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击壤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0 05:33:13

《击壤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①?

【注释】

这是一首民谣,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载于《古诗源》。

①诗歌的最后一句有多个版本,《文艺类聚》、《乐府》、《诗记》作“帝何力于我哉”,《初学记》作“帝力何有于我哉”,《太平御览》作“帝何德于我哉”。

【大意】

太阳升起就出来劳动,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

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里劳作就能自给自足。

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皇帝的力量与我有何关系呢?

【赏析】

《击壤歌》被认为是中国歌曲之祖,因其久远,亦因其淳朴。这首歌谣是如此的直白,几千年前的话,宛如白话一般娓娓道出,丝毫不觉得生疏,也没有哪怕一点点的距离感。因而,它能为大众所接受,传承至今。

既是白话,其实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进行解析,无奈历来的文人、学者却在解释最后一句的时候产生了小小分歧,也就只能备述于此,以供参考。

有人认为“帝力”乃“帝王的力量”,因而“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通过歌者的反问——帝王的力量与我有何关系呢——使这种观念更加自然地流露出来。

当然,以现在的常识来看,闲适安康的生活,不可能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人认为:能使人民平安、富足、生活美满就是帝王之力的最好证明。那么,最后的反问如何解释呢?既然已经通过事实说明了,那最后的话说的就不是人间的帝王了,而是“天帝”,因而,此歌谣实际是反对“天命论”的作品。

其实,无论以上说法中的哪一种,所追逐的结果对于本诗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无论如何,《击壤歌》主要赞颂的还是辛勤劳动的人民。至于“帝力”到底为何物,不如让他们再争论一会儿吧!

【拓展】

唐代白居易曾作《观刈麦》,同是对劳动者的歌颂,立场不同,基调也有些差别。全诗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