平调词》:
若非群玉山头见
●○○●○○●
又如苏轼的《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
●○○●○○●
这两例都是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也就是说,正格中,第一字平声位置用了仄声,可以在本句中第三字仄声的位置用平声救之,可以达到音调和谐的目的。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杜牧的《移居言溪馆》: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
王建的《九仙公主旧庄》“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许浑的《西湖亭宴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便是属于这种互救式。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
(2)避“上尾”。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据王力教授考据,“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多数律诗的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如杜甫的《曲江》: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他的多数律诗的出句韵脚,四声交替,请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平),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出句句脚依次为平、去、上、入。出句句脚平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唐人有这个讲究,但后来一般人也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乃至科考场中也并不认为“上尾”不合适,但某些诗论家却将“上尾”视为诗病。初学者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必刻意去追求,甘受这苛刻的束缚,不妨待熟练地掌握了格律诸要素之后,再精雕细琢、锦上添花。
(3)不重字。在同一首诗中绝不用两个同样的字,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不过在同一首诗中,相同的字还是要尽量避免为好。格律诗的朗诵规律有哪些?诗歌朗诵技巧
声明: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仅限于站内用户交流使用。
四、突出平仄
在汉语普通话中,平声指的是阴平和阳平,仄声指的是上声和去声。格律诗的平仄搭配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平时常听到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说就属此列。当然平仄搭配规律不止这么简单,还会有一些变化。对此,我们可以不必了解得很细,但要有一个意识,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达需要,突出这些平仄变化,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突出平仄的主要方法有:
(一)重点词句加大起伏
突出平仄主要是要加大重点词句的起伏变化。重点词句的调值幅度拉开,时值延长,对于突出诗歌的平仄变化有直接的影响。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两句: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潜”字是平声,“人”字是仄声,而这两个字特别适宜于表现春天夜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故须要加强。朗诵时,“潜”字的调值可以由“35”变为“36”,“入”字的调值可以由“51”变为“61”,这样,平仄的幅度被夸张地加大了,春雨的情态也更为形象,并且更具动作感。
(二)对仗之中突出变化
如果说加大重点词句的起伏幅度是从绝对的角度突出平仄,那么在对仗之中突出变化就是从相对的角度突出平仄。这个道理比较容易理解:幅度变化的大小是须要有参照的,当这种参照彼此对立或相反时,则这种变化幅度就更容易显现出来。
在格律诗特别是在律诗中,奇句和偶句经常有对仗的句子出现,而对仗的句子原则上又要求平仄相对,因此,加强对仗词句的对比有助于突出平仄变化。比如杜甫《蜀相》中的颔联两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两句是说碧草虽绿、黄鹂虽唱,但因为诗人此来是为了凭吊蜀相,所以景色虽妙却无心欣赏,于是碧草只能自绿,黄鹂只能空唱,所以“自”字和“空”字须适当加强力度,并适当延长时值,上下对应又彼此反衬,既明晰了字意,又加强了音乐性。
(三)整体加强抑扬顿挫
诗歌中所有的字词都是被组织在诗句中的,字调都受到语调的影响,而且当字调和语调之间产生矛盾时,字调要服从语调。因此,从整体的角度加强语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客观上也就加强了字调的幅度变化,从而突出了平仄。比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朗诵时,为了显示明月之亮、之高;“明月”二字吐字归音饱满,并随语势扬起,句中“明月”二字的调值变化幅度明显要大于单个读这个词时的调值幅度,这样,在整体语势的变化过程中,个别须要强调词句的平仄就被突出出来了。
访问量: 1,883
格律诗有哪些创作技巧?既然是格律诗,条条框框就多些,大致有下列几点要注意:
1押韵。即使不是格律诗,也讲求押韵,所以这个要求是最基本的。它可以保证作品具有良好的韵律美,读之朗朗上口。
2平仄。这是格律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句子中的字是讲求平仄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同位置的字的读音是有要求的。这个主要是可以保证诗句在读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抑扬顿挫,音调富于变化。如果有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句子,这种句子就称为拗句,有时候拗句无法避免,就得进行拗救,这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看看王力的《诗词格律》,便可明了。
3对仗。一般律诗要求对仗的,但绝句没有严格规定,根据喜好,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就属于全诗对仗的绝句。学习对仗可以看看下面书籍,对积累词汇也有好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
也许看了王力先生的《声律启蒙》,您的很多困惑会迎刃而解!网上有下!先看看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4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