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诗《高适·燕歌行并序》注释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4 11:03:12

高适·燕歌行①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②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③,天子非常赐颜色④。

摐金伐⑤鼓下榆关⑥,旌旆逶迤碣石间⑦。

校尉羽书飞瀚海⑧,单于猎火照狼山⑨。

山川萧条极边土⑩,胡骑凭陵⑾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⑿,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⒀塞草腓⒁,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⒂。

铁衣⒃远戍辛勤久,玉箸⒄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⒅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19)苍茫更何有(20)!

杀气三时(21)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22)。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3)。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4)!

【注释】

①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题名。

②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泛指战争。

③横行:指驰骋沙场。

④非常:破格。赐颜色,指赏脸。

⑤摐(chuāng):击、打。金,钲,行军乐器。伐,击。

⑥榆关:山海关。

⑦旌旆(pèi):旌旗。旆,古代战旗末端的飘带。逶迤:绵延不绝。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⑧校尉:军官。羽书: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⑨单于:指敌方首领。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⑩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⑾凭陵:侵犯。

⑿半死生:指伤亡过半。

⒀穷秋:秋尽。

⒁塞草腓:边塞草木枯萎之意。

⒂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带着朝廷的信任和恩遇,但因为轻敌,虽奋力死战,但仍未解围。

⒃铁衣:指远征战士。

⒄玉箸:指泪流下像玉制的筷子。

⒅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⒆绝域:极远的地方。

⒇更何有:没有比这更荒凉的了。

(21)三时:一天中的早、午、晚,指整日。

(22)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23)死节:为志节而死。勋:功勋。

(24)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守边境数年,敌人不敢来犯。

赏析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但未能如愿。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四年后,唐军两次征战,均告失败。高适对这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故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这些将领们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实非偶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