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汪藻

大道家园 2023-07-30 15:44:13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汪藻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汪藻

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幼颖异,入太学,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众臣属和,唯汪诗最佳,迁为著作佐郎。因与时相王黼不合,长期不得用。钦宗继位,召为屯田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南渡后,高宗召为中书舍人兼知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侍郎兼侍讲,拜翰林学士,诏令多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卒如其策。高宗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上所修日历六百六十五卷,升显谟阁学士,出知徽州,逾年徙宣州。言者论其曾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卒于该州。藻为人清俭廉洁,通显三十年无室庐以居。博极群书,老不释卷。藻早年曾受江西诗派中坚徐俯、洪炎等赏识,亦曾向韩驹学诗,然其诗主要受苏轼影响,风格高华有骨,兴寄深远。许多作品描写战乱之中奔波逃难中的种种感受,如《次韵向君受感秋》、《避地函亭野步》、《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等皆是此类作品。工于五古、七律。著有《靖康要录》、《裔夷谋复录》、《青唐录》、《浮溪集》等。孙觌为撰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北宋诗人汪藻简介,《春日》作者汪藻是个怎样的人 个人经历 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

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 *** ,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素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均不得用。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今属浙江),后知抚(今属江西)、徽(今安徽歙县)、泉(今属福建)、宣等州。绍兴十三年(1143)罢职居永州(今属湖南),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赠端明殿学士。为官清廉,“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全宋词》录其词4首。

文学创作 汪藻早年曾向徐俯学诗,中年以后又拜韩驹为师,然而,他的诗却不沾江西诗派习气而近似苏轼。诗作多触及时事,寄兴深远。如《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中:“百年淮海地,回首复成非”、“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郁愤至深,似得力于杜甫。《桃源行》一首,于王维、韩愈、刘禹锡、王安石同题之后,别开生面。“那知平地有青春,只属寻常避世人”,足见其立意新颖。写景诗如《春日》,也曾传诵一时。

汪藻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被比作陆贽。《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是其代表作。孙觌序其集时推重他为大手笔,说他“闳丽精深,杰然视天下”。宋高宗把自用的白团扇赏赐给他,并亲书赠以“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

著述名录 汪藻撰著,散佚甚多。今传本《浮溪集》36卷,,是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然遗漏尚多,清代孙星华复辑《拾遗》 3卷。《浮溪集》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四部丛刊》影武英殿本。《拾遗》有《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本、广雅书局本。又有《浮溪文粹》15卷,《四库全书》本。

相关文献 宋史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迁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

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

迁著作佐郎。时王黼与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点江州太平观,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践祚,召试中书舍人。时次扬州,藻多论奏,宰相黄潜善恶之,遂假他事,免为集英殿修撰、提举太平观。明年,复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待郎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帝以所御白团扇,亲书“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以赐,缙绅艳之。

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观以来,赀结权幸,奴事阉宦,与开边误国,得职名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直秘阁、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者,近稍镌褫,而建炎恩宥,又当甄复,盍依国初法,止中大夫。”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今逾三十年,无复日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日历之备。”制可。史馆既开,修撰綦崇礼言不必别设外局,乃已。郡人颜经投匦诉其敷籴军食,遂贬秩停官。起知抚州,御史张致远又论之,予祠。

六年,修撰范冲言:“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编类。八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进官,其属鲍延祖、孟处义咸增秩有差。藻升显谟阁学士,遣使赐茶药。寻知徽州,逾年,徙宣州。言者论其尝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累赦不宥。二十四年,卒。

秦桧死,复职,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实录》成书,右仆射汤思退言藻尝纂集诏旨,比修实录,所取十盖七八,深有力于斯文。诏赠端明殿学士。

藻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博极群书,老不释卷,尤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工俪语,多著述,所为制词,人多传诵。子六人,恬、恪、、T、懔、。

晋江县志 汪藻,字彦章,德兴人。父谷,丞晋江,生藻丞舍。绍兴间,藻来守郡,年六十余矣。其谢表云:“访六十年之父老,恍若前生;佩二千石之印符,敢期今日。”陈俊卿为观察推官,与藻同时。郡中失火,藻急往视,诸椽属方出饮,俊卿虽不同饮,顾其与卒,实假之行。既与诸僚属皆以后至被诘,俊卿同诸椽属唯谢而已。后藻知俊卿服勤职事,居恒不赴宴会,怪而问故。俊卿曰:“某不能止僚友之行,忍自解以重其罪乎?”藻深叹服,谓不可及。藻博闻强识,寤寐千载,心摹手追,穿贯罗网,推原天人道德之旨,古今兴坏之迹。金华劝讲,石室书。典册施之朝廷,乐歌荐之祀庙。硕学鸿文,暴曜一世。

代表作品 诗作 【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春日 】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漫兴二首 】

晨起然曳杖行,一帘疏雨作秋清。老来岁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结子成?

燕子年年入户飞,向人无是亦无非。来春强健还相见,送汝将雏又一归。

【即事二首】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宿侯镇】

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

微凉初破候虫秋,露草萤光已不流。搔首与谁论往事,星河无语下城头。

【桃源行】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限南北。

人间万事愈堪怜,此地当时亦偶然。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

词作 【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小重山 】

月下潮生红蓼汀。残霞都敛尽,四山青。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处,点点乱寒星。

别语寄丁宁。如今能间隔,几长亭?夜来秋气入银屏。梧桐雨,还恨不同听。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汪藻》原文与赏析

汪藻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是旧历己酉年。这年冬天,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江北宋军节节败退,金兵长驱直入,很快突破长江天险,进入苏南、皖南、江西、湖南大片地面。东线金兵攻陷陪都建康后又紧攻常州,直逼临安。江南宋军纷纷溃败,高宗君臣也下海南逃。一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南宋小朝廷危在旦夕。“己酉乱”即指此事。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春,是汪藻写给在常州任使君的侄儿的。诗中追忆了“己酉乱”时的情况。抒发了诗人的愤慨和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首联回忆乱时双方局势。“草草官军渡”,是言金人入侵之时,几十万宋军竟然不堪一击,纷纷渡江南逃。“草草”二字画出了宋军仓皇南奔的丑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悠悠敌骑旋”,金兵乘胜追击,神态悠悠。敌我形势如此不同,真令人“忠愤气填膺”(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开篇笔势沉重,动人心弦。

颔联宕开一笔,追述“己酉乱”前宋朝一方局势。“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诗人用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国和女娲炼石补天两则人们熟悉的典故,说明中兴之路虽然艰辛,但并非没有希望。不是吗,靖康难后,经过君臣一番努力,已使国家免遭覆灭,并慢慢恢复了元气。此联反衬上联,引出下联。既然克敌复国有望,为什么毫无行动,而金兵渡江南下,宋王朝又再度出现危机呢? 这原因何在呢?

颈联直承上联,并照应首联,正面回答了上述问题: “诸将争阴拱,乾坤忍倒悬。” “阴拱”是袖手旁观的意思,典出《汉书·英布列传》“阴拱而观其孰胜”。“倒悬”比喻难忍的痛苦,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作者在写此诗的同时曾向朝廷上《论诸将无功状》,指斥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诸将抗敌不力,“敌骑长驱……如入无人之境”(《浮溪集·论诸将无功状》),致使众多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之下,横遭蹂躏。此联饱含愤懑,直陈己见,不顾自身进退,其耿耿忠心可见。

尾联总结全篇,点出现状: “乾坤满群盗”,这不仅指当时尚未退尽的金兵,还包括朝中那些误国的奸臣佞将,与胡铨所说的“有豺狼当辙”(《好事近·富贵本无心》)同一意思。“何日是归年”,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二中“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成句。犹言目今金兵遍地,宋廷又如此不景气,收复失地,重返中原,要到何年何月呢?诗人忧愤已达顶点。

此诗叙事抒情,写得气宇恢宏,忧愤四溢,颇有杜甫沉郁苍凉之风,处处滚动着诗人忧国忧民的一腔热血,是汪藻诗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