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两宋·陈与义为官之叹

大道家园 2023-07-30 14:54:56

两宋·陈与义为官之叹两宋·陈与义为官之叹

叶懋年青时拜陈与义为师,陈与义劝叶懋做官,叶懋没有应允。后来,陈与义官至参知政事,但他始终被权贵压抑,因而怅闷不已,不由慨叹叶懋当时不肯为官的高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十二:“叶懋字天经,少师陈简斋与义。初,与义劝之仕,懋不答。及与义参知政事,动见格于执政,气抑不得伸,乃叹曰:‘吾今始知天经之高也。’”

痴儿了官事的典故 典源出处 《晋书·傅咸传》:“ (杨) 骏弟济素与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gungun),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释义用法 晋杨济给傅咸写信,感慨世事万端,繁冗复杂,难以解决或了结。处理官事也是如此。后用此典指公事繁冗,俗务缠 身。

用典形式

【了事痴】 宋·陆游:“文书那得废哦诗,羞作群儿了事痴。”

【了官事】 宋·张孝祥:“从客了官事,茧纸唾珠玉。”

【三年痴】 宋·陈与义:“两眼聊随万象转,一官已判三年痴。”

【痴儿计】 宋·陈与义:“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了却公家事】 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痴儿了公事】 元·萨都拉:“自许痴儿了公事,肯教俗子议清流。”

【痴儿了官事】 宋·陈与义:“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宋·陆游:“痴儿已遣了官事,伏日元知当早归。”

【痴儿公事了】 宋·辛弃疾:“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

【痴儿难了事】 清·钱谦益:“世上痴儿难了事,吾曹小子自成章。”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人物形象陈与义《寻诗两绝句》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6.“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
6.(1)①前者艳丽;②后者清幽。(2)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译文】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赏析】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5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