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先秦《诗经》的应用与研究·尽善尽美诗经研究·先秦:《诗经》的应用与研究·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 “《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朱熹《论语集注》云:“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意谓“美”是对音乐及形式的艺术评价,“善”是对思想内容的道德评价。春秋吴公子观周乐对《韶》乐的评价已表现出这种“美善相兼”的美学观念,孔子此语进一步区别了 “美”、“善”的含义,并提倡二者的辩证统一。“美善相兼”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观念,成为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其意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
《诗经》的简介是什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
《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北大社会系本科课程设置1. 北大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有哪些课程
中文系课程分五种:全校必修、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和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
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是中文系自己开设的课程,因为中文系师资强大,可以开设的课程非常多,经常大家可以在上百门课程中选择几门学习。
这里引用的是2003版课程大纲,部分课程尤其是选修类有一些变动,但是大致风格变化不是很大。
总学分:141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3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3学分
大学英语 8学分
政治课 15学分
体育课 4学分
文科计算机 6学分
全系必修课程:50学分
现代汉语 6学分
古代汉语 8学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12学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4 学分
中国当代文学 3学分
文学原理 2学分
原典精读(论语 汉书等)6学分
中文工具书 2学分
中国古代文化 2学分
古代典籍概要 3学分
语言学概论 3学分
2.选修课程:50学分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规定性选修类,17学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4学分
比较文学原理 2学分
民间文学概论 2学分
西方文学史(1) 3学分
东方文学史(2) 2学分
中国文化史 2 学分
西方文学理论史 2学分
专业选修课,一般性选修类:至少17学分
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2
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2
中国当代作家论 2
当代文学批评 2
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 2
民俗学 2
叙事民俗学理论 2
中国神话研究 1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2
台湾文学专题 3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 2
中国小说类型 2
曹禺研究 2
中国戏曲 2
叶圣陶研究 2
闻一多研究述评 3
古典小说鉴赏 3
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研究 2
散曲研究 2
散曲史略 2
中国宗教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体学 2
中国神话与小说 2
诗经研究 2
汉赋研究 2
《史记》《汉书》研究 2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2
唐诗分类研究 2
唐诗研究概论 2
唐宋散文研究 2
宋诗研究 2
近古文学通论 2
明清小品文研究 2
明清戏曲 2
三国志演义研究 2
聊斋志异研究 2
陶渊明研究 2
秦汉士阶层研究 2
小说艺术论 3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 3
文艺心理学 2
文艺美学 2
接受美学与现代西方文论 2
走向后新时期的中国小说 2
文艺理论专题 3
苏轼、黄庭坚诗歌专题 2
元代戏曲史 3
文言小说艺术大观 2
中国诗歌美学史 3
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2
思维论 2
现代性与中国新诗 2
近代文学改良思潮 2
东亚文化研究 2
《聊斋志异》鉴赏与研究 2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2
中国曲艺 3
中唐诗歌研究 2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论 2
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析 2
前唐诗歌理论 2
明清白话小说研究 2
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经典 2
鲁迅周作人思想研究 2
七月派研究 2
诗歌写作 2
台港文学研究 2
中国俗文学 3
乡土文学 2
中国书法美学 3
古典小说鉴赏 2
元明散曲研究 2
当代诗歌现象 2
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 2
新诗与民间诗歌 2
经史举要 2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2
明清散文研究 2
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
元明杂剧研究 2
现代诗歌专题研究 2
庄子散文研究 2
文言传奇小说史论 2
汉书艺文志研究 2
中国电影文学史专题 2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2
当代文学中的哲学问题 2
民间长诗学 2
中国当代作品经典作品重读 2
宋词艺术 2
中国通俗文化研究 3
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与电影 2
现代通俗小说 2
鲁迅研究 2
当代文学史问题 2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2
鲁迅小说研究 2
明清诗学 3
老庄导读 2
性灵派研究 2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 2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3
语音学 2
汉语修辞学 2
句法分析 2
汉语言专题 2
实验语音学基础 3
现代汉字学 2
中国语言学史 3
唐诗语言研究 3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论文选读 3
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 2
《诗经》导读 2
《老子》选读 2
《庄子》选读 2
《左传》选读 2
《论语》选读 2
《孟子》选读 2
《楚辞》选读 2
《礼记》选读 2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3
美国结构语言学 2
语言与文化 2
社会语言学 2
语义学 3
语音专题研讨 2
方言专题 2
汉语词类分析 2
《淮南子》选读 3
《汉书》导读 2
《韩非子》选读 3
古汉语词汇专题 2
汉字数字化研究 3
《战国策》选读 2
VB编程与古籍整理 2
音系学研究 3
荀子 2
汉语方言语料分析 2
《说文解字》概论 2
日本中国学 2
《孙子兵法》 2
地下出土文字资料选读 2
中国古代科举与官制研究 2
《诗经》 2
《论语》 2
孟子研究 2
《楚辞》 2
《左传》 2
《庄子》 2
《史记》讲读 2
敦煌文献概要 2
《荀子》 2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 2
3.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
4.学年论文:4学分
5.毕业论文:4学分
大致就是这些了。
2.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课程表
自己登录北大主页:
pku.e.cn
找到课程信息,进去找相关课程即可。
但法学院课程一般不贴出专授课地点。
善意提醒:
要是考研属用的话,建议听本科生的课最好了.
1.研究生上课老师和学生互动较多,你不能取你所需
2.本科课程信息量大,最适合考试的需要
3. 北大本科一学期上几门课程
不同专业很不一样,不同年级也很不一样,您到底想问什么呢?
4. 北京大学有没有对社会人士开设课程
有很多课程都是可以去听的,北京大学也有一些选修课,这些课程都可以去听听看
5.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学课程
社会学系的社会学专业自建系之日起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袁方教授的指导下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学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既包含着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社会学前沿问题研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有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SPSS)、高等数学、国外社会学学说、马列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限制性选修课程有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分层与流动、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庭社会学等。还有具有弹性的、贴近中国现实或具有社会学前沿探索的各种选修课程。
1989年社会学系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国外社会学学说、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个案工作、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政策、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实习、社会行政等。开设的限制性选修课有社会性别研究、福利经济学、贫困与发展、影视文本和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等。
同时,社会学系为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做积极的贡献。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有:社会学导论、人类学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性别研究、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入门、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这些课程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和好评。 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必修课有高级社会统计学、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论、国外社会学学说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著选读。限制性选修课包括劳动问题、人口问题、政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
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必修课有比较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以及高级社会统计学。限制性选修课程还包括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福利哲学等。 同时该系还有女性学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人类学专业课程。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上教学工作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前沿学科的发展,开设有各种具有开创意义的专题课程,展示了重要的学术潜力。
6. 2017年北京大学法学本科全部课程表
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版社、北京大学权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09综合B(含行政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部分)(第三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总论部分)(第二版),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学》(总论部分)(第三版),高明暄、马克昌主编,执行主编赵秉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 北京大学法学本科生学哪些课程
推荐一个我用过的手机软件“课程格子”,输入学校和学院就可以查询相关课程了,四年的都能查~还可以找到一起上课的同学=。=也可以和学长学姐聊天~~开学的时候超多人用的!你可以试一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我~
8. 谁知道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的课表
表格不好粘,没办法了
课程名 课类 学分 总学时 周学时 上课起止周 班号或专业 申请人数 实际人数 限制人数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教室
国外社会学学说 专业必修 2 34 2 1-17 00社会学 80 90 3-4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专业必修 2 34 2 1-17 00社会学 80 112 7-8
城市社会学 专业必修 2 2 2 1-17 00社会学 80 117 杨善华 教授 3-4
社会心理学 专业必修 4 68 4 1-17 00社会学 80 117 方 文 副教授 7-8 3-4
农村社会学 专业必修 2 34 2 1-17 00社会学 80 117 王汉生 副教授 7-8
个案工作 专业必修 3 51 3 1-17 00社会工作 40 50 马凤芝 副教授 5-6 7-8双
社会保障 专业必修 3 51 3 1-17 01社会工作 50 69 程为敏 副教授 3-4单 3-4
社会行政 专业必修 3 51 3 1-17 01社会工作 40 69 王思斌 教授 7-8单 7-8
经济社会学 专业必修 2 34 2 1-17 00社会学 80 117 刘世定 研究员 5-6
发展社会学 专业必修 2 34 2 1-17 00社会学 60 68 9-10
社会工作概论 专业必修 4 68 4 1-17 00社会学 80 94 熊跃根 讲师 5-6 9-10
社会工作实习 专业必修 4 68 4 1-17 01社会工作 10 马凤芝 副教授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专业必修 4 68 4 1-17 00社会学 80 117 林 彬 副教授 7-8 3-4
实习 专业必修 0 34 2 - 00社会学 60 邱泽奇 副教授
历史社会学 任选 2 34 2 1-16 00社会学 40 7-8
贫困与发展 任选 2 34 2 1-17 01社会工作 40 69 李越美 讲师 7-8
西方社会思想史 任选 3 68 3 1-8 00社会学 60 68 谢立中 副教授 3-4 5-6 7-8
越轨与犯罪社会学 任选 2 34 2 9-17 00社会学 50 68 刘 能 讲师 3-4 5-6
环境社会学 任选 2 34 2 1-17 00社会学 50 68 3-4
人口统计学 任选 2 34 2 1-17 00社会学 60 64 李建新 讲师 3-4
自杀社会问题研究 全校任选 2 34 2 1-16 03 100 114 鄢盛明 副教授 9-10
社会性别研究 2 34 2 1-16 03 160 280 佟 新 副教授 7-8
教育社会学思考 2 36 2 1-16 03 160 180 钱民辉 讲师 7-8
社会学导论 2 34 2 1-17 03 171 180 刘爱玉 讲师 9-10
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 2 34 2 1-16 03 100 112 9-10
中国社会:社会学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历史变迁 2 34 2 1-16 03 60 93 7-8
国外社会学学说 双学位 2 34 2 1-17 02社会学 50 68 5-6
社会心理学 双学位 4 68 4 1-17 02社会学 50 68 夏学銮 副教授 9-10 11-12
经济社会学 双学位 2 34 2 1-17 02社会学 50 68 刘世定 研究员 11-12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双学位 4 68 4 1-17 02社会学 50 68 王汉生 副教授 5-8
人口社会学 双学位 2 34 2 1-17 02社会学 50 50 李建新 讲师 1-3
9. 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四年所有课程都有哪些欢迎并感谢各位给个表。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汉语音韵学
《论语》选读
中文工具书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
古典文献学基础
诗词格律与写作
民俗研究
文学原理
沈从文研究
通选课
2.0
1-16
1
中文系*
商金林
教授
周三10-11
中国文学
专业
比较文学原理
文学专业规定性限选
《文心雕龙》研究
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民间文学概论
唐诗分体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选读
胡风研究
西方文学史
台湾小说十家
大众文艺与文化研究
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研究
新世纪当代文学新生态研讨
文学与基督教
香港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专题
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流派
元杂剧精读
汉语言学专业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汉语修辞学
美国结构语言学
汉语史
方言调查
古籍文献专业
文字学
校勘学
古文献学史
古典文献实习
训诂学
诗经
敦煌文献概要
荀子
10. 跪求大神回答~~~~~北大历史系本科使用的教材都有哪些啊
招 生 专 业 及 人 数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1
060103 历史地理学 1
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 2
060105 专门史 5
060106 中国古代史 12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8
060108 世界史 13
这是北大2011年历史学研究生报考专业和人数,就是说你报历史学系,在填报信息的时候要在以上几个中选择一个作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初试的时候,考政治英语(也可选择德语等)和历史学基础,这是全国统一的,去书店买就可以,就一本,考试时第二天只考一上午,总分300分,别的专业考两天,每科都是150分,复试的时候才考不同的书
//w3.pku.e.cn/cgi-bin/websql/zhcx/graate/yjs/zs_ss_zy.hts?xsh=021 到时候你去这个网址看就知道复试看什么书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