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明中期词人·夏言

大道家园 2023-07-27 16:54:15

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明中期词人·夏言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明中期词人·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贵溪人。夏鼎之子。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屡迁兵科都给事中。七年,调吏科,擢言侍读学士,充纂修官,直经筵日讲,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十年三月擢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直讲如故。进礼部左侍郎,仍掌院事,逾月,代李时为本部尚书[1]。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进少傅兼太子太傅,闰十二月遂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居首辅。十八年,加少师[2]、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意颇骄满,严嵩妒之,渐失帝意。以赞决陕西总督曾铣请复河套事遭严嵩谗构,二十七年正月尽夺官阶,以尚书致仕归。严嵩复代仇鸾草奏讦夏言纳曾铣金,交关为奸利,卒坐弃市,年六十七。隆庆初,其家讼冤,诏复其官,赐祭葬,追谥文愍。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九六、《国朝献征录》卷一六明王世贞撰传等。

夏言性警敏,善诗词曲,亦善属文,尤长于笔札,有《桂洲集》《桂洲词》《鸥园新曲》《南宫奏稿》,四库录其《南宫奏稿》五卷,《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39册录《桂洲诗集》二十四卷(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二十五年曹忭、杨九泽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4~75册录其《夏桂洲先生文集》十八卷《年谱》一卷(明崇祯十一年吴一璘刻本)。前人多有评说,且较为中肯。如四库馆臣称:“此集凡赋诗词八卷,文十卷,首有年谱。言未相时以词曲擅名,然集内词亦未甚工,诗文宏整而平易,犹明中叶之旧格”[3]。《静志居诗话》云:“贵溪游览赠酬之作不及分宜,而应制诗篇投颂合雅,不若袁文荣之近于亵也。”[4]陈田云:“贵溪骄蹇,当时语云:‘不睹费宏不知相大,不见夏言不知相尊。’观弱侯《玉堂丛语》所纪,其取祸宜矣。五言特具高韵,才本挥霍。长礼部时,与翰苑诸公赋《观莲歌》,联篇次韵,层出不穷,虽未尽合节,要亦豪宕之作也。绝句尤有风致。”[5]

其词现存351首,他是明代江西籍词人中现存词作数量最多的,即便在有明一代词人中恐怕也屈指可数。他的词既有柔情似水、细腻传神的婉约,也有金戈铁马、境界阔大的豪放。先看他的婉约词:

临水阁,倚风轩。细雨熟梅天。一池新水碧荷圆。榴花红欲燃。薄罗裳,轻纨扇。睡起绿阴满院。曲阑斜转正闲凭。何处玉箫声。(《鹤冲天·初夏》)

小楼临苑对青山。朱门草色闲。隔花时有珮珊珊。秋千杨柳间。新绿暗,乱红残。慵妆低翠鬟。日长春困减芳颜。无人独倚阑。(《阮郎归·次韵欧阳公》)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岑岑春梦绕天涯。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浣溪沙·春暮》)

围绕春夏不同季节的时令特点,描摹物态,表现深闺女子的孤独与愁情。刻画心理,细腻传神。语言优美流畅,风格绮丽温婉,故沈雄引钱允治之语曰“桂洲闺艳小令,脍炙人口”(沈雄《古今词话·明词话》)。再看他的豪放词: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念奴娇·中秋对月》)

天空海阔。正一鹤南飞,高翔碧落。风卷沧溟,云收岛屿,万里烟涛喷薄。多少蛟龟出没,满眼鱼龙变作。却争如、任劲翮飞腾,盘回寥廓。难学。羡先生,道骨仙风,飘渺人间鹤。明月三山,寒云五岭,几度秋风庐岳。八极遨游将遍,应入太清女漠。愿他年、一品当朝,画图忆昨。(《喜迁莺·题一品当朝图寄贺张静峰》)

九曲黄河,毕竟是天上,人间何物。西出昆仑东到海,直走更无坚壁。喷薄三门,奔腾积石,浪卷巴山雪。长江万里,乾坤两派雄杰。亲随大驾南巡,龙舟凤舸,白日中流发。夹岸旌旗围铁骑,照水甲光明灭。俯仰中原,遥瞻岱岳,一缕青如发。壮观盛事,己亥嘉靖三月。(《大江东去·扈跸渡河日进呈御览》)

紫殿宣麻,彤墀赐宴,仗钺专征。看白日辞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宝剑雄鸣。雪满居庸,山横碣石,北去龙沙几日程。据鞍处,正旌旗蔽日,鼓角连营。丈夫有志功名。好戡乱扶危定太平。况圣主恩深,清时望重,试凭全策,早下坚城。王濬平吴,裴公破蔡,勋业真堪带砺盟。登坛处,愿指麾诸将,一战功成。(《沁园春·拟送王司马北征》)

万仞冈头,平临四望,人世奇观。正宿雨初收,流云散乱,浑如沧海,浪涌涛翻。时见群峰,参差隐现,仿佛蛟亀没巨澜。太空里,长烟幕幕,积雾漫漫。下方尘土歊烦。到此处、方知宇宙宽。看壁立中开,剑光犹迸,古苔剥落,鹤迹仍完。身在层霄,分明上界,何用凌风跨玉鸾。昨宵卧,神游八极,不觉超凡。(《沁园春·登葛仙山飞升台作》)

大河南北,数千里、一望中原民物。迤逦江山开锦幛,尽是名城坚壁。楚汉纷争,曹吴割据,战甲明霜雪。一时闲气,弄来有甚豪杰。青春三月南征,柳色连天,满路花争发。醉后彩毫吟丽句,不管古今兴灭。圣主中兴,太平有道,德泽沾穷发。何年沧海,钓竿时弄烟月。(《沁园春·答陆俨翁》)

源分上下,算黄河、不是人间之物。横亘中原三万里,失却乌江赤壁。雷雨掀腾,鱼龙变化,桃浪翻红雪。乾坤流峙,泰山堪与争杰。昔年奉使遐方,马首东风,见洛阳花发。诸将提兵淮海上,群盗未曾驱灭。关塞崎岖,风尘鸿洞,梦寐惊毛发。太平今日,重来又是春月。(《沁园春·答李蒲汀张阳峰》)

砥柱乾坤,镇长江、万古中流独立。横遏惊涛排骇浪,直负擎天巨力。吞吐云烟,奔腾月日,壮观东南壁。三山海上,孤根不与同植。蛟宫贝阙玲珑,海色浮空,日抱鼋龟出。人代光阴如一瞬,只有沧波不息。吞海亭前,江天阁上,目送飞鸿翼。振衣长笑,墨笔醉洒岩石。(《沁园春·壬寅秋南归登金山作》)

上列八首词都属豪放风格,题材内容有对景遣怀、登临远眺、送别赠答、题画酬赠等,雄健豪爽。风格近于辛弃疾,但因为缺乏南宋的时代风云与民族危机等客观条件,多率意而作,缺乏精思,故王世贞《艺苑卮言·论词》云:“我明以词名家者,刘诚意伯温,秾纤有致,去宋尚隔一尘。杨状元用修,好入六朝丽事,近似而远。夏文愍公谨词最号雄爽,比之辛稼轩,觉少精思。”类似风格的词还有《水调歌头·答甬川少宰言边事》《水调歌头·谈玄柬浚川》《沁园春·送蔡都御使巡抚山东》《沁园春·送毛东塘经略安南》《沁园春·寄赠石门阁老行边》《沁园春·西苑纪兴柬翟石门严介溪成国公京山侯四公》《沁园春·答李蒲汀惠水晶葡萄》《沁园春·答未翁阁老》《沁园春·题宗伯张阳峰仰宸楼》《沁园春·乙巳初度溧阳史恭甫绘玉阳调天图并词二首寄寿用韵谢答二阕》《减字木兰花·送陶御史钦夔按滇南》等。此外,还有若干首和辛弃疾的词,如《水龙吟·次稼轩贺未斋阁老霖雨堂落成》《水龙吟·夜宴未斋赏坐上牡丹再和辛稼轩》等,不但次韵原词,而且在风格方面也有一些近似。

夏言词多应酬之作,风格不乏雄健豪爽,艺术上多用夸饰语,排偶、铺陈较多。正如他自己词中所说“爱贾谊铺陈,经纶蕴藉;董生条对,礼乐纵横”(《沁园春·送伦彦群膳部道旧》)。如“玉瓒清仪,朱弦逸韵,文采超群。羡早岁登科,英华振发,名区作宰,惠爱流闻。简召秋台,班趋晓陛”(《沁园春·送朱凤泉秋官北上》)、“文渊阁里,制草才雄长羡子;少谷堂东,出语曾惊四座中。南宫吏影,白日还乡夸昼锦;北阙儒英,今把文章答圣明”(《减字木兰花·送林员外应亮》)、“九年一品,素食真渐糜国廪;七载黄扉,目断青山未拂衣。忧多先老,只有辞官归即好;圣主深恩,犬马难忘恋阙心”(《减字木兰花·壬寅春考一品九年满感述》)等,比比皆是。

总之,夏言工于长短句,他在明代词史上有较高的地位,所以王世贞在论及明词时把他与刘伯温、杨慎相提并论。生前因为他的显赫地位,他的词流布人口,而死后不到百年,他的词却湮没不闻,因人而废文的因素恐怕是主要的。故清代王弈清引钱谦益之语云:“夏公谨喜为长短句,当其得君专政,声势显赫,长篇小令,草稿未削,已流布都下,互相传唱。殁后未百年,黯然无闻。花间、草堂之集,无有及桂洲氏名者。求如前代所谓曲子相公,亦不可得,可一概也。”(《历代词话》卷十)

注释

[1]《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九“礼部尚书表”条作“嘉靖十年任,十六年入阁”。[2]《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一“少师”条作“嘉靖十七年以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十九年复为少傅,二十年复进少师,其年复为少傅,二十一年复少师,寻削职,二十四年再复职,二十七年再削”,稍异。[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六“桂洲集十八卷”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一“夏言”条自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陈田:《明诗纪事》第三册,第1610页。

明朝的夏言,是怎么死的?夏言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拜宰相。夏言还是徐阶的恩师,夏言最后是怎么死的?夏言墓在什么地方?
明朝夏言是怎么死的
夏言生于明朝成化十八年,卒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夏言为官正直,受到明世宗的重用,官拜宰相一职。后来,遭遇奸臣严嵩的陷害,最终被在大街被斩首示众。
夏言在朝中很受明世宗的重用,明世宗多次作诗词夸赞夏言。而夏言也深知自己受到皇帝的重用,内心就有点洋洋自得。在大胆谏言的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吏。后来,夏言慢慢的失去了明世宗的宠信,虽然他官拜宰相,但是明世宗对夏言却有了嫌隙,在这期间明世宗让夏言回家休养。在一次集会中,明世宗等人早早就到了,唯独夏言姗姗来迟,明世宗认为夏言傲慢不已,便对夏言有了看法。
后来,严嵩逐渐被明世宗重用,严嵩本来和夏言都是老乡,在严嵩为官的生涯中,夏言对严嵩有过提携。但是严嵩因为私人恩怨,对夏言恨之入骨,便在皇帝面前对夏言挑拨离间。除此之外,严嵩还勾结官吏对夏言进行栽赃陷害。此前,因为严嵩的陷害,夏言已经有了一次牢狱之灾,明世宗后来察觉到夏言的清白之后,便将夏言放了出来。不甘心的严嵩对夏言再次陷害,在收复河套一事中,严嵩诬陷夏言以权谋私等等,明世宗听从严嵩的谗言,而不信任夏言。最后,夏言遭到严嵩的诬陷,被下令在大街上斩首示众。
一代明朝忠臣,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翻译文言文《明史·夏言传》夏言,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他的父亲夏鼎,曾任临清知州。夏言是正德(明武宗年号)十二年的进士,担任授行人司行人,提拔为兵科给事中。他生性机灵聪敏,善写文章。他做了言官之后,说话正直,非常自负。明世宗即位,他上疏说:“正德年间以来,弊端已经太多了。现在陛下只有维新改革,请您每天上朝后,驾临文华殿批阅奏章,召来内阁大臣一起决断。有的事情事关重大,就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不应该和身边的宫人商量后,就直接下旨。您的意旨,也一定要经过内阁商议后在施行,来断绝蒙蔽矫诈的源头。”皇帝高兴的接受了。夏言奉诏会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核查亲军以及京卫对于的官员,裁减了三千二百人,又上奏了九条事。皇帝身边无用的人被肃清了。
嘉靖(明世宗年号)初期,夏言会同御史樊继祖等出京核查庄田,把被官府夺取的财产都还给了百姓。弹劾宦官赵霦、建昌侯张延龄,共上奏了七次奏折。又请求改后宫的负郭庄田为亲蚕厂、公桑园,禁止一切内亲的求请以及河南、山东献民田给王府的奸民。营救了被逮捕的永平知府郭九皋。庄奉夫人的弟弟邢福海、肃奉夫人的弟弟顾福,朝廷传旨授给他们锦衣世千户,夏言力争说这样不可以。他的各类奏章都非常正直,被人们传诵。多次升任到兵科都给事中。他又勘察了平定青羊山贼寇的官员的功罪,他的意见都非常恰当。副使牛鸾缴获了贼人间交流的名单,夏言请求把它毁了来安抚众人。明孝宗时期,下令吏部、兵部每年准备两京(南京和北京)的大臣及在外的文武地方官员的履历给皇上审阅,正德年间后渐渐就荒废了,夏言上疏请求恢复这个制度。
嘉靖七年,夏言调任到吏部。这时候,皇帝锐意改革文礼方面的事。认为天地一起祭祀不合礼法,打算分别在城郊建祭坛,和日、月祭坛总共是四个。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定,皇帝向明太祖占卜结果也是不吉,这个决定就搁下了。恰逢夏言上疏请求皇帝到南郊亲自耕地,皇后到北郊亲自养蚕,为天下人做表率。皇帝因此以南北郊的说法,和分建天地二郊的想法相符,下令让张孚敬宣旨,夏言于是请求分开祭祀天地。朝臣认为不可,张孚敬也不同意,詹事(官职名)霍韬反对的最厉害。皇帝大怒,把霍韬关进监狱。并下旨奖励夏言,赐给他四品的俸禄,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夏言又赞成在二郊配祭物的观点,详情记录在《礼志》。夏言从此很受皇帝恩宠。城郊的祭坛刚一开工,就下令让夏言监工。延绥发生饥荒,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为巡抚。吏部推荐替代李如圭的人,皇帝不予启用,又谈到夏言。御史熊爵说夏言推荐李如圭是为自己,以至于把夏言比作张纟采。皇帝训责了熊爵,让夏言不要再争辩了。但是夏言感到不平,攻击熊爵并辞去刚任的官职,皇帝于是才作罢。
张孚敬在百官面前颐指气使,没有敢和他抗衡的。夏言自认为被皇帝赏识,只有他敢和张孚敬平起平坐。张孚敬非常忌恨夏言受宠,夏言也怨恨张孚敬突然起用彭泽为太常卿而不提拔自己,两人于是不合。夏言上疏弹劾张孚敬以及吏部尚书方献夫。张孚敬、方献夫都上疏辞官。皇帝对人宽厚,为两方调节。夏言显贵之后,对张孚敬、方献夫、霍韬作难,更加以正直顽强而自负。皇帝打算把郊礼方面的知识编纂成书,提拔夏言为侍读学士,担任纂修官,每天讲解经典,仍兼任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又赞成皇帝更改文庙祀典以及大禘的礼法,皇帝更加高兴。嘉靖十年三月于是提拔夏言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管院事,依然直讲经典。夏言长相俊朗,胡子好看,说话弘亮流畅,不带方言。每次开讲,皇帝一定会仔细观察,打算大用他。张孚敬对夏言的妒忌更加厉害,于是和彭泽操纵薛侃一案,把夏言关到司法部门。不久,皇帝发觉张孚敬无理,于是罢免了张孚敬而释放了夏言。八月,四处城郊的祭坛都完工了,升任夏言为礼部左侍郎,仍掌院事。过了一个月,替代李时担任本部(即礼部)尚书。从谏官不到一年就升任到六卿,这时从前没有的事。
当时的士大夫尤其厌恶张孚敬,依靠夏言和他对抗。夏言以聪敏被皇帝赏识,又肯折节下士。御史喻希礼、石金请求宽赦因“大礼”一案得罪的大臣们。皇帝大怒,下令让夏言弹劾喻希礼、石金。夏言认为喻希礼、石金没有别的想法,请皇帝宽恕他们。皇帝责怪夏言的回答,逮捕喻、石二人到监狱,他们却逃走了,夏言于是归罪给自己,这件事才罢了。因此夏言在公卿间有了好的声誉。
皇帝制作礼乐,大多是夏言担任尚书的时候起草的,内阁大臣李时、翟銮也就空有虚职。皇帝每次作诗,都赐给夏言,夏言全部答和并记载下来送给皇帝,皇帝更加高兴。夏言的奏对符合制度,交给的事情立即就办理。皇帝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他善于揣测皇帝的想法,也就有所附会。皇帝赐给他银章一枚,让他可以用密信上奏,银章上刻文字“学博才优”。先后赐给他绣蟒飞鱼麒麟服、玉带、兼金、上尊、珍馔、时物,每月都有赏赐。张孚敬、方献夫又相继入内阁参政。他们知道皇帝恩宠夏言,也不敢和他较量了。不久都辞官了。议礼的诸人只有霍韬在,仇视夏言,不理睬他。十五年因为顺天府尹刘淑相犯案,霍韬、夏言互相攻击。霍韬最后失败,事情详细记录在《霍韬传》中。夏言因此更加骄横了。郎中张元孝、李遂和夏言有点小过节,夏言上奏贬黜了他们。皇子降生,皇帝赏赐夏言非常丰厚。起初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后又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闰十二月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知机务。随侍皇帝拜谒皇陵,回到沙河,夏言的营帐着火,蔓延到郭勋、李时的营帐,皇帝交给夏言的奏章有六件被烧毁。夏言应该独自引咎,却与郭勋等人一同去谢罪,被皇帝训责。当时李时为首辅大臣,而政事大多是夏言处理的。顾鼎臣入内阁参政,自恃显贵得早而且年长,对许多事情都有看法。夏言很不高兴,顾鼎臣于是不敢再和他争辩。这年冬,李时去世,夏言担任了首辅大臣。嘉靖十八年,因为编写皇天上帝册表,加封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明朝的大臣没有被封为上柱国的,这是夏言自封的。
武定侯郭勋得宠,妒忌夏言受宠。而礼部尚书严嵩也妒忌夏言。夏言和严嵩随侍皇帝到承天,皇帝拜祭完显陵后,严嵩又请皇帝继续表贺,夏言请求回京。皇帝批复后,很不高兴。严嵩知道皇帝的意思,坚持请求表贺,皇帝于是说:“礼乐出自天子,也是可以的。”下令表贺,皇帝从此对夏言不悦。皇帝临幸大峪山,夏言进帐随侍迟到了一些,皇帝责让他。夏言害怕,请罪。皇帝大怒说:“夏言从一个小官,因为张孚敬议郊礼一事升官,竟敢怠慢不恭,写密信不用我赐的银章,就让他全部退还我给他的银章和手敕。”夏言更加害怕,上疏谢罪。请求不要退还银章、手敕,作为子孙百代的荣幸,文词非常可怜。皇帝怒气不消,怀疑夏言毁损了它们,命令礼部追回。免去他的少师勋阶,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留职。夏言于是把皇帝的手敕四百余份,和银章一同交上。过了几天,皇帝怒气消了,下令了结此事。又让他以少傅、太子太傅的身份入内阁参事,夏言上疏谢罪。皇帝高兴了,训导他自励忠诚,秉公持正,避免引起众怒。夏言心知皇帝所说的众怒,就是郭勋等人,又上疏谢罪。说自己处世不敢落在他人后面,从不和人结交,被众人所忌恨。皇帝又不高兴悦,诘责他。夏言又惶恐谢罪,这才算完。不久,雷击奉天殿。皇帝召夏言和顾鼎臣,他们没有按时到。皇帝又诘责他们,令礼部弹劾他们。夏言等人请罪,皇帝又责怪夏言傲慢,并训责了顾鼎臣。事后,还给了夏言当初追回的银章、御书。陕西捷报传来,夏言恢复了少师、太子太师的职位,加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江淮的贼寇被平定,皇帝发玺书奖励他,赐给金币,兼领大学士俸禄。
顾鼎臣死后,翟銮又进入内阁,小心谨慎就像夏言的下属,不敢有一点冒犯。而霍韬掌管詹事府多次和夏言结怨。因为郭勋和夏言有过节,霍韬勾结他好帮助自己,三人每天相互陷害。不久霍韬死去,夏言、郭勋依旧交恶。九庙受灾,夏言正因病告假,请求辞官,没被允许。昭圣太后驾崩,皇帝下诏问太子应该如何守孝,夏言的奏折有错字。皇帝切责夏言,夏言谢罪并乞求会家治病。皇帝更加恼怒,令他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夏言开始听说皇帝恼怒自己,献上防御边境的十四策,希望以此为自己开解。皇帝说:“夏言既然有好计策,何什么如此自爱,辜负了我的眷顾,暂且不问他的罪了。”起初,夏言撰写青词和别的文章,最称皇帝的新。夏言免官后,只有翟銮在内阁,不是皇帝所喜欢的人。即将出京的时候,夏言在西苑斋宫拜见皇帝叩首告别。皇帝听后可怜他,特已赐给他酒菜,让他回私宅治病,等以后的命令。
恰逢郭勋被御史弹劾,也借病告假。京山侯(爵位名)崔元刚被宠幸,在内苑当值,妒忌郭勋。皇帝闲暇时问崔元说:“夏言、郭勋都是我的股肱大臣,为什么互相妒忌?”崔元没有回答。皇帝问夏言什么时候回乡,崔元硕:“等到皇上寿辰过后,他才敢来告老还乡。”皇帝又问郭勋是什么病,崔元说:“郭勋没有病,夏言一回乡他就会出山。”皇帝点头。言官们知道皇帝眷顾夏言厌恶郭恶勋,因此共同弹郭勋。郭勋分辨的言语悖谩,皇帝大怒,免去郭勋的同事王廷相籍。给事中(官职名)高时,和夏言的关系好,于是揭发了郭勋贪污骄纵不守法的十几件事情。于是郭勋被关到监狱,恢复了夏言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衔,病好后入阁参政。夏言虽然告假,内阁的事大多还经过他决定。治郭勋的罪,全都是他指使的。嘉靖二十一年春,他的一品官衔满九年,皇帝派宫人赐给他银币、宝钞、羊酒、内馔。全部恢复了他的官阶,下诏褒奖他,在礼部为他设宴。尚书、侍郎、都御史陪侍在旁。这时候,皇帝虽然礼待夏言,但是恩宠不如从前了。
慈庆、慈宁两宫皇后驾崩,郭勋曾建议改其中的一宫让太子居住。夏言认为不可,和皇帝一致。这时皇帝突然问夏言太子应该住哪里,夏言忘记了从前的话,想到修建宫室又浪费又麻烦,就回答的和当初郭勋说的一样。皇帝不高兴。又怀疑言官们弹劾郭勋是出于夏言的指使。等到修建了大享殿,命太监高忠监工,夏言没有进献敕稿。在西苑当值的大臣,皇帝都让他们骑马,又赐给香叶束发巾,用皮帛做靴子。夏言认为这不是作臣子应该穿戴的,不接受,又独自乘坐腰舆(一种轿子)。皇帝被惹得好几次不高兴,打算罢掉夏言,而严嵩又趁机挑拨。严嵩和夏言是同乡,以为夏言先显达,侍奉夏言非常小心。夏言入内阁是因为代替严嵩,而夏言却以当门客对待他,严嵩非常愤恨。夏言失宠之后,严嵩越来越以柔佞受宠。夏言害怕被排斥,叫严嵩一同商量。严嵩则偷偷地跑到陶仲文的府上,忌恨地说夏言代替了自己的位子。夏言知到后非常恼怒,指使言官多次弹劾严嵩。皇帝正赏识严嵩,因此没有理会那些弹劾,夏言、严嵩两人于是很不睦。六月,严嵩面见皇帝,磕头顿首,泪如雨下,哭诉被夏言欺负的情形。皇帝让他把夏言的罪状全都说出来,严嵩趁机揭发夏言的短处。皇帝大怒,下手诏给礼部,一一列举夏言的罪状,并说:“郭勋已经关到监牢里了,夏言还给他编制罪名。言官是朝廷的耳目,却专听夏言的主使。我不早朝,夏言也不来内阁。军国重事,都取决他一人。我的话是机要秘密,他却当作玩笑。言官们不说一句话,就是欺君罔上,导致神鬼大怒,大雨损害了庄稼。”夏言非常害怕,请罪。
过了十多天,献礼给皇帝的寿辰,被召进宫接见,在西苑等候参事。夏言趁机谢恩告老还乡,话语非常可怜。他的奏章被搁了八天没有批复,恰逢七月初一日食后,皇帝下手诏说:“日食,是因为有人以下慢上的罪行,免去夏言的官职,闲住在京城。”皇帝又找了自己的三项过失,布告天下。御史乔佑、给事中沈良才等人都准备奏章替夏言辩护,并一同请罪。皇帝大怒,贬黜了十三人。高时因为弹劾郭勋的缘故,只有他被贬谪到边境。于是严嵩代替了夏言入阁参政。
夏言掌权了很长时间,家境富厚,服饰、用度都很奢侈,多次收受贿赂。很长时间没有被召见,监司府县吏也对他慢慢轻视了,他悒悒不乐。到了年初一、皇帝的寿辰他就上表庆贺,自称“草土臣”。皇帝也渐渐开始可怜他,恢复了他的尚书、大学士职务。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皇帝稍微发觉严嵩贪污骄纵,又追念夏言,派官员下召让他回来,全部恢复了他少师等官衔,也加封严嵩为少师,好像和严嵩同等。夏言到任后,直接凌驾在严嵩之上。他所批答的文书,从不咨询严嵩,严嵩也闭口不敢说一句话。严嵩所用的心腹人,夏言都贬斥了他们,严嵩也不敢救,恨之入骨。天下的士大夫都怨恨严嵩的贪污骄横,都认为夏言能压制严嵩,非常高兴。而夏言因为被遗忘很久了,务求扩张自己的势力。文选郎高简的发配,唐龙、许成名、崔桐、王用宾、黄佐的罢免,王杲、王暐、孙继鲁的入狱,都是夏言主持的。贵州巡抚王学益、山东巡抚何鳌被言官弹劾,夏言就拟旨逮捕并审讯他们。唐龙从前和严嵩关系好,王暐的案子牵涉到严世蕃(严嵩之子),其他官员的处置也都不恰当,于是朝臣寒心。最后御史陈其学因为盐法的事情弹劾崔元以及锦衣都督陆炳,夏言拟旨让他们写交待状,两人都拜见夏言请死,陆炳长跪才得以开解。崔元、陆炳二人和严嵩勾结一起陷害夏言,夏言却没有发觉。
皇帝多次派小太监去夏言的住处,夏言高傲自负,像对待奴才一样对待他们;而严嵩就请他们入坐,亲自把金钱放进他们袖中。所以太监们每天都赞扬严嵩而说夏言的坏话。夏言献的青词往往不符皇帝的心意,严嵩听说后就更加精心地做这些事。
不久,河套地区起义。夏言从前慷慨激昂并以自己能经济天下自居,打算建立不世功勋。陕西总督曾铣请求收复河套,夏言赞成并同意。严嵩和崔元、陆炳在之间挑拨捣乱,最后事情没有成功。江都人苏纲,是夏言后妻的父亲,和曾铣关系很好。曾铣刚要请求收复河套,苏纲就在夏言面前保举。夏言认为曾铣可以胜任,于是写密奏推荐了他,说群臣中没有比曾铣更忠诚的了。皇帝让夏言拟旨,多次褒奖了曾铣。曾铣大喜,更加锐意出师。皇帝突然降旨诘责他,话语非常严厉。严嵩揣摩皇帝的心意,于是极力说河套不可能收复,话语涉及到夏言。夏言开始非常害怕,谢罪,并说“严嵩并没有不同意见,所有的事情都委托给我的”。皇帝责怪夏言“强君胁众”,严嵩有些奏章弹劾夏言,夏言也奋力争辩。而皇帝已被严嵩所蒙蔽
,怒不可解。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全部剥夺了夏言的官职,以尚书的身份让他退休,仍然没有杀他的意思。恰逢有流言在宫中传播,说夏言离任时法牢骚。严嵩又替仇鸾起草奏章说夏言收了曾铣的钱,两人从中牟利,事情牵联到苏纲,于是把曾铣、苏纲关到监狱。严嵩和崔元、陆炳同谋,曾铣因为交结皇帝近侍按律问斩,苏纲发配戍边,派官兵逮捕夏言。夏言到了通州,听说曾铣的罪名,大惊,从车上掉下来说:“啊!我要死了。”又上疏陈诉冤情,说:“仇鸾刚被逮捕,皇上下诏不到两日,仇鸾怎么能听到皇上的话,又怎么知道严嵩的上疏而附会与他?大概是严嵩和崔元等人伪造来陷害我的。严嵩沉默起来像共工,谦恭下士像王莽,奸巧弄权、父子专政像司马懿。在朝的大臣受他的牵制,只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在外的大臣受他的钳制,也知道有严嵩而不知道有陛下。我的生死被严嵩掌握,只有把命交给皇上,保全与我。”皇帝没有理睬。案子成立,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认为夏言应当处死,引用了多条证据交给皇上。皇帝没有同意,切责喻茂坚等人,夺去了夏言的俸禄,还说了夏言从前不戴香冠的事情。夏言这年十月最后还是被弃市。妻子苏氏流放广西,侄子主事夏克承、侄孙尚宝
丞夏朝庆,削籍为民。夏言死时六十七岁。
夏言豪迈有才能,纵横辩论,人没有能说服他的。受到恩宠之后,揣摩到皇帝的意思,不愿大臣们结党,于是成天和那些议礼贵人们相反驳。皇帝认为他不结党,更加厚待他,但最后还是被严嵩所排挤。夏言死后,严嵩祸害天下,时间长了才有为夏言惋惜的。而夏言所推荐的徐阶,最后终于除去严嵩成为一代名相。隆庆(明穆宗年号)初年,夏家上书陈诉冤情,朝廷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给他祭祀,谥号叫做文愍。夏言开始没有儿子。他的妾怀孕,他的妻子因为嫉妒把她改嫁了,妾生下一子。夏言死后,夏言的妻子把他接了回来,长得很像夏言。马上就要当官了,却突然病死了。夏言最终绝后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0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