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弹得一手好琵琶。岐王爱好音乐,非常喜欢听王维弹奏的曲子。开元十九年,王维准备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
岐王悄悄地对王维说:“听说皇上的九公主过几天要在宫里设宴,这对你可是个好机会啊!到时你挑几首好诗带着,装扮成宫廷乐师,我领你进去碰碰运气。”
王维回去后,就抄了几首自己的诗作,又精心赶作了一首新的琵琶曲。这一天,他手抱琵琶,怀揣诗卷,随岐王来到宫里。
宴会开始后,几位有名的艺人表演了各自的拿手好戏。轮到王维独奏了,一曲《郁轮袍》,如行云流水一般,使在座的宾客都听得如痴如醉。
公主高兴地对岐王道:“这位新来的乐师,真是一个奇才!”
岐王哈哈笑着说:“其实他并不是宫里的乐师啊!”
王维不失时机地向公主呈上诗卷。公主一首一首地读着,当她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抒发了游子在异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公主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
后来,公主知道王维将要应举,就极力向负责考试的官员推荐他,并且还说:“如果王维能做状元,这实在是京城的荣耀啊!”不久,王维果然不负众望,一举高中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中的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游客他乡的孤独冷寂心情;下缀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异乡”注解了诗人的处境:流落他方,人生地疏。
“异客”反映出诗人的身份:长作他乡之客,举目无亲。这两个“异”字的运用,给“独”字作了最好的注脚。独自漂泊他乡,加上旅途凄苦,思亲之情,油然而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这种心境的袒露。
这种摆脱不掉的思乡情感,一旦到了佳节这个触发点,诗人的怀亲思乡的感情潮水再也控制不住,只得任其奔涌,从肺腑间吟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千古名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0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骈文《奉诏移伪齐檄》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