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黄巢·不第后赋菊(咏菊)》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0 19:36:03

黄巢·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从隋朝开始,帝服常为黄色,后遂为定制。诗人姓黄,自然对黄色情有独钟。而秋天黄菊,花中君子,更为诗人喜爱。如果说诗人的前一首咏菊诗还有些许浪漫,稍显温和敦实,那么这一首咏菊则尖锐犀利,杀气横出。想当年黄巢多次远赴长安应试,屡试不第,不爽之情自不待表。

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科场失利的举子一样垂头丧气,一味哀叹,反而是昂扬自信,越挫越勇。时值重阳,秋意正浓,百花凋零,黄菊独开。这里诗人没有说百花殆谢,而是用了一个“杀”字,将屡试不第的怨气一下子发泄出来,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诗人那咬牙切齿的形象。唐人崇尚牡丹,视之为国花,而黄巢一反传统,对菊花大加赞赏,同时将菊花尊称我花,更是对皇权的一种蔑视和挑战。等到菊花盛开,香气冲天之时,长安城里将会是满地金黄,阵势壮观。这里诗人没有说“冲天香阵透”满天下,而是用“长安”二字,直接将矛头指向李唐朝廷,毫无隐晦之意。

从这里我们可以设想诗人当时落第归来,面对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义军四起的局面,在众人的拥护下,下定决心,揭竿而起。若非如此,黄巢此诗反意昭然,必然招来杀身之祸。而后来他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这“冲天”二字,或应源于此诗。或有注云,此诗为黄巢率领几十万义军围困长安时所作,果真如此,那“不第后赋菊”的诗题也就风马牛不相及了。不管怎样,诗人借菊咏怀,气势恢弘,风格刚劲,境界高远。简单四句,语调凌厉,斩钉截铁,石破天惊,不同凡响。诗人是在咏菊,可是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身披铠甲、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不禁令人啧啧称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7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