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憨斋诗话(诗文评论的典籍有哪些 )

大道家园 2023-07-30 14:01:29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憨斋诗话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憨斋诗话

诗话著作。清马桐芳撰。马桐芳,字子琴,号憨斋居士,长山(今属山东邹平)人。此书凡四卷,评诗论人与录诗纪事率意编次,似是随撰随辑而成者。马桐芳受嘉、道以来宗宋诗观之影响,倡以学问为诗:“黄山谷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诚哉是言。无论咏古之作,必乞灵于典籍,而寻常游览诗、眼前景、口头语,皆须书味盎然,方能令人百读不厌。”他视“诗材富博”为清诗之主要特长,即唐诗亦不可及。本此立场,书中论清诗之流变,颇注重宋诗派之线脉,谓“查初白诗渐落宋人窠臼”,而以袁枚、赵翼接其绪,强调乾隆三大家皆学宋(袁枚学杨万里、蒋士铨学黄庭坚、赵翼学苏轼,此说始见于李调元《雨村诗话》),遂使乾、嘉诗坛之主潮与道、咸、同、光之宋诗运动趋同。此种认识,颇有助于把握清诗流变之大势,不为无见。有道光十二年饮龢堂刊本、郭绍虞藏抄本。

诗文评论的典籍有哪些?诗文评是我国古代特殊的文学批评论著。古代诗文评论著述,最早散见于“六经”、诸子之中,其内容是零星的、片面的。随着文学的发展、作品增多,才有了文学批评的专论。如魏晋时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但这些还不是专门的诗文评典籍。南朝梁代出现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十卷,分上下编,各25篇。上编前五篇是该书总论,其余20篇为文体论;下编前24篇探讨系统的创作理论,最后一篇是全书总序。《文心雕龙》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奠基性著作,所以千余年来盛行不衰,有许多人为之评点注释、研究阐发,南朝梁代还出现了钟嵘撰著的《诗品》,这是我国文学评论史上第一部诗论典籍,也是一部文学批评的杰作。《诗品》分上、中、下三卷,专论五言诗,品评由汉至梁122个作家。它作为诗歌评论的开山著作,同样引起历代学者的重视,流传甚广。在《文心雕龙》和《诗品》的带动下,我国古典诗文评典籍层出不穷,代有所继。在诗评方面,唐代有司空图的《24诗品》一卷,将古代诗歌创作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等24类进行评论,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过郭绍虞的集解本。宋元以后,诗词评论多以诗话、词话的形式出现,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卷,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类,提出较系统的诗歌批评理论。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一部诗话集,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收宋以来各家诗话,间附己见,对前人诗作进行具体评论的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除论诗外也记述文坛掌故和诗人轶事,全书16卷,补遗10卷。以上三部典籍除有刻本流传外,也有经今人整理校订后出版的铅印本。清人何文焕编辑的《历代诗话》,是一部历代诗话总集,收录自钟嵘《诗品》至清代的诗话共28种;近人丁福保又编《历代诗话续编》一书,补录由唐至明诗话28种;丁福保还辑有《清诗话》,收清代诗话42种。以上三部总集保存了古代诗话的大部分著作,利用起来比较方便。我国古代还有“诗纪事”一类书籍,兼具诗歌评论与诗歌史料的性质,这类书首创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后人仿作接续,于是由唐至清,诗纪事类典籍也自成一个系列。

宋以后出现的词话是评论词作的专门典籍,其内容或评论词人、词作,或品评词派,或记载有关词的本事。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五卷,张炎的《词源》二卷,清代张宗棣的《词林纪事》22卷,都是研究我国古代词人及其作品的重要参考书。今人唐圭璋先生编有词话总集《词话丛编》一书,收宋以后历代词话60种。

写作古诗词好的指导书有哪些1.古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风入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

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

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

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

2.求介绍几本古诗词写作入门的书籍 我收藏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多年来我一直带在身边,搬家无数,书页都已泛黄掉线,却一直不忍丢弃,经常翻阅。。..是因为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在选编上都常不错,包含了从先秦到清末最著名、最具代表的诗词,其实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最大的特色是在于“鉴赏”。每篇诗词都附有鉴赏一篇,而且这些鉴赏文字均出自该领域深有研究的学者、名家及行家之手,阅读每一篇鉴赏都是一种享受,文词非常之美。出版社的名字我记的不太清楚啦,楼主如果确实需要,等回家以后详细看看再告诉你。

今天专门把书取出来,书名叫《古代诗歌精粹鉴赏辞典》,出版社为北京燕山版社,1989第一版。真的很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3.想学习写古诗词 推荐书目:

一、《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徐晋如著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徐晋如先生专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诗词学习教材,在谈诗词创作的同时还讲了如何做一名诗人。这本书还是中山大学中华诗词创作及传播方向研究生班指定核心教材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诗词培训教材。该书第二版名字叫《禅心剑气相思骨》。

二、《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

推荐理由:这两本书是古代蒙学经典之作,篇幅不长,熟悉之后对于用韵与律诗对仗会有很大帮助。

三、《沧浪诗话》 严羽著

推荐理由: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特别著名的著作,以禅理说诗,强调立意高远。对于开阔境界,提升修养有很好帮助。

四、《分春馆词话》 朱庸斋著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徐晋如先生在《诗词写作入门宜读书目提要》一文中特别推荐的,朱大师“从很基础的句法、用韵、四声到奥衍的风格养成都有极为精妙的论述,开填词无数方便法门”。

五、《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中华书局版

推荐理由:本系列包含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夏承焘先生的《读词常识》以及吴丈蜀先生的《词学概说》四本书。四位先生均为国学大师,中华书局的这套经典组合更是一版再版,特别是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精当地讲述了格律具体规范,附录中还有从杜甫诗歌中集出的诗韵,查阅十分方便,但是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由于政治原因充满了红色与毛泽东诗词,所以比较狭隘片面,希望大家仔细甄别。

六、《唐宋词格律》 龙榆生著

推荐理由:作为民国四大词人之一的龙榆生先生词学修养极高,这本书是一本唐宋词精华选集,也是一部词牌查阅词典。每一首词的格律都清楚地在每一个字下面标示了出来,比传统的《白香词谱》更易于接受,实乃学词者必备之书。

七、《词学十讲》 龙榆生著

推荐理由:徐晋如先生推荐之书,讲解了填词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发人之未发,习词者读此书,庶免率尔操觚之失”

八、《唐诗三百首》 喻守真注

推荐理由: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使是“九岁作诗四座惊”的天才郁达夫也是读书万卷才下笔如有神助。这本书在每首诗下标注平仄,熟背之后自然有所领悟。

当然,这方面的书很多,如果那些基础的看过之后,不妨读一读更高阶的书,比如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唐圭章先生的《词学论丛》、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刘公坡先生的《学诗学词百法》、俞陛云先生的《诗境浅说》、黄节先生的《黄节诗学诗律讲义》以及叶嘉莹女士的《唐宋词十七讲》,千万不可把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内的书作为学习对象,那种书当做散文读读尚可,以此学诗词难免失之浅薄。《诗境浅说》和《黄节诗学诗律讲义》在江宁校区图书馆负一层借阅室可以借到,其余的书在我们这都有电子扫描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信索取,图书馆二楼社科阅览室有《中华诗词》杂志可供免费阅读。希望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4.想学写古诗词,请推荐一些入门必读的书 推荐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学习写古诗的入门书。格律,韵部等知识都包括其中了。因为关于诗词创作的书太过庞杂,王力先生是中国古代汉语界的宗师和权威,先读他的书打基础。

如果想精进的话,可以继续读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是一本相当系统的专著

填词是按一定的词谱的,现在通行的是《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词的知识,可以读龙榆生先生的《词学概论》。

写诗还是要培养语感的,建议多读前人的作品,先读李白、王维,掌握诗的谋篇布局;再读李商隐、杜甫,强调练字练句,对写作古诗很有帮助。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前人的诗话词话,是古人讨论如何作诗和品鉴诗的。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有编过《历代词话丛编》,不妨一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