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疾虚妄

大道家园 2023-07-29 08:05:08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疾虚妄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见王充《论衡·佚文》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在这里,王充说明自己写作《论衡》的动机,起于“疾虚妄”。它与孔子所称《诗》三百的“思无邪”,相对而成文,是同一意思。所以《对作篇》中说明文章之作,在于“驱民使之归实诚……归正道焉”。《对作篇》又云:“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由此可见,“疾虚妄”、“归实诚”而见“真美”,是王充写作《论衡》的宗旨,也是他对一切文章写作(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文章写作,应该力求内容真实,反对虚妄。这一理论,在东汉时代,是很有针对性和斗争性的。东汉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把早已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不断地加以神学化,不仅宣传“天人感应”,而且大力提倡谶纬迷信,附会各种儒家经典而作出种种虚妄的解释,发挥或预测吉凶。于是形成了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文风,如文人辞赋之作,越来越缺少真情实感,不能如实地反映生活和表现作家的“实诚”之心。针对这种不良倾向,王充提出了“疾虚妄”的写真实要求,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王充关于“文”或“文学”的概念,取的是杂文学的观念,对于文史哲各自独立的本质特性缺乏区分和认识。他的真实论,也就存在不能区分艺术和学术、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不同的理论缺陷。因此,他错误地要求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一样真实,用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去取代艺术真实,对像神话、寓言一类文学作品的想象、虚构、幻想和夸张等,一概斥为“虚妄”而加以否定,这是很片面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