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柳宗元·诫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大道家园 2023-07-22 18:54:58

《柳宗元·诫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人不知惧,恶可有为①?知之为美,莫若去之。非曰童昏②,昧昧勿思③。祸至后惧,是诚不知④。君子之惧,惧乎未始。幾动乎微⑤,事迁乎理⑥。将言以思⑦,将行以止⑧。中决道符⑨,乃顺而起。起而获祸,君子不耻。非道之愆⑩,非中之诡(11)。惧而为惧,虽惧焉如(12)。君子不惧,为惧之初。

【注释】

①恶(wu):怎么。

②童昏:愚昧无知。

③昧昧:沉思貌。《书·秦誓》:“昧昧我思之。”宋蔡沈《集传》:“昧昧而思者,深潜而静思也。”昧昧勿思,即不经过深沉的思考。

④知:通“智”。

⑤幾: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易·系辞下》:“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⑥迁:变易。

⑦以:而。

⑧以:而。

⑨道符:道教的符箓。符,道教称为天神的文字。箓,纪诸天曹佐吏的名字和职责的名册。道教认为符箓可用于除灾治病及役使鬼神。道士作斋醮,符箓并用。

⑩愆(qian):过失。

(11)中:儒家伦理思想。《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指人的情感没被激发时不喜不怒,无哀无乐,无所偏倚的心境。诡:违背。

(12)焉如:如何。

【译文】

人不知道畏惧,怎么可以有作为?知道畏惧是好的,不如去掉它。不是说愚昧无知,不深沉思考。祸来了才感到害怕,这实在不明智。君子的畏惧,应该出现在灾祸还没有开始发生的时候。事物的征兆还很微小的时候,办事就要合乎理。将要说话才思考,将要行动就停止。中间由道教的符箓决定,如果吉祥,便接着去做。做了而获得灾祸,为君子不耻。不是道的错误,不是违背了“中”。惧之为惧,虽惧又如何?君子不惧,是惧的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1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