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李冠《蝶恋花·摇夜亭皋闲信步》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8 01:55:16

(宋)李冠《蝶恋花·摇夜亭皋闲信步》原文_翻译及赏析(宋)李冠

蝶恋花·摇夜亭皋闲信步

摇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这首令词写一个青年人常会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无端烦恼。

事情本来是琐细的。他在春夜的闲行中偶然听到隔墙的笑语声,如此而已。但正因琐细,要写得委婉动人,又实在不那么容易。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恰当地安排了一个同青年人的伤春情怀十分和谐的环境和气氛,然后让那感情自然地伸展开去。

季节是在清明过后,时间是在天黑以后,地点则是在近郊的楼馆建筑附近。

非常简单的情节,就是在这种特别能够撩动青年人的感情的环境和气氛中铺展的。

青年人往往会有突如其来的苦闷无聊,或者莫名其妙的忧郁孤独之感。碰上这时候,坐和睡都不是,连聊天和读书都缺乏耐性,就只有到外面毫无目的地走走,其实也并不能解决心头的烦乱,不过总比呆在屋子里好点罢了。词的开头,正是隐隐透出这位青年人的这种情怀。

才下了几点雨,打得树叶沙沙地响。给晚风一刮,却又停住了,仿佛风要把它拦回去。月亮淡淡地从云缝里穿出来,转眼又钻进云堆去,不一会重新探出头来,照出地上他这孤独而又淡淡的影子。他走在这一明一暗的月光底下,仍然可以感到四周春意盎然,可是并不曾解消他这无名的忧郁。是伤春吗?也许有点儿是,可又不全是。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在这时候,他走近了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物面前。还隔着一段路呢,鼻子里却闻到一阵强烈的香气,顺着风从对面飘来。是桃花还是杏花的香?他走近一堵短墙,香气分明就从隔墙飘漾出来。

也许他正在猜这香气,捉摸不定,耳边却忽然响起姑娘们的笑声;笑声才落,又听到细碎的悄话;悄语末了,更清亮的笑声又扬起来。他不觉骇退了两步。定神向前一看,隔墙可以看到一架秋千:笑语声正是从那秋千架下传来的。

一个年轻人,当他的心情正在没处附着的时候,蓦地听到这种“笑里轻轻语”,是会产生情感上的“催化”作用的。就像一杯烈酒碰上火花,霎时间化成了一团向上升腾的火。

当然不是说,他就会平白无端地恋上那些个还没有见过面的姑娘们。这种笑语声不过像一枚引信,把他平时积累下来的许多浮想或幻想、印象或回忆,一下子都调动起来罢了。

难怪佛教的书上会有这样的话:“隔墙闻钗钏声,名为破戒。”一个修道学佛的人,是不许偷听隔壁传来的女性特有的钗钏声的。因为这些声音会引起有感情的人的许多遐想,那清静皈依的念头会因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句话用不着再加解释。事情的结局就是这样:青年人那种又灵敏又易于冲动的感情,一下子翻腾起来,构成一团烦恼,越扩越大,仿佛天地都容纳不下了。

对比晏殊的《玉楼春》这四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李冠这两句似乎更精练,也更能打动人。后来苏轼又写了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下阕似乎也是受到李冠这首词的启发的吧!

这首词《尊前集》也收入了,但是署名李煜。看来这是张冠李戴了(虽然李冠也姓李)。像词中所叙说的事情,所表露的感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储君或帝王身上。李煜可以写他的“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却不会由于听到隔墙少女的笑语声而勾起如此强烈的相思之情,这几乎是用不着细细推论的。

顺带说句,《尊前集》究是何人所辑,尚无定论。有人说是唐人吕鹏,也有人说是宋初的无名氏。看来都不大可靠。把李冠的作品硬派到李煜头上,光凭这点,就不会是北宋初年人的眼光,何况唐贤!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原文_翻译及赏析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宋代·李冠《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约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与王樵、贾同齐名;又与刘潜同时以文学称京东。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乾宁主。冠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不传。存词五首。《宋史本传》传于世。 沈谦《填词杂说》赞其《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李冠

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业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宋代·司马光《锦堂春/锦堂春慢》锦堂春/锦堂春慢

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业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宋代·王琪《望江南/忆江南》望江南/忆江南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遗曲。——宋代·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遗曲。

《《蝶恋花·春暮》原文赏析》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李冠
蝶恋花·春暮全文
朝代:宋代
作者:李冠
原文: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4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