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一叶秋(《一叶秋》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道家园 2023-07-28 12:41:15

一叶秋一叶秋

【出典】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释义】 唐人据《淮南子》语意引申为“一叶知秋”,在诗文中常以“一叶秋”或“一叶”表示秋令。

【例句】 ①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2350)这里以秋一叶表明李光弼死于秋季。②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钱起《长信怨》2668)这里以一叶秋渲染冷宫的凄凉。③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柳中庸《秋怨》2875)这里以一叶破题,点明“秋”怨。④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韦迢《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2908)这里以一叶黄点明时节。⑤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戎昱《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3027)这里借一叶催表现岁月之感。⑥重门启曙关,一叶报秋还。(张南史《同韩侍郎秋朝使院》3356)这里用一叶报秋表明“秋”朝。⑦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鲍溶《始见二毛》5518)这里用“一叶报秋”比喻始见白发而知年老,并进而比喻人不可能返老还童。⑧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杜牧《秋梦》6011)这里以一叶辞林切“秋”梦。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杜牧《早秋客舍》6012)这里拆用一叶惊秋,点明“早秋”。⑩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杜牧《留题李侍御书斋》6023)这里以一叶秋点明季节。(11)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6037)这里以“一叶”飘落点明早秋时节已经来临,进而引出岁月之感。(12)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许浑《早秋三首》其二6037)这里以“一叶”飘落引出悲秋情怀。(13)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李郢《早秋书怀》6849)这里以“一叶”点破早秋,表达伤秋之怀。(14)一叶忽离树,几人同人关。(于武陵《西归》6891)这里以“一叶”点明时当初秋。(15)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邵谒《论政》6994)这里转以“一叶”比喻小的弊政。两句说万木的枯死,始于一叶的枯黄,不要因弊政之小,而忽视了它带来大的危害。(16)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高蟾《落花》7649)这里用“一叶落”喻指秋季到来。

《一叶秋》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一叶秋》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s/1Pv_pCNfyWrxCg_DsHYV-cw

?pwd=lvqr 提取码:lvqr
简介: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三本。演罢《春灯公子》市井豪侠江湖快意,拾掇《战夏阳》知识分子官场怪态,作家张大春再度展现娴熟之极的书场叙事技艺,编织中国传奇笔记材料,溯探正史和传说罅隙之间,那些遭沉埋和隐匿的有趣传说。本书十二篇故事,说的是“识时务”的人们在浊浊世道中,处变化之际,识福祸道理。更有各路鬼怪妖狐,各显神通;仙凡遇会,事迹不凡。  

景色凉透一叶秋-散文欣赏叶落,秋已远去,蔓延了几个月的绿意在此刻安然停息,时间的年轮暂停了它一直疯闹的月季,催促着它离开成熟的方向,秋意,慢慢凉却。

45度抬头仰望天空,视线的尽头依旧蔚蓝,亦或是说,尽头并未尽头,天空澄澈,浸透了几个世纪的纯净在此无限制渲染,有人说,在深度的仰望下,离人的天空是透明的,因为离去后,心中只剩下一点牵挂,天空透映的也只剩那张心中的绝世容颜,无论去哪,依旧是那样刻骨铭心。

褪去了一直阴雨连绵的季节,心中那些烦躁的小情绪总算有了一些收手的迹象,再也不能忍受这样沉闷的气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长椅上,全身心的放松,闭上眼,仿佛感受到每一个细胞都在贪婪的呼吸着,心中的不耐与烦闷慢慢地从身上渗透出去,不多久便被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打破宁静,无奈,只好再寻另一处安谧之地。

背手走在人迹不多的小道上,被一阵不知名却又似曾相识的旋律吸引,心中也催促着我走向那声源,在一个转角处,我见到了那已多年未见的,心中快要淡却的画面,白衣少年,独自坐在石头上,吹奏着一曲又一曲不知名却又渗透心魂的忧伤之音,刹那之间,灵魂短暂的抽离出身体,触及那道旋律,莫名的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前世的伤感,好久好久,都还未恢复过来,陌生的城门边,采药少年策马离去,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唯有一个女子时时守在城门边,等待那人的归来,仿佛时间,并不是可以淡却回忆的,终有一天,少年着一身戎装,回到了这个也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的地方,女子依旧守在城门边,那瞬间,他们很是默契的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次,不是梦,是真的回来了。。。画面戛然而止,灵魂再度回体,我不知道后来怎样了,脑海残留的也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画面,也许,那真的是前世残留的一些执念罢了,只因为放不下,所以轮回井边留下了一丝记忆,不管前世与否,那段快要消逝的感觉再次醒来,或者说,潜意识里并没将它忘却。

不知道是何时回来的,不过经过这些,心境确实淡然了许多。斜阳正照,良景既然难留,不如好好感受,也不枉这一片大好河山,景色虽凉薄,怎能离透这一世之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8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