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什么是避复修辞手法

大道家园 2023-07-19 16:23:01

什么是避复修辞手法

[定义]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所用术语,指为了避免上下文字面的重复而有意换用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释]

例1: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贺敬之《回延安》)

例2:“三院”是清华早期的教室、宿舍群,当年文、法学院的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陈岱孙等名教授都在这里开设过讲堂;始建于1917年的科学馆,在30年代即成为国内先进的物理、化学实验基地,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等都曾在这里设帐讲学;比科学馆早建成一年的体育馆,更有我国体育先驱马约翰以及李剑秋、郝更生、夏翔等在这里长期任教;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杨武之、华罗庚;化学学科的先驱高宗熙、黄子卿、张子高;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动物学家陈桢,植物学家李继洞,地质学家翁文灏、袁复礼,都曾在清华执教和进行学术研究。(宋晓梦、李家杰《水木清华·祖国以光》)

例1前面用“十年”,后面用“三千六百天”,避免了行文的重复单调,增添了语言的波澜。例2清华“三院”名师云集,这段文字叙述大师们当年在清华“执教和进行学术研究”,有意换用近义词语“开设过讲堂”、“设帐讲学”、“长期任教”,避免了字面雷同,使表达活泼多姿,让人感受到文变意不变之妙。

避复格与错综格有交叉,似可将避复格归入错综格的小类“词语错综”。

[辨析1]避复与变文。见“变文”条。

[辨析2]避复与重说。见“重说”条。

[辨析3]避复与故复。见“故复”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99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