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经研究·现当代《诗经》研究的新纪元·重章叠句

大道家园 2023-07-30 09:33:16

诗经研究·现当代《诗经》研究的新纪元·重章叠句诗经研究· 现当代: 《诗经》研究的新纪元·重章叠句

《诗经》305首初皆入乐可歌,今存之诗实为歌辞,故更多地保留了音乐的特征。音乐旋律多回环往复,歌辞的字、词、句、章便随音乐的旋律复沓重叠。人们称这种表现方法为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经》句法与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重章叠句不仅可以增强歌乐的节奏韵律,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形容词的叠用可更细腻地表现出物象的形貌,象声词的叠用可更真切地传达出自然界的声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评《诗经》中的叠字说:“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 逐黄鸟之声,‘喓喓’ 学草虫之韵。”

动词的叠用则可表现出行为动作持续发展的神态。如《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将尸位素餐的官吏们大腹便便一步三摇的丑态活现出来。

叠章的运用则能表现出情感与动作递进层深的不断深化。如《召南·芣苢》三章只变换采、 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便将妇女们“招邀俦侣”采摘车前子及采摘时的不同动作及至满载而归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如《王风·采葛》三章只变换“三月”、“三秋”、“三岁”六字,便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愈来愈难以排遣的痛苦与执著递进层深地表现出来。

举例分析《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是《诗经》在艺术表达上一个显著特点。
所谓重章叠唱,就是指诗的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通过每章的重复出现,反复咏唱。从而起到强化音乐节拍,深化主题、强化抒情、增加感染力的审美艺术效果。
比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唱三叹,反复咏唱,具有回环美和音韵美。
诗中一唱三叹,反复咏唱,具有回环美和音韵美又是 情景交融的描写。“苍苍”,“萋萋”这两组叠词,不但把蒹葭苍茫、茂盛的样子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那日思夜想的人的思念。

关于诗经中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

例如:《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评析】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一种情感,虽然所写的意象不同,但通过相同的结构形式去写,让人读起来有音乐美,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更加有韵味。

扩展资料

叠句的定义:

1、在一定间隔 (如一段歌曲末尾的副歌) 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 (chorus)。

2、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 (refrain reiterative sentence)。

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会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叠句

-重章叠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