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如何平仄相配(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

大道家园 2023-07-31 10:53:28

如何平仄相配平仄相配是近体诗的重要条件,主要是指平仄的交互,其限制是很严的。一句之内,要求两个邻近的音步实现转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互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相对的;平仄在邻句中是相粘的;防止孤平、三平尾;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就本诗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是平。这就是第一规则,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其中,“白日”对“黄河”,是仄仄对平平,“依山”对“入海”,是平平对仄仄,“尽”对“流”,是仄对平,这就是第二规则平仄在对句中是相对的。至于防止句尾三连平和孤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我们将在后面的“孤平”“格律”等章节中做详细介绍。

由于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各异。按照音乐的特点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诗词之中平仄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吟诵起来,必会产生鲜明的节奏和音乐之美。

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信中说过:“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既然称之为律诗,平仄是一定要讲的。这是诗的艺术属性决定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实际就是“短短长长短,长长短短长”。好比一个是锣,敲起来“当当”响,一个是钹,敲起来“嚓嚓”响。一个劲儿敲锣“当当当当当当当”,你会觉得单调,不好听;反之,一个劲儿敲“嚓嚓嚓嚓嚓嚓嚓”也不好听。“当当嚓嚓当,嚓嚓当当嚓”,就有了乐感了。“一唱雄鸡天下白”本该是“雄鸡一唱天下白”,为什么颠倒?就是为了讲平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字一拍,平仄交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之美。

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上下联平仄相反;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要注意的是: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即仄起平收;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一般算两字为一组)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现在因为古声和新声都有人用(但不能在同一联中混用),所以简单介绍一下:普通话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换言之,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如何对对联平仄才合格?一、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也就是说,比如在一个七言对联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声也可以用仄声,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该平必须平、该仄必须仄),不能任意使用。

二、平声、仄声: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平)与仄声(上、去、入)。

     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为上声,四声为去声。古入声字现已消失。

三、平仄“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如: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联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四、对联的平仄要求还有:上联的尾字用仄声,下联句尾字用平声。例如: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柳”是仄声,“风”是平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84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