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七绝《杜牧·清明》诗词赏析
杜牧〔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朝著名诗人。太和二年(828)擢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大中五年(851),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杜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老杜”为杜甫)。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其诗八卷。
〔二〕断魂:销魂,愁苦伤心到极点。
【点评】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以及欣喜与兴奋。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诗歌中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于是想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歇脚,避避雨,饮点酒,解解寒,同时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这时遇到一个牧童,得知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林里,有一处酒家。其内心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0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诗《高适·燕歌行并序》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